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开展两岸青少年交流是一项着眼长远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闽台青少年交流作为两岸青少年交流的重要一环,在两岸青少年交流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不断深化闽台青少年的交流与合作,对推动两岸交流有着积极意义。文章从闽台青少年交流的独特优势出发,讨论了闽台青少年交流的特点、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2.
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把平潭建设成为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就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阶段性部署,加强对人才发展的宏观指导,不断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确立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要充分发挥平潭综合实验区独特的近台区位优势,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实行先行先试的特殊政策,按照"共同规划、共同设计、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共同收益"的原则,加强闽台人才交流与合作,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闽台民间信仰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改革开放以来,闽台民间信仰交流藉着两岸关系缓和的东风而不断深化发展,经历了交流初步恢复、双向交流开启、交流逐步拓展与交流全面深化四个阶段,在领域、形式、规模、内涵等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作为两岸交流中恢复最早、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领域之一,闽台民间信仰交流提升了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与祖国大陆的认同,增进了两岸同胞的亲情乡谊和民族感情;促进了两岸文化、经贸、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带动了福建地方经济的发展;突破了两岸交流与民间往来的禁区,促进了两岸政治关系的改善与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对两岸关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背景下,推动两岸社会养老服务业合作具有促进两岸经济深度融合的经济意义;累积两岸交流正面经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意义;探索两岸社会制度调适融合的社会意义。当前,闽台社会养老服务合作呈现四个动向、四种模式,文章从政府主动作为,引导市场发育的角度提出深化闽台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定位决定了平潭产业发展应具鲜明的“两岸合作”特色.由于两岸产业合作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两岸产业合作不论是合作领域、合作模式还是合作机制等方面都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而近年台商大陆投资已在某些方面反映出这种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平潭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全新的观念:一是产业发展定位要体现两岸关系战略大格局;二是要着重在两岸产业合作新方向上“先行先试”;三是要在海西区产业体系下科学布局产业.发展平潭产业的新举措包括:建立领导机制;优化投资软硬环境;推进科学招商;争取中央政策支持等.  相似文献   

6.
闽台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代代传承,迄今仍相同或相近,形成了闽台文化命运共同体。闽台文化是典型的移民文化,并与海洋文化等相互交融,具有鲜明的内涵特征和精神特质,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改革开放以来,闽台文化交流不断深入推进,历经复苏起步、双向发展、拓展延伸、全面提升4个阶段。在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中,闽台文化交流始终放射出夺目光彩,呈现其不朽的意义。闽台文化交流的持续深入开展是两岸文化交流的缩影,筑牢了"两岸一家亲"的文化根基,凸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凝聚力,特别是在贯彻落实好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和反对"文化台独"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岚台关系集中地折射了闽台关系。岚台经贸关系具有便捷性、直接性、独特性、双向性、前瞻性等特点。发展岚台经贸的主要内容是发挥平潭渔业优势,加强岚台渔业合作和拓宽岚台经贸合作领域;重点是扩大岚台远洋捕捞合作,发展岚台养殖合作,发展岚台贸易船队,巩固和拓宽岚台劳务合作领域和发挥平潭特色产业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CEPA对闽台经贸互动的影响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澳门与内地《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签署和实施,标志着香港、澳门与内地的经贸关系从民间自发合作迈向政府之间制度性合作安排的新阶段.CEPA的实施是大陆与香港、澳门经贸关系的一种重新调整,并对两岸关系和闽台经贸关系产生深刻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CEPA框架下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体制及其对闽台经贸合作与交往的影响和启示,在此基础上探讨闽台经贸互动合作的前景,并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新思路、新要求下,针对当前闽台文化交流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创新闽台文化交流的机制,充分发挥闽台两地特有的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五缘"优势,扩大、深化闽台文化交流,积极促进两岸文化融合.为两岸和平统一提供坚实的民众基础和强大的文化动力.  相似文献   

10.
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其目标是探索"五个共同"合作模式,建设"两岸人民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文章按照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要求,立足平潭区位优势、两岸合作现状和产业发展趋势,阐述了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分析了台湾优势产业及两岸合作基础,提出要优先选择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两岸产业合作重点,促进平潭跃升为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综合枢纽的设想.通过分析现实中需要破解的包括政策创新、产业定位、发展环境等问题,提出在平潭构建两岸信息技术产业合作先行先试区的若干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1.
政党交流在推进两岸关系中的发展与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政治的本质,两岸"执政党"所面临的国情民意,是政党交流得以实现的可能性基础和现实推力。冲破重重险阻,经过了多方努力与探索后,政党交流作为两岸关系沟通的第二条渠道得以最终开启并确认其地位。两岸政党交流在两岸关系发展中承担了以下角色:两岸政府的间接谈判先锋;"以党辅政"、感测两岸民意的试验场;推动两岸关系正常发展的行动者。两岸政党交流影响深远:增进了了解与理解,为发展两岸关系奠定了现实基础,建立了政党定期沟通平台,促进了两岸经贸文化的合作,为两岸发展提供了新的枢纽。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以后,两岸关系出现缓和,两岸交流在和平稳定的气氛中得以深化和扩大。民俗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闽台民间交流的重要支柱性内容之一。当前,闽台民俗文化交流呈现出新特点,但也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交流不平衡、交流机制不健全、基层交流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需要我们发挥五缘文化优势,加强基础性研究,合理引导,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对台民俗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闽台文化交流合作在顺应两岸关系和平共赢良好态势下,依托“五缘”优势,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良好局势,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但在文化交流向纵深拓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文化交流如何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形成自身独到特色等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李琦 《党的文献》2017,(1):39-4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大势,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大势,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举措。当前,两岸交流继续深化,但也面临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习近平认为,在这样的背景和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开展对台工作,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高度出发,不断促进两岸各领域多方位交流,实现两岸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始终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两岸可以对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为破解两岸政治分歧逐步创造有利条件。面对当前两岸关系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岸关系和对台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切实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对台方针不变,坚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的规划和目标不变,攻坚克难,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进程。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大势,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大势,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举措。当前,两岸交流继续深化,但也面临挑战和不确定因素。习近平认为,在这样的背景和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开展对台工作,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高度出发,不断促进两岸各领域多方位交流,实现两岸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始终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两岸可以对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为破解两岸政治分歧逐步创造有利条件。面对当前两岸关系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岸关系和对台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切实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对台方针不变,坚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进程的规划和目标不变,攻坚克难,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统一进程。  相似文献   

16.
闽台船政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对于提升两岸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两岸船政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为其协同发展提供了优势互补的可能性。为实现闽台船政文化产业协同发展,需要完善闽台船政文化产业合作的体制机制,扩大福建船政文化产业对台资开放力度,推进其创意产业合作先行先试,深化人才培养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船政文化产业的"活动经济",并夯实协同发展的交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海峡两岸局势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机,福建与台湾两岸关系由军事对峙转入经贸合作。新时期闽台经贸合作的发展贯穿于福建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成为福建农村改革20年以来具有地方特色的重要内存。影响和作用于闽台经贸合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政治经济的国际因素、大陆因素和台湾因素是相互交织、交互作用的“三大因素”。本文从闽台经贸合作阶段特点及其成因入手,考察“三大因素”的交互作用,以史为鉴,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层声音     
《当代贵州》2012,(25):8
贾庆林:不断深化澳台两地交流合作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贾庆林在会见澳门地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访京团时提出希望:切实维护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更好地发挥"一国两制"的示范作用;牢牢把握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为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凝聚共识和力量;紧紧抓住争取台湾民心这一工作主线,不断深化澳台两地交流合作;高举反"台独"、反分裂的鲜明旗帜,坚定不移地反对一  相似文献   

19.
闽台出版合作交流在福建出版界已有较长的历史.文章在回顾了闽台出版合作交流已经取得的成绩后,对如何加快在海西建设背景下的闽台出版合作交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逐年推进,闽台间特殊的“五缘关系”所承载的人际关系网络不断被转化成闽台经贸关系网络,成为两岸间及两岸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随着两岸经贸和社会文化各项交流的进一步深化,福建在两岸关系中的地缘优势进一步凸显;而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以其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也将在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台商在福建的投资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四大特点,福建台商的数量缓慢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