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一个大战略,牵动全局,影响深远。能不能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在高起点上把滨海新区建设好,事关天津的地位和作用,事关天津的前途和命运。这是市委对滨海新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时代发展对我们作出的新考验。  相似文献   

2.
吊车耸立,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2014年4月18日,随着村民代表们共同为工程奠基,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海建投”)结对帮扶蓟县出头岭镇五清庄村二期工程——五清生态休闲农庄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标志着蓟县东部没有生态旅游村的历史即将画上句号。  相似文献   

3.
没有文化的区域是没有希望和没有长久发展后劲的区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滨海新区。在打造经济强区的同时.还必须努力建设具有现代化、国际化气息的文化强区.致力于让所有投资者、建设者、劳动者和居住者在滨海新区这块热土上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为加强滨海新区文化建设。由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中共天津市委支部生活社联合举办的“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座谈(笔谈)会”在本期特邀了几位实际工作者及有关专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滨海新区的文化建设”这一主题.结合各自实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史莲喜 《求贤》2008,(8):4-5
建设滨海新区人才高地.是天津市委为加快新区开发开放作出的一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决策.同时也是对全市人才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快滨海新区人才高地建设,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重要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是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在市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明确提出了天津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进入了一个新的上升期。为此,我们保税区全体干部职工深受鼓舞,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自觉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力争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和谐天津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杨英涛 《求贤》2008,(10):18-18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把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加强新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给予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使我们倍受鼓舞和鞭策。滨海新区着眼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着力抓好理论武装、班子配备和作风建设.注重在开发开放的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制定出台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廉政建设的意见.按照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形成了团结和谐、风清气正、于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7.
《求贤》2007,(2):I0001-I0001
2006年,天津市东丽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适应滨海新区扩大开放和全区城市化发展的新形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健全完善两个体系(即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以服务于全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为己任,创新思路,求真务实,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进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8.
《求贤》2008,(12):21-21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滨海新区重要组成部分,东丽区已经步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经济发展多元化、社会结构多元化、思想意识多元化趋势愈加明显,农村基层党的建设面临着新的任务、新的挑战。日前,区委制定出台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若干意见》,紧密结合东丽实际,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目标要求、着力方向、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为全面提高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水平,实现东丽率先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9.
《求贤》2011,(11):42-43
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验区.是市委对滨海新区的重要要求。2011年滨海新区面向全国全市开展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这次公选为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增添了新动力.激发了新区干部队伍的干事创业热情.推动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新区人才高地建设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0.
董焕祥 《求贤》2006,(2):12-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指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将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为滨海新区的生要组成部分——汉沽区.带来了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在全市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创新体制、优化人才环境的形势推动下.我区人才环境建设出现了可喜的局面.区委“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在天津滨海新区和环渤海经济大格局中.突出特色.打造强势.建设海滨休闭旅游度假区、海洋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沿海都市型农业观赏区.建设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滨海卫星城。这为我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1.
《求贤》2009,(9):22-23
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当好科学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中央和市委对滨海新区提出的重要要求。落实和实现好这一重要要求,急需围绕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加快培养一支具有开放意识、世界眼光、善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近年来,滨海新区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制定和落实好选课手册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干部自主选学工作.着力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了一条具有滨海新区特色的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2.
去年以来,高密市紧紧围绕推进又好又快发展,以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为抓手.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统领全局.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支部生活》2008,(1):34-34
1.滨海新区被历史性地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2.进一步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3.中新两国在滨海新区合作建设生态城;4.一批标志性重大工业项目开工建设;5.金融改革先行先试,国内外金融机构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14.
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对思想政治工作服务滨海新区建设的作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深圳、浦东和滨海新区的发展实践看,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应做到“三个强化”、“三个突出”。  相似文献   

15.
《求贤》2011,(9):F0002-F0002,I0001
天津石化是隶属于中国石化的国家特大型炼油、乙烯、化工、化纤联合企业,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具有发展国家大型石化基地的优越地理环境。主要产品有石油炼制、化工、化纤三大类,具有较好的市场知名度。截至2010年底,天津石化总资产规模318.73亿元,在册职工9558人。拥有炼油、化工、化纤等51套主要生产装置,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550万吨/年。  相似文献   

16.
在滨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战场上,滨海新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承担着新区大部分骨架路网、桥梁和“十大战役”之一——北塘片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为了在建设新滨海中争当先锋,公司党支部坚持以服务中心工作、促进企业发展为目标,带领全体党员职工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滨海速度”。公司先后被评为“滨海新区开发建设奖先进单位”“滨海新区建设模范集体”,公司党支部也被市委组织部授予“五个好”企业党组织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天津滨海新区功能定位部分,突出了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的任务,这是非常必要的。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构成部分,通过生产基本生活资料与物质技术装备,已成为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即便在信息化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天津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工业城市,也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在滨海新区建成现代化的制造业基地。这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先进制造业的带动和支撑作用,而且可以更好地吸引外资,推进开发开放。经过10多年的建设,天津滨海新区已具备了现代化制造基地的基本雏形。自1993年起,新区的制造业得到了优先发展,并成为拉动滨海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05年,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01亿元,增长24.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99亿元,增长10.5%,而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7亿元,下降4.8%。  相似文献   

18.
章立 《共产党人》2004,(19):23-25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推动城市化建设”的任务,九届二次全会又专题研究了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的问题。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推动宁夏经济和社会快速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那么.目前宁夏城市化的进程如何?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宁夏城市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建设厅厅长田明。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滨海新区金融业对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就目前状况看。滨海新区金融业在发展水平、体系结构、功能作用等方面,仍存在诸多较突出问题。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一是金融业发展水平亟待提升。2004年滨海新区金融业增加值的GDP占比仅为2.59%。分别低于全国和全市平均水平3.07和1.83个百分点。二是金融业内部蛄构性失衡现象存在。融资结构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渠道狭窄。三是社会信用体系尚需完善,信用环境亟待优化。  相似文献   

20.
1.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并行不悖 新农村建设不是与城市化相悖而行,相反,新农村建设是要在城市化过程中完成的。建设新农村重要的是把城市化的重心下移,从过度注重人口向大城市流动,转向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促进农村人口“就地转化”。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不是一切向农村看齐,一切向农业回归.更不是以牺牲城市和工业的优势去发展农村和农业。另一方面,城市化也不能脱离国情实际无限制地发展。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城市化”过快发展的倾向。这种过快的城市化是低成本、低质量的城市化,它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关键是城市的承载能力面l临挑战,城市现有的基础设施还不能完全适应人口激增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