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和实践指南,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理论升华,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向度。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境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指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要求,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遵循。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资本主义虚幻现代化的本质超越,主要从人口规模、价值指向、实现方式、发展理念、文明意义等方面的全方位超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人类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贡献的中国力量,必将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解放、人的需要、人的发展、人的自由和人的价值等人学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逻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走出一条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人学理论溯源、历史发展脉络、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等维度阐析中国式现代化,有助于深刻认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继续重视人民力量、推动人民创造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进程中探索出来的崭新道路,蕴含着我国追求和推进现代化的特殊规律,也体现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出了明确的原则要求。科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理论逻辑来讲,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观照;从历史逻辑来讲,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肩负使命任务的历史必然;从实践逻辑来讲,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并对其进行丰富和发展,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现代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飞跃。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从而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徐海峰 《长白学刊》2023,(1):1-11+165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由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给予本质规定、中华文明优秀传统加以深厚滋养、人类现代化优秀文明成果提供有益养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催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包括以人民为中心为核心价值、以系统性的协同发展和整体推进为基本方式、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主要导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要求:在领导主体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在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上,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方法论上,坚持系统观念这一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在风险防范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在人的发展上,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人类进步事业上,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体现了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与当代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某些内容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然而,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主要是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更多地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特殊规律,因而与当代西方现代化理论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超越了当代西方现代化理论.  相似文献   

7.
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理论的创新成果,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路径。中国共产党基于对经典革命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与百年奋斗实践经验的总结,创造性地提出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彰显了革命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价值意蕴,契合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以党的领导作为本质要求与根本保证,中国式现代化实质上是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变革与整体性跃迁。从这个意义上看,党通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与领导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党要以自身作为逻辑起点,增强历史自觉与实践自觉,从政治引领、价值引领、思想引领、生态引领、方法引领五个维度建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路径,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新东方》2018,(6)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明确了在新时代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其国家治理思想的逻辑理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为线索,从马克思经典作家的阐释中寻找其理论意蕴,从中国的社会治理的实践和变迁中去挖掘其时代价值。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明永 《思想战线》2023,49(1):22-30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包括在根本要求上坚持“一个中心”、在基本方法上立足“两个基本点”、在发展节奏上把握“三步走战略”、在内驱动力上重视“四化同步”、在总体布局上推进“五位一体”等五个方面。它们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而产生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理论、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等科学理论的全面贯彻和创新发展。理清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奋力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程。  相似文献   

10.
党的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为指导,在积极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积极借鉴其它国家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失败的历史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现代化模式的重大转变,为中国现代化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而,从历史哲学的理论视野出发来审视党的领导集体现代化模式的历史演变,这在中国加速社会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局势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上,为我国的现代化道路制定了全面而系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本文力图通过研究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增强我们理论创新的自觉性,并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以指导新的实践,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和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张毓翔 《前沿》2013,(14):56-57
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思想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经过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是科学的。本文通过分析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思想内涵,以及它对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旨在探究xI~d,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思想的科学性,以及它在今天的普遍指导意义,使之更好地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历史的发展回顾和梳理指出新中国60年发展有两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一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主线,一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主线。60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同时也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映生辉,谱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辉煌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智慧结晶,依托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创新和理论突破得到具体化表达。中国共产党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的计划经济模式,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以全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物质基础,实现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无产阶级专政与人民民主有机结合,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并根据时代需要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理念,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制度保障,展现了国家治理制度层面的创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运动规律的认识,根据具体国情作出从改革开放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展现了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创新,体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孕育出伟大理论,集中体现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创新,实现了思想理论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生动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是对党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契合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状况,符合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解决社会治理具体矛盾问题的现实需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价值遵循。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又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既丰富了现代化内涵,又拓展了其外延;既提高了现代化标准,又延伸了其价值目标;既开辟了现代化新理论,又开拓了现代化新实践,充分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现代化的崇高目标,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为探索一条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进行了艰辛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毛泽东的中国现代化思想。今天研究这些思想,阐述其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创新思想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开辟了崭新道路。研究和探讨邓小平的创新思想,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阶段,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和其它方面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不断传承和创新,开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应深入理解实践品格的形成思路和思想渊源,审视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的时代价值和中国应用,以满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大目标之需。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重向度理解阐释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的丰富内涵,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角度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坐标,审视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内在机理,把握当下中国社会以及共产党执政的基本问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从价值内涵、主体力量、实践场域等方面探索其学理归因,从两者的良性互动中明晰其实现结合的内在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立足新时代,唯有持续探索两者结合之路,才能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推进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