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清晨,伴随着雀鸟的鸣叫声,漫步在德江县桶井乡玉竹山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观光步道上,看见一片片新绿爬上山头,一阵阵草木瓜果的清香沁人心脾。曾经的玉竹山,两面环江,山上是连片撂荒的山地,还有遍布满山的石头,"石窝窝,荒坡坡,望着乌江缺水喝"是这里的真实写照。2016年,桶井乡被定为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发展产业实现脱贫成为桶井战区指挥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在战区指挥部的带领下,桶井乡  相似文献   

2.
正儿童之家弥合了政府和家庭之间的"政策缝隙",弥合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时空缝隙",弥合了市场与家庭之间的"情感缝隙"。下午4点半,孩子们已放学。大方县羊场镇桶井村村委会楼上的儿童之家(又称"阳光少年之家")不时传来笑声。在一间活动室里,六七名学生正在老师指导下,下棋、打乒乓球……孩子们在此学习各自感兴趣的东西。儿童之家是桶井村通过"教师+志愿者"模式开  相似文献   

3.
正"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聚焦德江县桶井土家族乡,在这片深度贫困的土地上,合力打响了一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役。"乌江水呀波连波,荒草石头两岸坡;贫穷日子真难过,守着乌江缺水喝。"这首民谣,唱出了桶井人祖祖辈辈生产生活的艰难与艰辛。作为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德江县桶井土  相似文献   

4.
正初春3月,在六枝大用猕猴桃产业园里,数不过来的白色水泥柱子与半人高的铁丝架是这片占地6000多亩猕猴桃的家。"2016年,我们选取大用镇与落别乡的连片交接处开始大规模种植猕猴桃。"六枝特区大用现代农业区管委会主任张远斌回忆道,"两年来,大用的猕猴桃长势喜人,去年已经陆续挂果,今明两年我们的猕猴桃将大面积产出。"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消除贫困,贵阳市观山湖区翁井村组建了村集体全资公司,负责统筹全村产业发展,"草莓公社"是公司规划的第一个项目。"四面八方路修通,大田大坝草莓红,家家户户奔小康,人人都来当先锋……"在贵阳市观山湖区翁井村的田间地头,大家都在传唱着这首《美丽乡村山歌颂》,唱出了村民们当下生活的美好图景。翁井村靠近观山湖区主城区,但贫穷却是这里的最大标签。62岁的兰国彬是翁井村四组的村民,见证了这  相似文献   

6.
戴时昌 《当代贵州》2014,(24):48-49
正朱昌国,一个把群众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凡事都为农民长远利益考虑的基层干部,一路追梦,让满山的石头开满了幸福之花。刚刚卖完金银花,冷洞人的腰包胀鼓鼓的,脸上再次绽放出幸福的笑容。"今年全村卖金银花收入620万元,人均收入3525元。"眼前这位黑瘦而精干的汉子朱昌国,讲述着金银花的故事,眼里充满了激动与自信,栽种过程中的艰难和困苦,早已变成喜悦。  相似文献   

7.
<正>通过采取"三变"+特色产业模式,水城县共完成特色产业189.7万亩,基本形成了"九大特色产业""九大产业带""九大农业园区""三百产业长廊"格局。驱车从水城县城出发,沿着水黄公路、玉马公路一路前行至米箩镇,海拔逐渐从1800米降至1000米,"凉都"的丝丝清爽慢慢消散,"百里猕猴桃产业带"渐入视野,漫山遍野的猕猴桃新果挂满枝头。这里两面环山,狭长的地理环境极像一个"聚宝盆","红心猕猴桃"正是其中一宝,而最被人们所珍视  相似文献   

8.
1940年代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曾提出新民主主义就是"新资本主义"的思想,作为一种创新性的社会制度,"新责本主义"具有区别于其它现存社会制度的基本特质,它在实施的条件、范围、实质和目的等方面都有其明确内涵.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否定"新资本主义"的提法,有其深刘的历史原因和认识背景."新资本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吴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毕节金海湖新区聚焦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野生猕猴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天麻、冬荪种植和林下养蜂等林下经济,持续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带动更多农户稳定增收。磅礴巍峨的乌蒙山,是山区群众赖以生存的根,"靠山吃山"自古以来是这方群众的生活方式。如今,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些人,只是靠山吃山的"吃法"不一样了。猕猴桃基地成"绿色银行"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20,(1)
正1930年6月,中共中央命令红军集中力量攻打中心城市,"进攻南昌、会师武汉"。对于这一指示,红军第一路军(后改称红军第一军团)政治委员毛泽东左右为难:执行决定,无异于"鸡蛋碰石头",革命根据地面临丢失的危险;不执行,就违背了中共中央意图,"不执行中共中央命令"的帽子戴定了……紧要关头,毛泽东想起了一  相似文献   

11.
《红岩春秋》2014,(11):24-29
<正>在石柱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核心资源可概括为"五个一",即:"一俗"——土家风土民俗,"一园"——黄水国家森林公园,"一场"——千野草场,"一人"——巾帼英雄秦良玉,"一街"——西沱云梯街。  相似文献   

12.
郭心钢 《党的文献》2019,(1):123-127
学界有观点认为,"下中农"概念最早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或产生于农业合作化时期。通过文献考辨,笔者发现,早在土地革命时期"下中农"名称就已经出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下中农"一词还只是零星可见,40年代中后期频繁出现,50年代中期以后则更加普遍,并逐渐形成"贫下中农"这一专有名词。中共在不同时期对农村阶级及其关系的认识和调整,是不同历史情境下革命形势和斗争策略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1998年以来,三亚市羊栏镇桶井村把推行村务公开当做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来抓。坚持村务热点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取得了初步成效。广大农民群众称赞:村务公开,清了集体的家底,亮了干部的箱底,明了群众的心底。  相似文献   

14.
正一20世纪80年代,改革春风吹来,泉州这个古老的海丝起点、著名的港口城市,所触及、涵盖之处,无不掀起阵阵春潮。而南安水头,这个连接五里桥的沿海水乡,正如那一条条坚韧的巨石,从沉睡中醒来。水头人的激情,再次撞击出生命的火花。这"闽南金三角"边陲小镇,在新一轮的传奇中,将这个面积117平方千米、人口不足14万的地方,演绎得精彩绝伦、超凡脱俗。"买石头,到水头;卖石头,到水头",一句普  相似文献   

15.
开篇的话——"文明"一词在《尚书·舜典》中的疏解是:"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文者纹也,就是纹理印痕;明者日月也,就是辉耀光明。当我们的老祖宗,摘一片树叶,撕几张树皮,遮住身体;以石头撞击石头,摩擦出火花  相似文献   

16.
正融合是大数据发展的最大特征和价值所在,大数据应用为农业提供了无限可能。智慧农业是农村产业革命向纵深发展的前进方向,是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也是贵州省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重要支撑。2019年,伴随着农村产业革命的不断向前推进,"大数据+农业"的创新实践也在贵州省各地积极推进。修文县探索"大数据+猕猴桃"全产业链发展,以大数据系统布局种植、农旅、深加工、销售、金融等6个板块,覆盖384个猕猴桃果园,占全县挂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以前,七仙村和瓢珥井村是五通桥区蔡金镇的先进村,靠近场镇,村组全通水泥路,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天林村和李子村远离场镇,经济发展缓慢,交通落后,税费征收难.这一年,七仙村、瓢咡井村分别与天林村、李子村开展结对帮扶,主要采取了三大帮扶措施.  相似文献   

18.
宜宾县古罗镇万山村金竹社,是远近闻名的石头社、贫穷山,年年干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全社200多人守着人均不足1亩的土地,过着穷日子,无可奈何.但就是在这个石头山区,"柑子迷"潘国民却凭着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执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9.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1962年以后纳入国家制度化轨道,"文革"时期达到高潮,到80年代终结。它的兴起与消亡都直接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革、城市化发展密切相关。它们既促成了这一运动的兴起,也促使了这一运动的消亡。  相似文献   

20.
苏共二十大是苏联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赫鲁晓夫在此次会议上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对这一事件毛泽东最初的感受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揭了盖子,"表明苏联、苏共、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确的,这就破除了迷信"。"忧"的是赫鲁晓夫"捅了漏子,搞突然袭击,将斯大林一棍子打死会造成混乱。"(吴冷西,回忆毛泽东—我亲自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