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我国,公民参与地方人大立法是有着深厚的政治学和法学理论基础的,公民参与立法是参与民主的内在要求。作为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民主实现形式,参与民主理论和实践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它更强调民主政治的人民性、参与性建设。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公民参与地方人大立法虽然不断发展,参与广度和深度也不断扩大。但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和法律规范,公民参与地方人大立法仍然存在"走过场"、"形式化"的问题。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和法律规范,特别是要在完善立法公开公告制度、地方立法听证制度及配套制度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3.
行政立法的“部门利益”导向日益严重,出现了“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规化”的非正常现象。基于此,在行政立法中引入公民参与机制,对确保“法为良法”具有重要意义,公民参与是增强行政立法合法性和正当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既是公民表达个人偏好实现自我利益的重要渠道,也是公民自我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确保公共政策的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和促进社会公正的应然价值取向。传统的公民文化、缺失的参与机制和有限的参与能力等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政治文化的建设。培育公民参与型政治文化和构建公民参与型制度体系是当代中国政府推进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公民参与在政府治理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和民主性。通过分析石家庄市政府官网的相关数据,从公民参与地方政府治理的渠道、议题、类型及环节分布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公民参与渠道分布的多样性、公民参与议题分布的广泛性、公民参与类型分布的局限性、公民参与环节分布的集中性四个特点,反映出政府对公民参与地方政府治理的预期与公民实际参与地方政府治理现实之间的偏差,并从政治参与传统和公民认知两个层面剖析原因,提出构建公民参与地方政府治理的权利制度保障、培育公民参与地方政府治理的自觉性与能力、增进公民参与地方政府治理形式选择的有效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选择法治作为治国方略已经是一个公认的规律和趋势。而依法治国,前提必然是良法之治。影响良法的因素很多,但公民参与地方立法是其重要环节。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法制化是立法民主和立法公开的重要体现,是保障立法质量和法律认同度的重要措施。我国立法法及相关法规和规章对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均有一定的规定,但整体上仍然存在参与范围规定不够广泛,参与形式规定不够多样,参与程序规定不够具体,参与效力规定不够明确等问题。为了更好提高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范围和程度,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需在参与范围、形式、程序、效力等方面通过法制化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选择法治作为治国方略已经是一个公认的规律和趋势。而依法治国,前提必然是良法之治。影响良法的因素很多,但公民参与地方立法是其重要环节。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法制化是立法民主和立法公开的重要体现,是保障立法质量和法律认同度的重要措施。我国立法法及相关法规和规章对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均有一定的规定,但整体上仍然存在参与范围规定不够广泛,参与形式规定不够多样,参与程序规定不够具体,参与效力规定不够明确等问题。为了更好提高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范围和程度,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需在参与范围、形式、程序、效力等方面通过法制化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8.
公民是监督政府权力、反腐败和促进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的主力军.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廉政建设有助于促进地方政府民主行政的发展,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保护公民权利的实现与全面预防和惩处腐败.然而,我国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廉政建设仍然面临着自身能力限制和制度不健全等方面的困境.因此,需要正确认识公民在地方政府廉政建设中的作用,培育参与意识,提升参与能力;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拓宽和完善公民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我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9.
关于立法过程中公民政治参与的若干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旭 《新视野》2008,(1):52-55
公民参与立法是我国民主政治不断深入发展的具体体现.在代议制民主体制下,立法权的法定享有者(人民)和实际立法者(人民代表)的分离使得公众的利益与意志能否被立法者正确认识和理解并全面加以体现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公众参与立法有助于弥补代议制的不足.公民参与立法也反映了我国法治进一步发展的某种内在要求.法治之法必须是"良法",而在现代社会中"良法"的获得则有赖于公民的广泛参与.公民参与立法在客观上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素质.目前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还处于起步阶段,参与的形式多为个人的行动.要想增强公民参与的力量和影响力,就需要"握指成拳",实现组织化参与.总之,公民参与立法的现实价值决不仅仅限于增加了一条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需要充分重视其对于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和法治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一种制度化、法制化的政治参与.在我国现有民主政治架构中,人民政协是我国公民实现有序参与的重要的制度平台、活动场所和现实途径.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人民政协组织必须立足自身优势和特点,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作出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1.
公民网络参与彰显了服务型政府的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提升了服务型政府的责任与效能,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民主意识。但我们同时应该看到,信息轰炸,数字鸿沟,政府对公民网络参与的不重视态度,网络基础设施的差异,法制建设的落后,参与主体的不平等性及公民本身参政意识的淡薄,这些都不利于公民网络参与的进程,也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所以应该加强网络信息的引导和监管,培育理性成熟的网络公民,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数字鸿沟,建立健全公民网络参与的法制环境,构建电子政府与民众的有效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2.
行政生态学作为一门以生态学来研究行政现象、行政行为与行政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行政学分支学科,阐释了经济、社会、沟通网络、符号系统、政治架构五种行政生态要素对政治体系以及政治行为的影响。该理论的五种要素以及棱柱形社会的解释和分析对于研究当前的公民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从行政生态学视角解读公民政治参与,在研究公民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将其与相关生态要素结合起来.以期深化公民政治参与建设.进而推动整个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公众参与立法对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各方面部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中,能够有力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民主参与的发展。美国的公众参与立法机制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和完善,其所取得的成就对我国建立公众参与立法机制有着积极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胡曾胜 《唯实》2010,(8):109-112
公民有效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现实目标。政治文明程度、公民满意程度和社会政治稳定程度是判断公民政治参与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公民有效政治参与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发挥“加速器”作用,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方面发挥“减压阀”作用,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制衡”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协调、凝聚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胡隆辉 《学习论坛》2006,(11):47-50
公民参与是地方政府实现良好治理的重要途径,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理论上来说,公民参与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行政民主化和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两方面的内在要求。20世纪后期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地方治理理论则为深化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6.
在参与政治成为政治潮流的背景下,“参与、民主”成为政党政治的主题。随着民主参与理论的发展,政党也在不断探索动员公民参与政党活动的途径。本文探讨了外国政党动员公民政治参与的四种途径,即政党纲领、传媒与网络、社会团体动员作用以及选举投票活动,以期对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公民治理理论代表了一种新的公共行政价值观,旨在将原本松散的公民个体引入公共事务的决策和过程,以达到扩大民主参与和提高行政效率的目标。公民在社区行政中应扮演充分的积极角色,公民参与权和决定权的提高是解决政府问题的关键,行政人员的角色应转换成帮助公民表达利益并满足其共享利益。基层民主政治是我国未来民主政治建设和公共管理改革的努力方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政治文化的基点之一,营造合理社会氛围、加强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完善公民参与机制,从而逐步完善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社区运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推动力量。具备良好参与意识的公民是形成公民社会的关键性因素,其可以使公共政策更加民主和高效,有效防止权力的异化,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政治文化氛围。为此,本文通过探索搭建社区公民参与的平台,发挥高校公民教育的重要作用,提高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回应水平等途径来增强公民政治参与意识,以期达到推动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公民治理理论代表了一种新的公共行政价值观,旨在将原本松散的公民个体引入公共事务的决策和过程,以达到扩大民主参与和提高行政效率的目标。公民在社区行政中应扮演充分的积极角色,公民参与权和决定权的提高是解决政府问题的关键,行政人员的角色应转换成帮助公民表达利益并满足其共享利益。基层民主政治是我国未来民主政治建设和公共管理改革的努力方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政治文化的基点之一,营造合理社会氛围、加强公民参与意识和完善公民参与机制,从而逐步完善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社区运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公民行政参与是民主行政的具体体现和基本保证,这种行政参与是建立良性的公民与政府关系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建设服务型政府所面临的主要环境具有特殊性,许多行政人员都具有维护单位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内在动力,而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就促使我国必须建设地方服务型政府。为此,要加强对公民的教育,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增强公民的参与能力;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工程;健全和完善公民参与系统,使公民能够合法地参与行政管理过程;培育公民社会,鼓励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形成组织化的公众参与;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构建电子化地方政府,积极拓展公民参与的渠道;营造有利于公众行政参与的文化氛围,着力改变官僚行政文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