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市已出台五条措施坚决惩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卖官”者将严肃查处,“买官”者则将一律免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钟旭秋说,当前我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大多做得很好,但有些地方和部门仍存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和现象。为此,市委组织部出台了五项措施,严杀“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歪风。凡“跑官要官”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不能提拔,情节严重的将进行组织处理;坚决  相似文献   

2.
选人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刘涛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不讲原则,封官许愿;讨论人事问题跑风漏气;借选拔任用干部之机谋取私利等现象还时有发生。跑官要官的人还不少,买官卖官的也有。甚至还有骗官当的。江泽民同志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一文中针对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3.
“跑官”现象古已有之。史称“口有蜜,腹有剑”的唐代奸相李林甫,可算“跑官”有术的典型人物之一。李林甫从一个下级禁卫官升迁至大唐宰相,主要是靠“跑”。他“跑官”的办法有三条:一是“跑”外亲路线;二是“跑”夫人路线;三是“跑”情人路线。李林甫通过“跑”,得官之后在相位十九年,专事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  相似文献   

4.
杨卫群 《当代广西》2005,(20):43-43
“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是古代官场上的痼疾,干部“带病上岗”则是近年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虽然这些痼疾和新问题在党的干部队伍中属于个别现象,但是影响深远、破坏力大。党风正则民心顺,党风歪则民心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是简单的人事变动、职务调整,而是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党的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实现,更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是党风的问题。“跑官要  相似文献   

5.
几乎每个贪官的“出事”,都与卖官有关。大官卖大官,小官卖小官,买官得官做,做官再卖官。查处不谓不严,惩罚不谓不重,打击不谓不狠,可官场交易仍是层出不穷,屡禁不绝。在某些地方,甚至异常地火爆。前边的栽倒了,后边的又站出来。难道卖官,就真得这么有利可图?真值得这么铤而走险?一问:“利润”几许?有可能,卖官是天底下“利率”最高的买卖。有个现成的例子,最近受审的四川省  相似文献   

6.
吴可  孙博 《小康》2004,(2):74-74
人类社会自从有了部落,就开始有了大大小小不同的官。社会总是要有人搞政治的,搞政治就得想办法当官。对一些人来说,当官升官是他们的最大利益所在。但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来说,社会上的官职总是太少或太小了。因而,想当官就得跑官,就得先让人家认识自己。什么动作都不搞,突然有人让你当一个官,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如果抛开价值判断,只用经济学分析,跑官现象的出现,实在是事出有因,合乎情理。握有选票或有决定权的人,假如不了解你,或压根儿就不认识你,你不跑,不向他们传递你的信息,他们如何选你做官?所以,跑官本身并没有错。不论哪朝哪代、中国外国,做官都需要"跑"的。不过体制不同,跑官的路径也不同。有的往上跑,有的则往下跑。  相似文献   

7.
30多年来,"年龄格"下激励了少数,伤害了多数;有利于少年得志,不利于中年进步;褒奖了锦上添花,冷落了雪中送炭;刺激了"直升机",压抑了"天花板";助长了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疏远了真干实干硬干苦干  相似文献   

8.
“权力舞弊”这话似乎很刺眼,其实它和考场舞弊一样,是古今中外司空见惯的。贪官弄权徇私,昏官蓄意玩忽职守,不够当官的当上了官,不用好官而擢升劣官,拉官、卖官、权倾亲系——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选官,都属权力舞弊之列。江泽民同志对权力舞弊做了注脚。他的话令人警醒:“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任免干部不按规定程序办事,搞临时动议的;不讲原则,封官许愿的;党委讨论人事问题跑风漏气的;利用管理干部的权力为个人谋取私利,授意送礼甚至公开勒索的,仍然时有发生。跑官要官的人还不少,买官卖官的也有。甚至还有骗官当的。这反映出有的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丧失了政治警惕性,还有的同志明知有问题也采取事不关己、高  相似文献   

9.
“骗官信”骗着了谁张天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5周年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说:“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跑官要官的人还不少,买官卖官的也有。甚至还有骗官当的。”本文揭示的就是一例典型的骗官案———世间百态一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5周年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  相似文献   

10.
去年常宁市市级班子选举换届时,极少数科局级干部跑官、要官、买官。在该市选举换届工作会议上,市委一位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毫不留情地把两个干部送给他的“买官钱”公开曝光,当场转交给市廉政办。并在大会上理直气壮地说:“你买官,我不卖!我要了你的钱,我就是贪官;我因此提拔你,就是培养贪官。这样牧,我的良心不容,我的人格不容,党纪国法不容!”话音未落,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长达三分钟  相似文献   

11.
事件     
中国严处“买官卖官”优化换届环境。今年1月23日,中纪委和中组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四川、黑龙江、山西、云南、河北等地发生的六起“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典型案件,这是中纪委、中组部历史上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时隔半年后,中纪委和中组部于7月19日再次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原陕西省商州区区委书记张改萍“买官卖官”等七起案件的查处情况。中纪委和中组部两次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典型案件,这在我党的执政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举动。中央纪委副书记刘锡荣在发布会上强调,…  相似文献   

12.
用什么人的问题,历来是关系到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已相当严重,甚至出现了"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的腐败现象,不仅败坏了干部队伍建设,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因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不少官员追求权力成瘾,没权的想有权,有权的想更有权力。正确看待权力、追求权力是每一个官员应保有的正常心态。但时下在一些地方仍然出现了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跑官要官、违规用人、干扰换届的情况,其中,山西省太原市原市长张兵生违反选举纪律被免职就是典型的案例。更有甚者,在个  相似文献   

14.
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是中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严格要求.要认真贯彻中央的这一要求,始终把深入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作为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和科学化水平的重点工程来抓.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打好攻坚战,形成威慑力,以铁的纪律保证选人用人风清气正.在治本上下功夫,坚持预防在先,狠抓思想...  相似文献   

15.
王兰 《辽宁人大》2006,(10):44-44
跑官要官和买官卖官,被称作是人事腐败,如今国家制定了许多规定对其予以严禁。然而根本的问题是,在一些地方这个官却的确是能够跑得到、要得到的,也有的是能够花钱买得到的。因为在这些地方,产生一个官位并不需要什么复杂而繁琐的程序,更不需要什么广泛的民选。虽然也有几个程序在纸上写着,但那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摆设。在某些地方这些程序根本就无法运行。  相似文献   

16.
薛锋 《中国人大》2010,(15):47-47
民国时期,中国政坛官场风气的丑陋与恶劣是史上有名的,因清末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使得人们仕途进取机会越来越少,于是买官卖官便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那么,在民国时期究竟有多少人是通过买官卖官方式得到官位的呢?这恐怕是连蒋介石本人也无法说清楚的事情了,但想来老蒋也可能不得不承认买官卖官是民国政坛的一大痼疾,想从根本上予以根除似乎比登天揽月还要难!  相似文献   

17.
速读·要闻     
《创造》2014,(2):6-7
中组部首提防止带病提拔 1月2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意见》,首次提出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对违规使用干部“零容忍”,一查到底,严厉惩处。对跑官要官的,一律不得提拔使用,并记录在案,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对买官卖官的,一律先停职或免职,移送执纪执法机关处理。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06,(2):109-109
今年1月23日.中纪委和中组部通报了6起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跑官要官”和“买官卖官”典型案件。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四川省财政厅投资处原处长雷应全、黑龙江省鸡西市教育局原党委书记刘振树、山西省临汾市公安局原局长邵建伟、山西省翼城县原县委书记武保安、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原副县长尹黎明和河北省邯郸市魏县刘二海等人.  相似文献   

19.
1998年7月2日《杂文报》上登了李兆中同志的一篇文章《跑官要官的理论》,文章不长,现照录如下: 日前,几位老兄讲起自己对跑官要官的感慨,颇有一番道理,不免录下来供大家品头论足。 甲:我认为自己确实有一定的才能,一时还没有被领导赏识,没有被大多数人发现,但我觉得本事再大,能力再强,如果不跑,领导不知道,上级不认识,怎么会被提拔使用?我善于钻研,勤于思  相似文献   

20.
现在,最牵动广大干部政治心绪的,无疑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任用选拔。随着《干部任用条例》的实行,许多如跑官要官等不合规范、不合法的官场潜规则已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官员的考核评价也变得越来越科学规范,靠蒙混过关的庸官、贪官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