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俞可平先生说 :“政治哲学中最古老而又最新颖的话题无疑是民主 ,谈论最多分歧最大的话题无疑也是民主 ,最令人神往而又最使人迷惑的话题无疑还是民主”。 (俞可平 :《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0 0 0年 ,第 12 3页 )对此 ,我们应该总揽全局 ,用政治辩证法来认识它 ,把握它 ,驾驭它。在政治实践过程中 ,尤其要从战略的高度注意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 )民主与效率在西方 ,有精英决策模式与多元决策模式的争论 ,其中就涉及“民主与效率”问题 :前者认为决策是由一些为数不多的掌权人物作…  相似文献   

2.
鉴于元朝灭亡的教训,朱元璋力图从制度上预防与惩治贪污腐败。他制定低俸禄与低办公经费制度强迫官员保持节俭的作风,以严酷的法律惩治贪污腐败,并建立了一个完善的监察系统搜集官员腐败的证据。朱元璋的制度建设虽然对遏制贪污腐败起到了一定震慑作用,但即使是在朱元璋时代,贪污行为也屡发不绝。朱元璋过世后,低俸禄与低办公经费成为官员贪腐的正当理由,严酷的反贪法律的执行因为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态度实际上也逐渐废止了,监察制度也变成了党争的工具。尽管如此,朱元璋的制度反腐仍然为今天的廉政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反腐教育应当常抓不懈,反腐应摆脱依赖个人意志的法律,注意保持官员的适当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3.
黄蕙 《瞭望》2001,(51)
消费信贷是近两年来最热门 的话题之一,因为它牵引 着无数步入小康的中国家庭的“汽车梦”、“住房梦”,它意味着一个古老民族消费观念,也是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它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大标志。可是当许多中国人开始大胆做梦——“花明天的钱,住今天的房”时,消费信贷却几经沉落,走走停停,使得许多人的梦想又搁置起来。加入WTO,外国银行将凭借强大优势打入中国市场,中国人多了一个圆梦的契机,而中国金融业则不得不为又一场大战积极运筹。  相似文献   

4.
非意 《侨园》2013,(3):48
有人说过,坐上龙椅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仍然是一个"小农",因为他的历史视界非常狭隘,其治国理想就是建立一个以自耕农为主体的小农社会。"小农"出身的朱元璋也常常谈到要藏富于民,不过。他所谓的"富"是指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最低层次的需求,而一旦越过这个层次,则富人就成了他的王朝稳定的威胁,是他不能容忍和必须打击的对象。朱元璋对富人的压制,主要有两个办法,一是强制性移民;二是罗织罪名。明王朝刚建立时,就强迫大批苏州富民迁徙至朱元璋的老家凤阳。他用法律打击大户更是不遗余力。富豪们稍不小心,就会招致横祸。常常是一个得罪,全家遭殃,而一旦罪名成立,则其财物田产都将充公。洪武朝发生了许多大案,其中有许多豪强世家受到牵连。史籍上说:在朱元璋的打击下,三吴地区"豪民巨  相似文献   

5.
已落幕的八届二次人大、政协会议,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就是反腐。与会者对腐败之风大加讨伐,声浪非常,超之以往。讨伐腐败声泪俱下谈及反腐,不少与会者神情激愤,难以自制,甚至有的代表、委员声泪俱下,哽咽难语。于洋泪洒会场,即是一例。在小组讨论会上,这位以扮演“共产党员英雄形象”而出名的电影演员说:“好多人都跟我讲,老于,你是政协委员,开会时可一定要反映廉政问题,如果我们县一级领导都能象焦裕禄那样,我们的政府官员都象周恩来那样,我们的老百姓就有信心了。”  相似文献   

6.
打开吴晗撰写的《朱元璋传》,就会看到附在扉页上的两张画像。虽然画的都是朱元璋,但看起来却似乎是两个人。这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哩!  相似文献   

7.
王朴祭     
沈淦 《侨园》2012,(6):47
王朴是陕西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人,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中了进士.他初任吏科给事中,因为直言进谏触怒了明太祖朱元璋,被削去官职.不久,朱元璋又起用他为御史.但由于他生性耿直,照样经常与朱元璋争辩是非,一点也不肯让步.终于有一天,朱元璋大发雷霆,喝令武士将他绑出去斩首.到了斩首之地后,朱元璋又将他召回来,问道:"你改不改?"王朴答道:"陛下不因为臣不肖,提拔臣为御史,怎么又如此污辱臣呢?假如臣没有罪,陛下怎么能杀臣?如果臣有罪,又何必再活下去?臣今天只求快点死啊!"朱元璋勃然大怒,喝令将他拉出去,赶快行刑.  相似文献   

8.
国外的一位“中国通”。曾对他的即将来华旅行的研究生说:你要想更具体、形象地了解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家,就必须到陕西去,因为那里有着记载中国历史的丰富遗存。 汇聚中国古文明精萃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将使千万海内外宾客在最短的时间内,最集中地看到大批文化珍宝。  相似文献   

9.
李志晓  原征 《民主》2012,(6):46-48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璀璨多彩,四域生辉,在这个辉煌灿烂的文化宝藏中有一瑰宝,有一奇葩,它就是《周易》。《周易》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典籍之一,自古以来就被推崇备至,尊为群经之首。几千年来,研究《周易》的著述多达几千种,内容涉及到政治、伦理、哲学、数学、天文、  相似文献   

10.
以赛亚·伯林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之一。《自由四论》中,他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是人的自由,自由是人的内在规定性;他反对自由的敌人——极权主义和历史决定论;伯林提出了两种自由观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这些都使得伯林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获得了永久性的声誉。  相似文献   

11.
每个人都存在作恶的倾向,因而需要力量进行制约。约束个人的心性与行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律,一种是他律。"他律"方式即依靠法律制度固然能够有效地防治腐败,但"自律"即"以德治官"也能够对预防官员腐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中国共产党反腐的历史来看,其反腐模式并不排斥"以德治官",而且十分注重"以德治官"对于防治官员腐败的特殊意义。在"制度建设"还没有"把一切权力关进笼子"的情况下,或者说,在制度并不能"把一切权力关进笼子"的情况下,"以德治官"仍然不失为"制度反腐"必不可少的支持力量。从中国传统德性文化的特征、功效以及当前中国官场的实际情形来看,"以德治官"应重在用传统德性文化培养广大官员的"敬畏感、意义感、羞耻感"。  相似文献   

12.
洪武二十五年(1392)七月,岢岚州学正吴从权,山阴县教谕张恒给,到京城述职。学正,是州官学的长官;教谕,是县官学的长官。他们来向皇帝陈述地方教育情况。朱元璋没有听他们的例行陈述,却先询问民间疾苦。这两人回答说:“不知道。”还认为“这不是学正和教谕职责范围内的事。”朱元璋道:“从前北宋胡瑗任苏、湖官学教授,他不  相似文献   

13.
林林 《侨园》2014,(5):45-45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试剑石的传说非常多。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很不发达,人们对试剑石的解释可谓千奇百怪,神乎其神。比如,安徽黄山上,有一处朱元璋"剑下石开"的地方。相传当年朱元璋在一次战斗中被元兵击败,他孤身冲出重围,来到一块巨石旁,悲愤不已,挥宝剑发誓:"不推翻元朝誓不为人。"说完,手起剑落,将巨石劈为两半。石上"试剑石"三字,为后人所书。  相似文献   

14.
政治棋子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好事连连,先被封为吴国公,后把老对手陈友谅逼进了死胡同,朱元璋大军一路打过去,陈友谅这棵大树还没倒,猢狲就散得差不多了.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个光辉时刻,老朱尤其想和人分享. 王袆来得正是时候. 他是金华守将胡大海的幕僚,来找朱元璋当然是公干:受胡大海委派来禀报公事.王袆和老朱也是旧相识:两年前,老朱攻下婺州时,为彰显纳贤姿态,遣使去请大才子王袆出山.两人商谈机密,筹谋天下,相见甚欢.只不过王袆要侍奉双亲,才没有紧跟老朱,而是暂时“被寄养”在胡大海处.  相似文献   

15.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不久,它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就大声疾呼,“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从其历史的久远看来,科学社会主义甚至可以说一门是古老的科学,而就其生机勃勃的现状而言,它仍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与其整个学科的这样一种性质相吻合,科学社会主义研究对象问题同样显得古老而又年轻。用科学的眼光对待科学社会主义就不会把这里提出的问题当作为多余的。  相似文献   

16.
1一种设想要依据一种判断,一种判断要有自己的判据。必须建立和发展的东西,应该是必然产生和发展的东西。政策科学所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是因为它在主客观要求的交叉点上,现在和将来必然要有大的发展。政策现象是一种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政治现象。它早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内部就有了自己的原始形态,并产生子阶级分化和国家出现之时。在现代社会,政策又成为影响范围最广泛的政治现象。可以说,政策问题与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关,政策涉及到一切人的利益。政策也是一切科学和理论实现和发展的中介,哪怕是抽象的数学理论,它要发展也必然涉…  相似文献   

17.
民主是人类最古老、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时至今日,民主都是一个极富争议、内容丰富、有待研究的课题.但民主制度及其民主理论是一个不断被发展的过程,而民主的体验过程也是因人而异的利益博弈过程,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新时期,重新解读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就显得尤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主》1998,(7)
牡丹江市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说它年轻,是因为它只有61年的建市历史;说它古老,是因为远在3000多年前,满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建立了“渤海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渤海国的历史文化,以及由这种历史文化积淀成的地域文化,对牡丹江流域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渤海国是公元698年,由满族的祖先靺鞨人建立的封建地方政权,当时称为“震国”。公元705年,国王大祚荣接受唐中宗李显册封  相似文献   

19.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问群臣说:“天下奇男子为谁?”群臣一致推选常国公常遇春,说:“遇春将不过万人,横行无敌,真奇男子也。”朱元璋却叹息说:“卿等以常遇春为奇男子么?遇春虽是人杰,我尚得他为臣,惟元将王保保,终不肯臣我,这正是奇男子呢!”朱元璋所说的“王保保”,便是指元末名将扩廓帖木儿。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念,还是乌托邦?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像有人说的已经失败了?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名词,是18世纪出现的,但它作为人类追求进步,追求正义的理想,可以说比较久远.如果从“社会主义”包含的最一般的内涵,即追求一种没有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美好社会制度来看,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