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王东京一、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不能走私有化的道路,但也不能把不是私有化的改革扣上私有制的帽子。目前社会上关于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倾向认为公有制不如私有制有效率,因此主张要更多地把国有制企业改造成私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首先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区别。因此,妄图改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方向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代表人物,便自然而然地把斗争的锋芒首先集中在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鼓吹私有化上。现在,让我们来剖析一下私有化鼓吹者的一些所谓“理论根据”。“公有制束缚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私有化能够实现高效率。”这是私有化论者的一条最主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在思想理论界,主张经济上实行私有化的鼓噪曾一度甚嚣尘上.一些人一再宣扬"私有化是摆脱改革困境的唯一出路","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私有化是唯一选择"等等论调,并断言"全面推行国有财产个人化,中国的面貌定将焕然一新".极少数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更是明目张胆地抛出了所谓《中国的希望——私有制宣言》.私有化的鼓吹者们如此大肆标榜私有化的灵验与神通,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私有化究竟是什么货色,搞私有化将把中国引向何方.首先,私有化的进程违反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是对社会进步的反动.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出发,揭示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其运动发展过程,得  相似文献   

4.
主张私有化的人,他们一个重要的口实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缺乏效率和效益,所谓“全民不如集体,集体不如个体,个体不如私营”,甚至说,国有制是导致危机和腐败的根本原因。他们美化私有制,宣扬私有制使人们关心财产的增殖和有效的使用,具有一种自发的效率功能。因此,他们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为今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时至今日,一些人对股份制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仍存在误解,往往把股份制等同于私有制,把股份化等同于私有化。其实,私有制是所有制的一种类型,而股份制则是在一定所有制前提下的资本组织形式,是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所  相似文献   

6.
卫兴华  胡若痴 《前线》2009,(4):18-20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既不搞“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单一的公有制,又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不能以私有制为主体,搞私有化。要弄清我国提出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及其理论和事实依据.在理论上认识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上认识我国为什么决不能搞私有化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文摘     
正高粱:为什么私有化不是国企改革的方向理论界的一种流行意见,主张国企应该实行彻底的产权改革即私有化。理由是:私有企业才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国有制的效率必然低于私有制。而对现实中国有企业效益的提高、在各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则找出种种理由予以贬低或否认。但事实是国有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方向、道路,关系亿万人  相似文献   

8.
郭莎莎 《湘潮》2013,(5):12-13
《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之际,对《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关于私有制思想进行思考和解读,这对解决我国经济关于姓"公"姓"私"的问题以及改革中遇到的私有化问题很有帮助。对消灭私有制不能做简单的僵化教条理解,要通篇把握《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的思想脉络,联系我国具体实际情况,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马克思主义充分结合的起来,实现所有制思想与时俱进,以便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1990年的政治剧变,使匈牙利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政治上采用了西方式的多党制议会民主制,经济上选择了私有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模式。1998年,历经8年的匈牙利私有化运动宣告基本完成,80%以上的生产资料成为私人财产或外国资本的囊中之物,国家保留的国有资产锐减到社会总资产的20%以下,与西欧混合经济中的所有制结构相类似。私有化改变了国家的经济基础,也改变了人们的命运。东欧国家的私有化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以市场出售国有资产为主要形式,通过渐进方式实现私有化;另一种通过向全体公民发放私有化证券,以激进的方式实现私有化。前一种私有化方式以匈牙利为代表,后一种私有化方式以捷克和波兰为代表。  相似文献   

1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把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或集体资产出售给职工后,有人说,国有资产流失了,社会主义要私有化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马克思恩格斯界定的私有制是伴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余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外,后来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以私有制经济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是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占用权及分配权统统归资本家私人占有,工人阶级一无所有,实行按资分配为主,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这就是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分离是在以共同的最终所有者权益所体现的共同利益的总前提下相对地存在的.劳动者购买部分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从而成为股民,其实是一种由劳动群众创造  相似文献   

11.
周新城 《学习论坛》2010,26(1):38-44
新自由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彻底私有化、完全市场化、非调控化。其理论前提是“经济人”假设、私有制永恒、市场经济万能。“经济人”假设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反科学的。私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不是永恒的。必须对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进行科学的分析。我们主张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而新自由主义则主张把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新自由主义主张私有制而反对公有制,主张市场经济万能而反对宏观调控等,这些都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今后一段时间里,纠正种种由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万能论带来的偏差,是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自由主义宣扬市场经济万能论是抱有险恶政治用心的,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2.
黄树东 《红旗文稿》2012,(17):17-20,1
最近,关于私有化的讨论比较多,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旅美学者黄树东《私有化药方错在哪里?》一文认为,对中国而言,私有化既解决不了私有化提倡者希望解决的问题,也解决不了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或者说解决不了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结构性问题。私有化过程不仅是一个扩大贫富差距、加剧收入不公的过程,而且很可能变成一个权钱交易的过程。私有化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经济条件下,为中国开出的错误药方,它根本无法解决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也缺乏基本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郭凯  汪晓莺  袁媛 《世纪桥》2011,(17):66-67
当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民族、地区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人们在良好的国内外形势下,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话语权,进而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思想认识,出现了各种社会思潮,经济私有化思潮就是其中之一,它对我国社会的发展的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对此,我们应该深刻理解经济私有化,剖析经济私有化的弊端,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4.
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同时必须坚持并不断壮大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把二者统一起来。有些人对此存在模糊认识,有意无意地把二者分割开来,甚至对立起来,散布种种私有化言论,影响我国  相似文献   

15.
断言私有制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的人,其实质是要在我国实行资本主义。他们的认识基点主要有三个:一是公有制特别是全民所有制是一种“虚所有制”,存在。所有者缺位”,因而人们不关心它的发展,只有私有制才能实现生产资料同生产者的紧密结合;二是私有制必定比公有制更有效率;三是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必须用私有制代替公有制。他们的这些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相似文献   

16.
挂牌上市是大多数公司的发展目标,十几年来,证券市场上存在很多公司剥离资产或借壳上市。然而,近几年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却掀起一股“私有化”浪潮。上市公司私有化是一种国内刚刚兴起的资本市场整合的方式,对这种新生的事物大家还不是很熟悉。本文主要从什么是上市公司私有化、为什么要私有化、如何私有化三方面进行论述,并通过国内典型的上市公司私有化案例一中石油进行分析,让大家对“私有化”及其作用、途径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同时,本文还指出目前国内在私有化操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诸城现象”提出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自去年9月《半月谈内部版》报道了山东诸城市“先售后股”的改革经验以后,人们就开始注意到了“诸城现象”。今年3月底4月初,《经济日报》又连续发了5篇系列报道,更引起了经济界、理论界以及一切关心国有企业改革的人们的重视。围绕着诸城改革,曾经引发了一场波及全国的争论。有些浅层次的问题,如“先售后股”会不会引起国有资产流失,已由实践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一些较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如:国有资产卖给职工以后,资产的所有制性质应当如何界定?究竟是职工个人所有制还是职工集体所有制?职工个人所有制是不是私有制?如果是私有制,那么诸城的做法是不是搞私有化?诸城市委书记陈光同志提出的“共有产权”,以及“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共有制”,“社会本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集体经济”等理论能否成立?股份合作制是不是“民有民营”的经济形式?能不能把国有企业中占多数的中小企业通过拍卖形式逐步实行“民有民营”?  相似文献   

18.
一在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公有制和市场经济是无法相容的。在他们看来,公有制、非商品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位一体,构成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点。而市场经济是与私有制相联系的。以计划取代市场,正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优越性。基于此,他们不可能论证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问题。西方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与公有制能否对接是持否定态度的,“科斯定理”曾断言私有产权是市场存在的先决条件,公有制和市场经济无法兼容。许多西方学者把中国改革的根本出路寄希望于全盘私有化道路上。长期以来,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和非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黄树东 《先锋队》2012,(29):26-28
最近,关于私有化的讨论比较多,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笔者认为,对中国而言,私有化这个药方开错了。它不仅解决不了其提倡者希望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不了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即结构性问题。它无法增加总需求,也不能有效刺激供给,还不利于提高经济的总体效益。私有化能为中国带来可持续的增长吗?倡导私有化者所持的一个基本论点是,私有化能够破解中国经济难题,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确,中国经济在中长期内面临着许多内在的矛盾,如果不能有效地破解这些矛盾,中国经济增  相似文献   

20.
企业改革从总体原则上讲,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反对私有化、那么什么是公有制呢?过去我们通常认为,只有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才是公有制,而除此以外的其他形式都是私有制。现在看来,这个认识并不完全科学,也不符合实际。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全面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否则,我们当前实施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改革战略,将会受到人们现有认识的局限而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全面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寻找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都要求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