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促进青年健康发展,就需要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深刻剖析导致当代青年价值观嬗变的主要表现及诱因,全面分析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影响青年发展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析马克思主义影响青年发展的主要途径,并要为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发展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2.
处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潮夹缝中的高校青年女教师在职业发展中面临来自工作、家庭、健康、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挑战。因此,需要从制度层面优化青年女教师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增加高校决策结构中女性比例和强化男性决策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增加高校女教师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技能、构建后勤配套服务系统等,来为青年女教师的成长提供政策性支持。  相似文献   

3.
青年学生与社会思潮之间是一个双向互动,双向建构的过程。当代青年学生对社会思潮接受方式的变化表现在接触领域的生活化趋向,接受时空的交错与压缩趋向,接受层次的感性化趋向和接受过程的散点化与渗透性趋向。对青年学生社会思潮的教育要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显性引导与隐性渗透相结合,注重青年学生社会思潮辨别能力和主体意识的培养,注重社会思潮影响下青年学生教育方式的生活化建构。  相似文献   

4.
青年自我发展的矛盾性是青年特殊本质的外在表现,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需要与能力之间的矛盾、认知与行为之间的矛盾、行为与社会规制之间的矛盾、自我评价的矛盾等。可以通过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科学青年教育的开展和有效心理救助的提供等途径,缓解青年自我发展的矛盾性,促进青年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5.
青年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坚力量,其党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发展.随着西方社会思潮的接踵涌入和本土社会思潮共潮共涌,对青年党员的党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只有科学分析社会思潮存在的条件,发现其影响的规律,才能对症下药,构建一套符合青年党员心理发展特征、遵循党性教育基本规律以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党性教育科学机制,从而实现党性教育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利益格局日渐复杂,社会思潮环境日渐多元。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改变了信息传播结构,开放的社会环境也让青年群体有了更加充分的比较视野,加大了社会意识形态工作引领的复杂性。要充分把握青年意识形态生成的市场逻辑、传播逻辑,引导广大青年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掌握青年意识形态主导权,引领青年意识形态,是新时代共青团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研究新时期文化思潮的发展趋势在青少年的心理反映是一种综合学科的研究,它既包括对文化发展趋势的文化现象的探索研究,也包括对社会发展趋势方法论的研究。从文化思潮的现象对中国青年可能产生的影响来看,青年是社会思潮的一个关键性的载体。上个世纪的80年代至今,广大的青年在社会思潮的浪尖上劈波斩浪,创造出了独特的青年文化,成为领引社会大众文化的先导。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的流动青年空巢化是青年个体化意识凸显、城市社会关系陌生化和生活方式网络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流动青年空巢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青年群体成长发展中的正常行为。但流动青年长期的空巢化可能会弱化社会支持网络,放大个体化社会风险,不利于其深度融入城市和提升归属感,极易陷入空巢又空心的生活状态。空巢青年的未来发展需要政府、社会等多元力量的积极介入,为其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近代西方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其基本特征是反理性主义,反权威主义,消解主体性。解构统一性。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对我国当代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系列正负交织的影响。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后现代主义思潮,消除其对青年产生的负面影响,要从提高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增强辨别能力等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近代西方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其基本特征是反理性主义,反权威主义,消解主体性,解构统一性。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对我国当代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系列正负交织的影响。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后现代主义思潮,消除其对青年产生的负面影响,要从提高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增强辨别能力等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