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是铜仁的根、水是铜仁的魂,锦江孕育了以“仁义”而著称的铜仁。  相似文献   

2.
吉晓燕 《当代贵州》2011,(17):25-25
记者从2011中国龙舟公开赛铜仁站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1“多彩贵州·桃源铜仁”中国龙舟公开赛铜仁站于6月16日至17日在美丽的锦江河上演。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09,(14):1-2
6月21日至23日,2009年全国龙舟月闭幕式暨第四届全国传统龙舟大赛贵州铜仁龙舟文化节在铜仁隆重举行。异彩纷呈的一系列大型节目,为观众奉上了充满民俗韵味的“盛宴”。也再次向国内外进一步展示了铜仁积极向上,自信拼搏,广纳四海宾朋的形象。本次龙舟文化节活动以铜仁龙舟文化为背景。当地民俗民风为主线。以第四届全国传统龙舟大赛、贵州铜仁龙舟文化节开幕式、“桃源铜仁龙腾锦江”大型情景歌会、“桃源铜仁龙腾锦江”中华龙作品展开馆仪式等系列活动为组成部分,多层次、多视觉地展示了铜仁的民俗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4.
明代参议刘金在《过铜仁》一诗中赞曰:"长流碧水泛仙舟,更看丹山在山头"。2011年10月22日,铜仁撤地建市,原来的县级铜仁市更名为"碧江区",取碧江之名正是"山水合璧、碧水丹山"之意。十里画廊梦在锦江发源于中国五大佛教名山,梵净山的锦江河贯穿碧江区全境,塑造了碧江独特的景。相传,一渔夫在铜仁城内的锦江铜岩水底打捞起三尊铜铸的人像,分别为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和佛家的释迦牟尼。  相似文献   

5.
正铜仁古城项目旨在重现古城绵延700年的历史文化风貌,为铜仁人民找回曾经的"乡愁故里",建成传承历史、凸显文化、彰显特色的文化旅游胜地。2017年11月28日,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策划,铜仁市"一带双核"(一带即梵净山沿太平河、锦江河至主城区旅游观光带,两核即梵净山景区、铜仁主城区)项目建设正式启动,项目规划中的古城项目、梵净山沿太平河、锦江河至铜仁主城区旅游观光带  相似文献   

6.
夏庆丰 《当代贵州》2011,(23):41-41
关于铜仁,作家贾平凹《说铜仁》是这样解读的,"铜仁之所以黔中独美,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活该是桃源的深处。"这里人文历史源远流长——荆楚、巴蜀文化相互浸润激荡,  相似文献   

7.
正三月的铜仁,十里锦江碧波涟漪,滨水植被自然天成,与千年古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如画风光好似一幅幅水墨画。"铜仁之所以为黔中独美,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活该是桃源的深处。"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说铜仁》一文中说。铜仁市地处黔湘渝三省市接合部,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示范区。近年来,该市围绕构建"武陵  相似文献   

8.
李坤 《当代贵州》2014,(29):20-21
依托最具优势的战略资源——生态资源,铜仁市确立“四化同步、一业振兴”战略,规划建立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将旅游产业培育成全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欲识铜仁近,奇山满眼生。”这是清代大儒郑珍沿锦江大峡谷乘舟进入铜仁境内后的咏叹。关于铜仁,贾平凹《说铜仁》这样解读:“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铜仁市将旅游业作为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撑产业,以梵净山景区为龙头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9.
正龙舟竞渡是强身健体的体育盛宴,铜仁锦江尤为盛行。早在元朝,就有渔人轻舟蓑笠,于浩淼江天之上,烟雨苍茫之时,扬竿击水,往复争先。擂鼓震天响,群龙闹锦江。5月30日,2017"大明边城杯"中国龙舟公开赛(贵州·铜仁·碧江站)暨中国传统龙舟大赛决赛在铜仁市碧江区百里锦江画廊——大明边城景区河段举行,来自美国、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家,以及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山东、重庆等省市的99支男女龙舟队、4200名龙舟健儿竞逐锦江。  相似文献   

10.
正锦江是铜仁的母亲河,也是铜仁市碧江区的一张靓丽名片。为了让母亲河更加清澈明净,碧江区按照《铜仁市锦江河保护条例立法工作方案》,实施一系列举措推进锦江河流域污染整治工作。每天清晨,站在铜仁市碧江区锦江河畔三江公园广场,可以看到一些身着橘色外套的河道保洁员,划着扁舟,清理锦江河10公里河面上的漂浮物。"我们每天早晨6点出船,清理河面漂浮物和河岸边捡不到的垃圾,  相似文献   

11.
双江见闻     
在黔东重镇铜仁位市西郊锦江畔,有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小康村.这就是铜仁市第一个省级小康村双江村.阳春三月,记者慕名而来,探访  相似文献   

12.
上篇 追寻历史:辉煌曾擦肩而过 水是生命之源。人离不开水,土地也需要水来滋润,而铜仁与水这份情缘更浓、更甚。 同源于梵净山的大小九十九条溪河流经铜仁汇集成锦江,环绕铜仁古城,绵延千里流入洞庭湖。西部的乌江奔腾咆哮进入长江。正是这两条母亲河,孕育了这方水土这方人,造  相似文献   

13.
田欲晓 《当代贵州》2006,(24):32-34
铜仁地委、行署立足区情实际,以人为本,从做实事入手,让老百姓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和谐,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惠。初冬时节,天气寒冷。一个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着力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热潮正在黔东大地兴起。穿铜仁市城区而过的锦江宁静、秀美。“铜仁的变化可大了,环境越来越美,生活安逸舒适,在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科学发展的全新执政理念指引下,党委政府所作的每项决策都和老百姓联系得更紧。”锦江河畔,正在晨练的陈仕贵老人兴致勃勃地向记者道出自己的感言。近年来,铜仁地委、行署立足区情实际…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梵天净土·桃源铜仁"在党的十八大精神引航下,巍巍梵净风起云涌,浩荡乌江惊涛拍岸,梦幻锦江碧波荡漾。这一年里,有关铜仁的一些词从无到有、从冷变热、从不常见成为常见,逐渐融入人们的脑海里,转化成推动铜仁跨越发展、崛起于武陵、先行先试构建武陵山区扶贫攻坚示范区的自觉行动与动地壮歌。【热词1】迈入城市时代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自撤地设市以来,铜仁强劲稳步  相似文献   

15.
“坐上高铁,你能真切地感受到‘铜仁速度’.”一位央媒记者说. “游赏被誉为‘最美全国城市河流’的锦江,和在欧洲坐船游览多瑙河、莱茵河一样美.”坐在舒适美观、安全环保的仿古游船上,正带着父母在铜仁度假的山东企业家李陵一脸兴奋地对旁人说.  相似文献   

16.
<正>端午佳节聚碧江,龙舟竞渡粽飘香。6月20日,铜仁市碧江区大明边城龙舟基地,波光粼粼的锦江河再度迎来一年一度的龙舟盛会,2015"好彩头杯"中国传统龙舟大赛(贵州·碧江)决赛盛大开启。本次大赛由贵州省体育局、铜仁市政府主办,碧江区政府、铜仁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来自贵州、湖南、湖北、重庆等省市共59支男女传统龙舟队2500余名运动员竞逐锦江,吸引约15万群众观赛。来自中央和省内外近100家媒体聚焦龙舟决赛盛况。当天上午9时,大明边城龙舟基地及锦江河沿岸早已人山人海,20支龙舟队意气风发地集结在基地码头。按照习俗,铜仁市委书记、市长夏庆丰,铜仁市政协主席陈达新,铜仁市委副书记阳向东,省体育局机关党委书记姚元君,贵州广电集团副总经理  相似文献   

17.
百舸争流,龙腾锦江。6月5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2008年全国龙舟月中国贵州铜仁国际龙舟邀请赛,在风景旖旎的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锦江水晶阁河段举行。来自国内外的36支龙舟队参加比赛。比赛分为公开组标准龙舟500米直道竞速赛和地方传统大小龙舟500米直道竞速赛。在标准赛中,我省麻江县龙舟队摘冠,铜仁市清水龙舟队和河西船队分获二、三名。  相似文献   

18.
站在地处锦江之滨的铜仁市交通旅游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铜仁交旅集团”)办公大楼花圃草坪区,阵阵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整齐有序的办公区布局精心,环境优美,绿色整洁,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昭示着这里的管理精细和统筹科学. 这里正在发生着喜人的变化,而这一切,仅仅是铜仁交旅集团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9.
百舸争流,龙腾锦江。6月5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2008年全国龙舟月中国贵州铜仁国际龙舟邀请赛,在风景旖旎的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锦江水晶阁河段举行。来自国内外的36支龙舟队参加比赛。比赛分为公开组标准龙舟500米直道竞速赛和地方传统大小龙舟500米直道竞速赛。在标准赛中,我省麻江县龙舟队摘冠,铜仁市清水龙舟队和河西船队分获二、三名。  相似文献   

20.
文叶飞  文媛  宋喜成  钱远  田宇 《当代贵州》2011,(10):5-I0002
扬起手来,却不忍挥别。这该是一个怎样美丽的地方?“四面青山楼外楼,新妆巧扮倍风流。多情最是锦江水,依依一步一回头。”这是铜仁留在诗人瘳经天心中的绝美景色;诗人周正恒的《十里锦江》更是情感饱满,精致而丰美:“应怜柔水缠绵意,惹我相思到白头。若得幽思成梦幻,朝朝暮暮画中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