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京的画气象好。文章这么一起头就有两个月接不下去。因为谈中国画不接着讲笔墨就不通,而我这个人又讨厌(是怕了)谈笔墨。如果有人说我的画无笔墨我不生气,诬我的画有笔墨我也不委屈,谁教我是中国人,摆不脱这耳濡目染?所以凡说笔墨是传统的我听了没意见,进而又说传统动不得,或者只可搬、可套或美其名曰“发展”,我就不信了。不信,是指如果画家果真有病,笔墨技巧能救他命? 最近电视上介绍一个不排名次的油画大展。展后专家们意见希望画家  相似文献   

2.
在一些人慨叹世风日下、人心叵测之际,有一种“好心”却出奇地多。先不论这种”好心”是否货真价实,单见其往往出现在败事而非成事之后,就足以让人生疑。“好心”办了好事,于情于理都说得通;“好心”办了坏事,也确乎难兔。但办了坏事之后都一概用“好心”来宽宥,倘是旁观者,则糊涂得紧;倘是当事人,则狡猾得紧。 有记者到福建泉州采访,了解了这样一件事。(见6月8日《经济日报》)一位农民养了10多头牛,小日子过得不错。县领导听了镇领导的汇报后,说:“好啊,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嘛,争取培养成养牛专业户。”镇领导便…  相似文献   

3.
这些日子,港城烟台象“炸了锅”似的,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几乎人人都在谈论着一个话题——住房改革。 在北京开往烟台的火车上。夜里,卧铺车厢已经熄灯,可我那两位“邻居”操着浓厚的胶东口音仍在“抬杠子”。“要咱说,这次房改可治了那些当官的了。过去,谁有权谁住大房,这下可好了。”“要你这么说,当官的都得和你住一样面积才行?”“想多住也行,得多拿钱呗!”“过去人家不也多缴了房租?!”“房租?那顶个么!一平方米才八分钱,还不如送个人情呢!” 我到烟台去,正是采访住房改革的。没想到,没容去“采”,情况已经上门了。  相似文献   

4.
方成     
韩羽 《瞭望》1993,(22)
我知道方成的名字是在五十年代初。那时鸭绿江彼岸正在进行着反侵略战争。《人民日报》上几乎每天都有“投枪、匕首”(漫画)。记得有一柄最来劲的“匕首”《谁是多数?》,就是出自方成之手。当然也有钟家一份(方成、钟灵合作)。不妨说点插曲,那里我总以为他们是夫妇。不但我,后来听很多人谈起,都是这么认为。为什么“英雄所见略同”?大概都出之“想当然耳”,中国不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纠风办明确今年纠风新的“专项整治”之一, 是全面清理和规范评比达标活动眼下,全国各类评比达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目前,恐怕没有谁能说得清楚全国上下一共进行了多少项的评比达标活动。为什么这类达标评比越涌越多?又多又乱?  相似文献   

6.
刘俊 《党政论坛》2010,(10):33-33
有一次,大发明家爱迪生和著名盲人作家海伦·凯勒相见,爱迪生说:“耳聋其实并不坏,它在你身边建立了一道屏障,谁都无法打扰你。”海伦不以为然地说:“如果我像你是个发明家,我一定要发明一种让所有失聪者都能恢复听觉的玩意儿。”爱迪生却幽默地说:“我认为这样的发明是瞎耽误工夫,因为他人所说的话听不听都一样。”  相似文献   

7.
庄子贷粟     
庄子家贫,一次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好吧,我正要向老百姓征收赋税,获得邑俸!到时候一定借你三百金,可以么?”庄子一听,非常生气,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半路上有个声音叫我,我回头一看,原来是车辙中的一条小鲫鱼。我问:“小鲫鱼啊,你在这里干什么》”它说:“我是东海的水官,现在困在这儿,您老先生能给一点儿水救我一命吗?”我说:“那有什么不可以!我就要南游吴越,我将请求吴越之王激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你看怎么样?”鲫鱼听罢气愤地说:“我一不小心离开了水,困在这里,急需斗升之水就能活命,而先生您却这样…  相似文献   

8.
风波 “你们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白薯!”一天,一位工人闯进党委书记办公室,丢下这么一句硬邦邦的话。 那是一九八四年下半年的事情。当时不少企业滥发钱物,昆明水泥厂发不发?发,职工高兴,钱也是有的,而且瞒天过海的“对策”多得很。调几万吨平价水泥给本厂劳动服务公司,再议价售出,多得的钱就足够用来发毛呢服装、供免费牛餐了。然而,发,就违反了财经纪律。不,不能发。厂党委决定,我们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不  相似文献   

9.
我的一位中学同学、民营企业的老板,在日常交往中经常说我是知识分子,或“你这个知识分子”。起初我听了还有些沾沾自喜,觉得无非是说自己学历高一些,文化多一些。可后来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儿,原来他所说的“知识分子”是带贬义的。是与“书呆子”甚至“臭老九”为同义词。我终于明白了,说我是知识分子,无非是  相似文献   

10.
一辆去天津的汽车突然在半路上抛锚了。司机急于要与天津联系,便向一位行人询问:这里离天津还有多远。那位行人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说“越走越近”了。司机听了这个回答心想:废话!谁还不知道越走越近,还用你说!然而又一想,这个回答虽然是所答非所问,但确是一句“山东大实话”。汽车朝天津开,当然是离天津越来越近。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不乏“越走越远”论者。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是每个共产党员的最高理想。六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  相似文献   

11.
电视机里攻坚战如火如荼,战士们军装褴褛、满面烟尘、伤亡惨重。只见冲在前面的勇士,扛着已被战火摧残得百孔千疮的旗帜如离弦之箭。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胸膛,就在大旗将要倒下的时候,紧随其后的战友立即接过红旗,冒着枪林弹雨,直至插上硝烟弥漫的城头……刚满六岁的儿子问我:“打仗时多一个人拿枪打敌人多好,为什么还要人去扛旗?”大概在孩子眼里,扛旗是“虚”的,拿枪杀敌才是“实”。我由此想到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他们大概可以算企业的“扛旗者”吧。企业现在还要不要“扛旗者”?至少在口头上,我还没听谁  相似文献   

12.
该谁反省?     
据载 :某市会海泛滥 ,会风甚劣。一日又开大会 ,领导报告刚开始 ,与会者已睡去一大片。领导着意要整顿会风 ,遂请电视台记者将摄像机镜头对准瞌睡者。当晚 ,电视机前热闹非凡 ,领导们说 :“就是要让这些瞌睡虫曝曝光 ,看他们谁还敢在会场上睡觉打呼噜。”群众们说 :“这光曝得好 ,听报告的都听得睡着了 ,作报告的还讲得津津有味 ,该谁反省?”该谁反省?这个问题问得好。会海成公害 ,根子在领导 ,原因有五条 :原因之一是“浮”。一些领导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式 :抓工作喜欢做动作、造声势 ,喜欢浮在上面喊。总认为凡事必开会 ,开会多就是贯…  相似文献   

13.
看到这个题目,您也许会说,现在各级各地都在大力精简压缩各种会议,砍都砍不及,你还在这里要多开会!是的,我这里说的是“职工群众爱听想听”的会。现在这种会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少到了一些单位里、企业里、村子里连中央在抓什么、省里在想什么、地方在干什么都一无所知。说起来是在改革,咋搞的厂子里发不出工资了呢?单位里咋搞的要减人了?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咋这么难处了呢?村子里老百姓咋要交那么多名堂的钱呢?不清楚,不明白,反正说不出个甲乙丙丁子丑寅卯。这还不该开个会讲  相似文献   

14.
鬻拳是楚国的一个贵族,鬻拳同志出场的时候,就干了一件大事。他劝谏楚王:“这件事我认为该这么干,你得听我的。”楚王摇摇头“我觉得不靠谱,”他不再说话,掏出家伙对准领导“今天不听劝谏,我鬻拳眼睛认得大王,武器却认不得。”  相似文献   

15.
说是一门艺术,会说是本事,能说会道叫有。才,人们也经常把某个干部的口才好坏作为衡王其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社会上还有人专门研究”演讲学”、“口才学”。但是如果把听也说成是一门学问,也设立一门“听才学”,肯定有人不以为然——只要不是聋子,谁不会听呢?其实,耳朵不聋只不过是具备了听的生理功能,会听、善听还是另外一回事。《资治通鉴·唐纪·贞观二年》记载:康太宗问谏议大夫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对日:“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听也。”这也就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一成语的来历。…  相似文献   

16.
只听有“说大话”不花钱的,可近闻有些地方“说大话”还能升官得奖励呢。下级与上级一个愿说,一个爱听,各得其所。这似乎不合清理,但仔细一想,却又言之有“理”,目的都是为了一个字——“上”。下级为了“上”不惜向自己脸上贴金,“以一当十”;上级为了“上”,则巴不能下级说大话,以显得自己政绩也大。为了一个“上”字,不少人放弃了党性原则,丢掉了做人的起码品质,黑的可说成白的,群众称之为这脸不盖屁股,前脚走后脚捣着你的脊梁骨;为了一个“上”宇,上下级之间竟心照不宣,相互利用,上级不但怂恿而且包庇下级的浮夸风,…  相似文献   

17.
在一片辽阔的大草原上 ,就曾有这么一群千里马 ,它们个个都能日行千里 ,每匹马都在心里热切地渴盼着有一天伯乐能来这草原一次。终于有一天 ,伯乐真的来到了这片草原 ,并欣喜地发现了这么多的千里马。伯乐想让这群马一个一个地跑一下看看 ,于是问 :“谁第一个先跑呢?”这时 ,所有马心里都异常高兴 ,因为终于见到了伯乐。可所有的马也都恪守“谦虚”的古训 ,谁也不愿因抢先亮相而遭众马非议。于是 ,个个都想一试身手 ,又个个都看着别的马 ,面面相觑 ,谁也不好意思先跑。伯乐一连问了五遍 ,终于有一匹年轻的白马向前踏了半步。这时 ,后面跺脚…  相似文献   

18.
作为本文作者,我是一个非常诚实的年轻人,在此我要非常诚实的告诉您一件事:我不知道晋太宗是谁,各种资料都找不到有这么个人,正当我准备放弃时,突然又在《晋书》帝纪部分的倒数第二卷发现一句“庙号太宗”。而当我看完相关资料后,我震惊得泪都流不出来了。  相似文献   

19.
听说沈阳拖拉机制造厂精铸分厂干群关系融洽和谐,我们慕名前去调查。果然,我们接触的几十名干部工人都说:“咱厂干群关系没的说,工人支持厂长,干群关系好得象一家人似的。”当我们问分厂领导搞好干群关系有什么决窍时,他们说:“也没有什么决窍,我们只是在实践中悟出了九个字:少拿钱,讲情谊,多实干。如果说有决窍,这九个字就算是吧!”一、在“钱”上做文章商品经济的发展,强烈地刺激着人们的金钱欲望,追求钱,想致富,这是职工普遍存在的心态。在精铸分厂,当然也不例外。一次职工大会上,厂长张华问大家:“老实讲,你们现在最想的是什么?”150多号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钱”。厂领导在颇费一番脑  相似文献   

20.
徐敏 《瞭望》1994,(49)
近日读报阅文,觉得“亲自过问”四字使用频率较高。这反映我们党和政府领导作风越来越扎实,令人高兴。但转念细想,又觉得“亲自过问”太多,恐怕也不能说全是好事。比如说某问题早就应该解决却久拖不决,在上级领导的亲自过问下,得以迅速解决;某项早就应该落实的政策却长期不得落实,由于上级领导亲自过问才得以认真落实。事情办了,政策落实了,这谁也得说是件好事。但人们要问:在上级领导亲自过问之前,那些下级们都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