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地"实力变得更强"一份题为《"基地"组织为攻击西方占据更有利位置》的文件,由美国16个情报部门共同完成,已编纂2年。美联社援引一名参与编写报告的情报部门官员的话说:"与一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中国农业虽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还是取得较大进步。仅就氮肥来说,中国的进口数量从1964年的40万吨,增长到1965年的50万吨。美国情报部门估计,到1967年,可能增长到94万  相似文献   

3.
贼喊捉贼     
施平 《瞭望》1999,(22)
美国的一些政要和媒体实在令人无法信任。为了某种政治的或经济的或政党的利益,他们无风也要掀起三尺浪来。从去年闹到今年的所谓中国窃取核机密案,先是多家情报部门组成的委员会写出了25页的报告,然后是众议院中国委员会的长达600页的报告,然后又是参议院的调查...  相似文献   

4.
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2月5日首次公开为伊战前有关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工作进行辩护,称情报部门从未说过伊拉克对美构成“紧迫威胁”  相似文献   

5.
分析印度反恐情报部门的失误以及情报工作的不足,由此得出的教训可以不断完善我国的反恐情报工作,建立反恐数据库,拓展反恐情报搜集的渠道,改变反恐情报分析的思路,加强反恐情报的共享和传输,及时发布反恐预警,提高反恐情报系统的战斗力和警惕性,防止类似的恐怖袭击在我国发生.  相似文献   

6.
王文 《瞭望》2002,(48)
美国对阿富汗发动反恐怖战争后的一年多来,有关拉丹死活的报道不时出现在媒体上,至今仍是一个谜。11月18日美国情报部门证实,经分析,“几乎可以确认”11月12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播放的拉丹最新警告录音带是真的,讲话者正是拉丹本人。这  相似文献   

7.
情报工作是防范、打击恐怖主义的先决条件.近年的反恐实践表明,反恐情报工作面临着情报对象难以识别、情报真伪难辨、各情报部门合作困难等问题.如果情报工作不力,反恐往往只能停留在事后的被动应对上,做不到先发制敌.因此,对反恐情报面临困境的分析,就成为探寻反恐情报工作的出路、掌握反恐斗争的主动权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法国情报部门是怎样识破美国间谍的?本刊特约记者杨京德巴黎专电不久前,法国要求美国召回5名在法国从事间谍活动的美国人,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此事公诸于众,这在法美关系史上是一件极不寻常的事。消息披露后立刻在法国引起了轰动。2月22日,法国《世界报》在头版...  相似文献   

9.
张宁 《瞭望》2003,(32)
美国主导的阿富汗反恐作战结束后,距阿边境不到80公里的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首府白沙瓦,以及白沙瓦附近的帕坦部落地区成了美国军方和情报部门高度关注的所在,疑是本·拉丹可能的藏身地之一;6月以来,阿富汗指责巴基斯坦军队在边境打击恐怖分子时进入阿境内,7月阿部分民众为此举行大规模反巴示威活动,还发生了冲砸巴驻阿使馆的恶性事件。  相似文献   

10.
白元 《侨园》2012,(2):44
去年10月,以色列决定释放1027名关押在以监狱内的巴囚犯,以换取被哈马斯俘获的以军士兵沙利特.沙利特于2006年被巴武装人员俘虏.之后,以色列政府一直试图通过换俘方式换回沙利特.历史上,以色列为拯救本国国民从来不遗余力,即便双方战俘的交换人数比例大为失衡,也在所不惜.以色列特工沃尔夫冈·洛茨就是一个例子.上世纪60年代,以色列情报部门曾经以包括9名将军在内的5000名埃及战俘为筹码,将他从埃及换回.  相似文献   

11.
狄马 《各界》2008,(4):62
近年来,以"某某中国"命名的书籍和电视栏目突然多了起来,什么"人文中国"、"魅力中国"、"乡土中国"、"民俗中国"、"儒教中国"、"感动中国"等等,其实不管是"什么中国",都只是概括了传统或当下中国的某一侧面,若论受众之广,渊源之深,都比不上"麻将中国"来得恰切.试问,以中国之大,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有哪个阶层、哪个角落还没有玩过麻将?……  相似文献   

12.
中国道路哲学研究的"元问题"首先就是核心概念的辨析。"中国特色"、"价值共识"与"中国价值",不仅是其中最为核心的重要概念,也是最充满歧义和质疑的理论困难。"中国特色"不是每个公民的主观任意,它是中国道路践行中的"公民意识总和",即"中国道路"的"价值共识"。作为中国公民"精神路标"的"价值共识"不能脱离"中国特色",换言之,"价值共识"是"中国特色"的"精神路标"。"中国价值"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也是具有"世界价值"意蕴的"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13.
杜明娥 《理论视野》2014,(4):15-17,6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元素"内在地包含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综合创新,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文化特质。无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元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前提,也是"中国道路"、"中国形象"具有独特魅力的重要表征。因此,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元素"的丰富内涵,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解读"中国特色",前提在于把握解读"中国特色"的关键词,核心在于弄清楚"中国特色"的内涵、外延、实质,目的在于获取"中国特色"问题上的话语权。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的探析可知:就内涵而言,"中国特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色彩和风格;就外延而言,"中国特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各领域、各方面、各层次的"特色"的有机统一;就实质而言,"中国特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定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长和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5.
破敌密码挽救红军立奇功 1931年11月,曾希圣奉中央命令离开上海,到达中央苏区后,就挑起了中央军委情报工作的重担,任军委侦察科科长。侦察工作主要依靠侦察员的胆识与智慧,但因侦察手段所限,敌方的重要活动、重大决策,往往难以侦知,曾希圣十分着急。急中生智,一天他回忆起在黄埔军校读书时,有位校友说起“空中截获”情报一事,遂向中央军委提出建立情报部门,开展密码破译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在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近代思想家、早期社会主义者和毛泽东都作了有益的探索。当前仍然存在着对"中国特色"的三种错误认识,即"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中国特色=中国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错误认识的核心在于直接或间接否定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方法论、以及所坚持的社会主义普遍原则都说明,"中国特色"的本质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第一届中国话语高端论坛围绕中国话语与话语中国的总主题展开研讨,达成诸多重要共识。中国道路是中国话语的本体依据;中国话语是中国道路的理论表达,是现代性的中国版本。话语的表象,是理论的言说;话语的背后,是实力的较量。议题设置是话语建构的重要方法,是话语权的重要体现,话语贫困首先表现为议题设置权的旁落。中国话语的国际方位是西强我弱;中国的发展优势尚未能转化为话语优势。加强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理想愿景是"话语中国"的出场。"话语中国"是由话语塑造的"中国形象",是隐匿在话语中的"中国图像"。"话语中国"的出场,构成当代中国"最硬"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问题"进入马克思理论视野的根本前提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马克思在世界历史视阈对"中国问题"的理论考察,不仅以"两极相联"为原则阐释中国社会变革和国际世界的深刻联系,更重要的是公开表达在"中国问题"上的价值正义,从国际维度对"中国问题"的异质性做出论证性揭示。当今时代,与世界文明进程相交融,坚持话语创新,丰富"中国话语"理论体系,增强国际范围的中国话语主动权,这是合乎马克思"中国问题"理论逻辑的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模式"也成为学界热议的一个焦点。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的研究,学界有着不同的声音,有"赞成论"、"不用论"和"慎用论"。中国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本质上是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因此,用中国道路来概括"中国模式"背后的辉煌成就比较恰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精神"彰显着中国人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新时代背景下,为了使"中国精神"教育更加全面和高效地覆盖大学生群体,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高校思政课和能凝聚人心的"中国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将"中国精神"的培育贯穿于高校四门思政课的教学体系中。首先,革新理论教学,将"中国精神"融入专题化教学。其次,强化实践教学,将"中国精神"融入"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