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现实的个人"的概念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并得到系统阐述的。马克思是在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和施蒂纳哲学的扬弃中创造性地确立了"现实的个人"这一理论。他指出了"现实的个人"是有生命的个体存在,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而且还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具有历史性,需要是"现实的个人"发展的内在动力等科学规定性。"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起点,也是马克思研究个人问题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胡塞尔晚年的《几何学起源》一文,表达了他的现象学哲学的神秘渴望,即讨论观念的起源问题,这就把时间哲学问题纳入了哲学思考。德里达对这篇文章做了详细的解构式阅读,指出胡塞尔在"时间"、"起源"、"历史性"等一系列重要概念上,还保存着传统形而上学的痕迹,因为胡塞尔"理性"的态度使他忽视了这些概念是如何出场的细节。德里达通过"延异"或"推迟"概念,揭示出这些细节是一种悖谬的思想过程,由于胡塞尔在文中处处回避概念出场过程中的自相矛盾现象,从而事实上将其所涉及的时间概念的含义视为某种现成的意思,因此没有还原出思想的原样即思想的细节。德里达对胡塞尔的批评之所以重要,在于它开启了"解构论"哲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叙述人称"是小说叙述学中一个充满了浓郁人文气息的概念,采用不同人称来叙述,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叙述者的哲学思维与生存态度。第二人称叙述所体现的哲学主体间性思维方式,超越了第三人称叙述与第一人称叙述所隐含的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而更体现出当代哲学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型的发展态势,是这一哲学转向的文学体现。其内部所细分的各种类型,也因各自的个性特征与这一转向所经历的几个标志性阶段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七)一、自然塑造的人塑造着自然:实践把“存在”落实为“实在”。塑造论哲学一方面认为,人面对自然有着不断向着自然进行探索的过程;同时也认为,这是人不断延长自身而“使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现实部分”的发展过程。在自然塑造的人去塑造自然的过程中,才使“存在”落实为“实在”,把自在之物变成人为之物,这人为之物即是为人之物。这样,以塑造论哲学的观点来讲:由大自然对人的塑造中衍生出文化人类,这就把必然性积淀于人;文化人类在实践中塑造着自然,形成人类文化,这是一种目标在于主客体达到统一,从而使自然衍生的人在实…  相似文献   

5.
法学中的危险概念存在种种错误缘于哲学上对危险概念缺乏科学认识。以哲学上的可能性概念为指导,法学中的危险概念实质是一个关于实害可能性的概念,可能性在哲学上的形态及其特征必然反映到法学的危险概念之中。因此,具体危险具有客观性、因果性、现实性、向实害转化的现实可能性、转化条件的充分性、规范性的基本特征;抽象危险具有客观性、形式性、潜在性、拟制性、证伪性与转化条件的不充分性、规范性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哲学的作用主要在"慎终追远",在对"(过去)历史"和"(将来)目标"进行理性的和批判性的审视。中国哲学传统最终形成儒、道和佛家三足鼎立的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入又为中国哲学传统的形而上创新提供了可能。中国哲学始终坚持"存在论"的思路,努力在时间的"绵延"中,使"存在"成为持续的,亦即真正的"存在"。中国哲学常常从"历史"中寻求"存在"的根据,在欧洲哲学的视野里,这种"超越性"就显得不彻底;其哲学的"理念"也难以建构出一个"现实"的"理念世界"。但是以此来"规范-引导""现实世界",或许会成为一个良好的切入点。在欧洲哲学精神发生变革的当今时代,拥有深厚古今传承的中国哲学,应当在哲学领域里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的空间感在近代发生了一次意义深远的转换。宗白华堪称这次转换在理论方面的集大成者。在他的中国美学研究中,空间意识或空间感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将他的生命哲学与艺术意境理论连接起来。空间感固有的“动”与“静”“实”与“虚”的整体结构关系的重心,在宗白华的中国美学研究中发生了一次由静到动、由虚到实的转移。这一转移首先是西方现代生命哲学与中国传统思想对话的产物。中西对话又被特定的文化氛围所提出的主题所形塑。这个主题即是近代中国“道德革命”以来逐步形成的由概念到个性的道德主题。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画空间感转换的深意在逻辑和历史两个层面上就能够得到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哲学家康德从哲学的高度为审美判断找到了其先天原理,提出"审美无利害"这一著名的美学命题,因而衍生出众所周知的"距离产生美"的名言。康德论证"审美无利害"这一命题时,使用的是反证法,论证力度不是很强;论证过程中所遵循的逻辑也不是非常严密。按一般的评判标准,以如此方式呈现出来的理论并不符合好理论的标准。应结合康德整个的美学、哲学体系以及他对美学学科所做出的贡献来全面考察。  相似文献   

9.
近年在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实形态的反思中,"回到马克思"的口号再度崛起.从哲学维度上审视,"回到马克思"对于推进哲学的发展,有正本清源的意义.但是,由于马克思思想本身是一个发展过程,包容着理论"矛盾";马克思思想的产生有特殊的历史与文化背景,解读马克思是否真正理解马克思,又怎样走出马克思,存在一系列谜点.解开谜点的关键,在于要把"重读马克思",与解读马克思主义产生150多年以来的人类发展历史,与哲学发展史,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这一现实本文相联系,才能读出一个发展的、开放的、现实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10.
"自由"是"哲学--爱智"作为"学术--科学"的最为核心的概念和问题,哲学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深化、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欧洲哲学中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和层面:在古代希腊创始阶段,希腊哲人摆脱"知识"之原始经验技术之束缚,确立了"自由知识"之地位;至康德哲学,"自由"通过"实践理性"上升至哲学之最高层面,使"道德"以"自由--职责"为基础;由康德经过黑格尔直到海德格尔,"自由"由"理念"回到"存在".对于"自由"的历史考察,可以看出"主体--客体"、"有限--无限"、"存在--非存在"、"生--死"等问题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1.
汉字美学是从美学角度来研究汉字,同时也是从汉字学角度来研究美学。从哲学尤其是大文化的眼光看,汉字学文献是一个被既往美学研究者所忽略的富矿。汉字美学的研究,要求对汉字学的基本文献进行重新理解和整理。与"经学"的血缘关系,是传统"小学"容纳"文史哲"乃至广大"世界"的根基,更是由感性事物飞升到超感性精神的根源。汉字美学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其文献根源存在于浩瀚无际的经史子集中,尤其是传统文字学成果中,需要编集"中国古代汉字美学资料",为架设"文字学"与"文艺学"的互通桥梁提供资料基础,以开辟研究境域。  相似文献   

12.
强调关注和研究"过程"意味着西方思想的基本思维方式和认识模式的根本转变.对黑格尔、马克思和怀特海的过程思想特征的概括和比较表明,这种思维方式和认识模式所具有的根本缺陷及其巨大惯性,是当代西方的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冲突的最主要根源之一.只有运用扬弃了"过程"思想的"社会个体生成论",才可能克服这种根本缺陷及其惯性,并找到彻底解决这种冲突的现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劳动"概念作为一个哲学范畴,一直是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哲学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赋予了"劳动"概念更加丰富的内涵.深入剖析马克思"劳动"概念,对理解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伟大革命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劳动是探寻人类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哲学命题,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为"劳动"或者以"劳动"为核心,是最基本的一种"实践"理解。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内融于西方实践哲学传统的,是对西方实践哲学劳动思想的改造和超越。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出发,形成了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实践逻辑,并通过确证现实的人及其劳动批判资本主义及其现代性。如果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反思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会发现其内含于历史、内嵌于社会、着眼于现实,这些都能够深刻地诠释出其实践意蕴。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学者们在采用未成年人犯罪概念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理解,存在着限缩未成年人概念含义的范围和扩大犯罪概念的内涵这两大重要缺陷。其主要原因在于不能精确地用法律视角看待未成年人犯罪概念中"未成年人"、"犯罪"两个概念。准确定义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的方法是必须首先运用法律的标准将两个独立的概念框定,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6.
《外交评论》2016,(1):104-125
民族主义在近现代史上扮演的角色一直备受争议。尽管越来越多的经验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实证分析,对民族主义伦理问题的思考却始终徘徊在学科研究的边缘。避而不谈规范性问题事实上导致了国际社会对民族主义的错误认知和立场。本文试图将"民族主义问题"置于"特殊主义"与"普世主义"这一哲学分野中进行考量。现代性的"道德贫瘠"致使现代伦理在强调独特性和寻求普遍性之间游移不定,而民族主义和自由国际主义是这两种不同取向在意识形态层面的反映。其实,以人权政治与全球化为代表的普世主义与强调多样性的民族主义之间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在现阶段,普世主义想要全面推动人类进步还需要民族主义的协作和补充。民族主义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作为一个不断演进的概念,它在传播和演进的过程中曾成功地吸纳截然不同的政治原则,在应对"进步"和"变化"方面具备出色的能力。静态地或者狭义地理解民族主义,不仅会严重削弱国际社会认识和处理"民族主义问题"的能力,甚至还会加剧现行国际秩序业已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7.
生存论美学替代本质论美学,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阶段的历史必然.要完成这样的转换,思维方式必须从二元对立的近代哲学思维转向主体与其生存环境和睦相处的"交互主体"的现代哲学思维其间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反思和发掘中国古代美学传统中的相关资源,如禅宗美学中的生存论资源.批判并转换传统美学资源用以建构中国特色的生存论美学.是跳出当代美学在模仿西方中试图超越西方理论怪圈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就哲学的核心问题是存在问题而言,西方自古至今的存在论哲学存在着"对象化"探讨存在问题之局限,而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西方存在论哲学,又因为敞开的无限定过于宽泛,从而不可能对中国人缺乏创造性敞开的文化弊端具有启示,这个问题同样存在于马克思主义注重现实和经济活动的具有存在意味的实践哲学中。而否定主义的"本体性否定"通过"批判与创造的统一"来理解中国式的存在问题,可以理解为是对西方过于宽泛的存在论哲学的本体论改造。"本体性否定"衔接中国哲学的"源流合一"思维,将"本体性否定"界定为"批判与创造的冲动与完成这样的冲动之能力的统一",从而将人之于冲动的美学性存在与完成创造的哲学性存在得以安置。"本体性否定"同样通过"共在"概念来阐明存在的社会化和存在的价值确认问题,这就将存在的个人性和社会性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9.
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的存在,是当代中国无法回避且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现实。这是与当代中国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国际和国内社会现实密切相联系的。面对当代中国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我们要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的基础上形成最大社会共识,用富裕和谐的目标所反映出的百姓的共同愿景,来增强信心和信念,凝聚各方力量,在解决矛盾和当前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主流思想整合多样化思想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关于终极问题的思想中,"存在"概念和"无"的概念常常被同时涉及但侧重不同,现代思想在充分考量"存在"概念的哲学意义的同时,更倾向于对"无"的探讨,这"无"不是虚无,而是新的更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