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第一次创业我们找到了一块奶酪,那么这块奶酪我们享用了10年;在二次创业中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抛弃旧的奶酪去努力寻找新的奶酪。”当谈及二次创业这个话题时,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邦良的话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2.
领导替代与领导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峰 《理论探讨》2003,(4):65-67
2 1世纪的领导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那就是被领导者和其他领导情境的变量“替代”了领导者的领导作用。领导者不是越来越重要 ,而是越来越“不重要”。领导者手中的“奶酪”不知不觉中被别人拿走了 ,那么如何重新找到或者制造属于领导者的“奶酪” ?这无疑需要领导创新。  相似文献   

3.
茹今 《党政论坛》2010,(22):64-64
猫长期威胁着鼠的生命财产安全,于是,老鼠们决定想办法解决,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讨论以后,达成了共识——给猫挂铃铛。那么谁去挂呢?经过投票表决,大家一致决定,让那只地位最低下的小老鼠去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三、老鼠困毙与“度”的把 握。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只饥饿的小老鼠遇到了一只盛满大米的米缸,看着白花花的大米,小老鼠兴奋不已,每天跳进跳出,想吃就吃。但是缸里的米一天天地减少,缸口与米之间的距离一天天地拉大。当小老鼠能力所及的跳高高度低于缸口与米之间的距离时,小老鼠没有摆脱米的诱惑,仍与往常一样跳入缸中享受米的滋味,但就这一跳,从此小老鼠再也跳不到缸外了。当缸中的米吃完后不久,老鼠便困死于缸中。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超越了事物原有的“度”,事物将会发生质的变…  相似文献   

5.
杨子岩 《党政论坛》2012,(12):21-21
有个颈细腰圆的小瓦罐,里面盛着绿豆,罐口用一块砖压着。此时,七八只小老鼠正爬上爬下地在罐口啃咬抓挠。它们想推掉罐口的砖块,而后进去偷绿豆吃。可是它们力量太小了,根本无法移动沉重的砖头,小老鼠们很沮丧。过了一会儿,一只大老鼠上来了,围着它转来转去。大老鼠“吱吱”两声,小老鼠冲到瓦罐一侧,不再费力去对付砖头,而是掏挖罐底的泥土。  相似文献   

6.
改革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个深刻的利益再调整过程,必然涉及“动了谁的奶酪”问题。在当前社会分化加大、凝聚共识越来越难的背景下,深化改革首要任务就是解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及“依靠谁,为了谁”的改革方向问题。前苏联改革就是因为没能把握好这点,最终全面失败。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的改革蓝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但也在关键问题上牢牢守住了底线。  相似文献   

7.
李立 《求知》2004,(9):28-29
最近,在一篇杂志上偶见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然而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却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行人只觉得春暖身上,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和北风的目的一样,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同,结果相反。这则寓言故事告  相似文献   

8.
《上海一日》与《上海人一日》,是新近在上海问世的两部书。前是摄影画册,后为征文优秀作品集。 也称得上无巧不成书了。一个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一个为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佳作。但先前,两家谁也不晓得谁,各搞各的。如今,两本书同时问世,倒使读者感觉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上海一日》摄下的是90年5月22日,这个阴有雨、极普通的星期二。画册展示的140幅作品,是80名摄影师从零点至24点拍下的6000多个镜头中选下的。翻阅它们,一个真实有趣的上海出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9.
三、老鼠困毙与"度"的把握.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只饥饿的小老鼠遇到了一只盛满大米的米缸,看着白花花的大米,小老鼠兴奋不已,每天跳进跳出,想吃就吃.但是缸里的米一天天地减少,缸口与米之间的距离一天天地拉大.  相似文献   

10.
南振中 《民主》2011,(11):10-14
四、学习主要是为了“寻找启发” 一些年轻同志问:“怎样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转化”就是变化和改变。一本书在阅读之前,是一本普普通通的印刷品。阅读之后,从中受到启发。产生了新联想,有了新发现和新感悟,于是就产生了“阅读附加值”。“阅读附加值”越大,学习的有效性就越高:“阅读附加值”越小,学习的有效性就越低:没有产生“阅读附加值”,就属于“无效阅读”和“微效阅读”。  相似文献   

11.
“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 )。不知不觉中,庭院的小草,路边的小草,便都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绿色,然后越来越深,越来越深。而为什么我们却对春天没有这样的敏感?可能是大家都太忙了,忙于生活,忙于事业,忙于回家,忙于过年。 “春在枝头已十分”(宋·罗大经)。”终日早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掂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真有意思,踏破芒鞋,满地寻春,却不知腊梅报信,春在眼前。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很多,停一停,嗅一嗅,就会有所发现,甚至“柳暗花明”。 “春风如醉酒,著物物不知”(宋·程致道)。美酒飘香,沁人…  相似文献   

12.
党性修养和党史研究的珍贵文献———简评张策同志的两本书●任登第原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张策同志新近出版了两本书,一本是他的论文集《三存书集》,一本是他的回忆录《我的历史回顾》。这两本书均由党史研究和和教研部门的专家教授审定,由改革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13.
<正>在政治学中,很少有问题像民主这样被广泛研究。什么是民主?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民主观?什么样的民主是最有可能实现的?民主化实现的道路是如何选择的?这些都是困扰政治学理论界多年的问题。读完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教授等人合著的《民主观与发展路:世界大变局与中国政治学》这本书,便豁然开朗,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一些认知的误区得到澄清。张树华教授的这本书紧密围绕何种民主观与谁之民主路这样两个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14.
当前,腐败现象已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虽然喊打的声音不小,但喊者的心态未必相同。有的人抄起木棍,狠打下去,大有不打住老鼠绝不甘心之势。有的人则是助一声威,发一声喊,打得住老鼠,抑是打不住老鼠,也就不多管了。有的人则是看到别人打老鼠,不得不喊打老鼠,否则怕别人疑。:他和老鼠有什么亲政。毕竟,打老鼠的声势是造起来了,只是,还有一种伪装巧妙而危害极大的鼠害却往往容易被人忽略,这就是普遍存在的借为集体谋利,实则中饱私囊的违纪违法腐败现象。从表面现象看,个人违纪违法,揩国家或集体的油,忆了自己,损公肥私,…  相似文献   

15.
今年二月四日,除夕之夜,安徽省马鞍山市发生了一起强奸女青年的暴行。在我们的社会里,主犯张远根这样的败类,好比是阴暗角落里一只小老鼠。但值得人们思考的是,这只小老鼠为什么竟能旁若无人地为所欲为?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二月四日晚八时许,未满十八周岁的街道临时工张远根伙同另一个“痞子”,到马鞍山市工人剧场“钓鱼”(即拦路污辱女性),在金泉路上,遇到两位女青年。张犯急步上前,冲撞其中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1,(2):11-11
牙齿变白 刷牙时在牙膏上加上一点小苏达,刷三次后牙齿洁白如玉,牙锈自然脱落。 怎么戒烟 槟榔一只,钻个小孔,再往小孔里灌入一点烟代油,用水泡两天取出凉干,想吸烟时,闻一下就不吸了,谁闻都可以戒烟。  相似文献   

17.
莫如 《瞭望》1988,(50)
《全球经济大战》(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企业竞争战略》(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这是几位美国作者写的两本书。前一书讲的是全球市场的争夺战,后一本书则是讲的企业如何运营,以使你在不时变化的商业战场上不致败北。也可以说,这两本书分别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介绍了竞争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心”与“核心”的问题,曾经有过争议,结果并没有争出谁大谁小谁高谁低,一致的看法是既要坚持“中心”,又要明确“核心”,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但在实际工作中究竟怎样才能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国营五二四厂党政领导密切配合的实践初步回答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迪 《党政论坛》2010,(20):45-45
目前尽管中美关系低落,但日本媒体对中美关系的发展及未来仍然不太放心。从中期、长期来看,日本认为随着中国崛起、中美在全球利益的一致,这两个大国必然走到一起。不久前日本出版的一本书,反映了这种心理。这本书的名字叫《美中军事同盟即将告成》,副题为“美国究竟还能防卫日本到何时”。作者叫日高义树,是个很有影响的新闻人。  相似文献   

20.
老鼠是个坏东西,它不仅会吃掉大量粮食,而且还会给人们带来许多病菌与病毒,实属消灭之列.所谓"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就表达了人们对于老鼠的痛恶、憎恨之心.过街的老鼠要打,就是不过街的老鼠,譬如正蹲在某一瓷器上的老鼠也该打.但是,怎么打?这里面有文章.一种是因为老鼠而迁怒于瓷器,一气之下,把无罪的瓷器也打了个粉碎;一种是设法把老鼠引出,然后再治于死罪;或采取投药等软办法将其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