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危害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有害生物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被引入新生态环境,并对新生态系统、物种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物种。它威胁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引起物种的消失和灭绝,破坏生态系统功能。据美国、印度、南非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这3个国家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分别为1370亿美元、1300亿美元和80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外来物种入侵及其法律防治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珀 《求索》2005,(11)
外来物种的入侵已严重危胁全球的生态安全,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逐渐丧失。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外来物种的入侵已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和管理已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只有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才能确立防治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的法律体系,以抵御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来物种入侵立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悦 《中国发展》2009,9(5):56-64,82
随着世界贸易和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外来物种入侵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障中国的生物安全,实现物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完善的控制外来物种的法律体系是十分紧迫而必要的。该文分析了外来物种入侵的一些基本概念,介绍了外来入侵物种的国际立法,对中国外来物种入侵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发布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中科院有关研究所(院):近年来,互花米草、水葫芦、紫茎泽兰、薇甘菊、湿地松粉蚧等外来入侵物种已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防治外来入侵物种,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环境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经过研究,制订了《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现予发布。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大约已有37个外来入侵动物种,90个外来入侵植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已经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刘彦华 《小康》2024,(12):42-44
<正>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每一个人、每一个行业都要参与其中,开启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然而,受自然生境的丧失与破坏、自然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明显衰退,  相似文献   

7.
一个物种一旦消失,就不会再生,同时还会通过生物链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对整个生物多样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作为自然万物的一分子,人类必须遵守自然法则。野生动物面临的生存危机,同样也是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令日中国:有观点认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地球42亿年历史中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统计显示每天有大约4万种生物离我们而去。有专家认为,目前物种和物种栖息地的丧失在地球过去6500万年的历史上前所未有。您对此有何看法?赵树丛:根据科学家研究,地球生物多样性在大约3万年前达到最丰富状况从那以后,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兴起,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全世界原  相似文献   

8.
陈勋儒 《前进论坛》2012,(10):48-50
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涵养水源、气候调节、环境净化、物种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环境基础。我国湿地类型众多、生物多样性丰富,总面积为3848.6万公顷,  相似文献   

9.
鸟类是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的完整组成部分,它在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类了解生态功能和环境中的生态平衡,对人类获得生物学知识,都具有可观的贡献。保护鸟类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内容。然而,保护与发展总是有一定矛盾,因此,认清合肥市鸟类资源现状,探讨如何进一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2月29日,又一个“世界生物多样化日”来临。当人们为了避免人类生存环境恶化而作出种种努力的时候,人们的作为都是正确的吗?有没有弄巧成拙的时候?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的解焱博士著文告诉我们,恢复我国的天然植被,保持生物多样性有多么重要。近日,举国围剿食人鲳,证明了国人对于外来物种入侵痛定思痛后的警醒  相似文献   

11.
王睿 《创造》2015,(7):56-57
<正>用环境质量倒逼环境管理转型,引导和督促基层政府真正履行其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共职责。生态多样性,一直是云南最闪亮的名片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之间的云南西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和物种基因宝库,也是亚洲4条大江上游生态功能极为重要且脆弱的地区,被列入全球25个优先重点保护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位十分突出。这里有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动物种数,也是全球景观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最丰富、特有物种最集中、民族文化丰富多样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1992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强调了对物种灭绝的担心和主张保护濒危物种。但随着环保运动的深入,另外一种倾向却值得注意,那就是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和保护手段不加鉴别的支持,形成“凡是濒危物种都要保护,凡是可延续濒危物种的手段都可采用”的舆论氛围。笔者认为,环境保护应采取“无为而治”的保护政策,不应过度介入自然演进过程。人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历来有生态伦理观和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人类中心主义中又有强、弱人类中心主义之别,不过主张“人是万物的主人”的强人类中心主义现在已被否定。生态伦理…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尽快构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改变目前分散的立法和管理模式,以综合性的《自然保护法》或《生物多样性保护法》为框架性立法,以海洋物种保护、海洋遗传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安全、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四个领域为主要内容,构建专门立法与其他相关法律条款相结合的体例。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内外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生物入侵的几率也大大增加。外来有害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了生态灾难和经济损失。有害生物入侵已成为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面对这样一个全球性的生态问题,中国该怎么办?外来有害植物已“扎根”中国境内深圳内伶仃岛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岛上生长着600多只猕猴以及穿山甲、蟒蛇等重点保护动物。这些猕猴依赖香蕉、荔枝、龙眼、野生桔及一些灌木和乔木为生,但是目前,薇甘菊覆盖了全岛7000多亩…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四条亚洲著名大江上游的滇西北地区,具有沙漠、海洋以外的各类生态系统类型的生物,是全球生物物种高度富集区之一,是世界重要的生物基因库。滇西北地区不足全国国土面积的1%,却拥有全国三分之一左右的高等植物和动物种类,系多个国际组织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优先重点保护的25个“热点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17个“关键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袁帅 《小康》2023,(1):50-51
<正>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迅猛膨胀和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冲突。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影响下,我国湿地面积萎缩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且在湿地保护修复管理实践中仍存在许多科学问题需要解决。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的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湿地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  相似文献   

17.
盛世兰 《创造》2021,29(4):43-46
生物多样性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2021年5月22日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和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筹备工作的又一个重要节点.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呵护自然,你我有份",充分显示了"人民的参与是最关键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经验;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生态系统修复",中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宣传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讲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云南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与成效也再次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生态平衡,原来是一个生物学上的名词,意思是指生物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与其周围的生存环境之间必须保持稳定性。目的就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以及物种与人类生存环境的相互协调性。 其实,人类社会的思想也存在一个生态问题。思想作为人类社会“最灿烂的花朵”,也和其它一切有生命的物种一样,和其周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实质上也有个“生态平衡”的问题。在“文革”期间,极“左”思潮泛滥,是失  相似文献   

19.
杨福泉 《今日民族》2021,(10):49-51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基础,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关于人与生物多样性共生共存共融的历史.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使命,建设美丽地球家园是人类共同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生态服务价值捕获的市场化,既展示了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更凸显出日益脆弱的生物多样性,需要采取最有效的市场化调节机制加以捕获。从根本上讲,采用市场激励手段和调节机制,是保护生态环境效率最高和成本最低的有效途径,它不仅为保护环境提供了全新的视野,也为我国经济转型开辟了新思路,更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际与未来相结合的整合机制。研究生态价值捕获市场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如何借助市场发挥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调节作用,渐次地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演化成为人类自觉自愿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