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地区小国取得了骄人成就,而其立国之本主要是靠智慧,其中各种智库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加坡综合性国际问题智库主要有东南亚研究所、东亚研究所、防务与战略研究所、南亚研究所、政策研究所、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等。新加坡多数著名智库都属于政府部门设立的研究机构,有着政府需求、依托大学、分工合作、专业开放等共同的特点。总体来讲新加坡智库运作都比较成功,主要的经验可以归纳为定位准确、高管参与、独立管理、人才为先等几个方面。新加坡智库的各种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目前培育和建设新型智库应该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2月14日,"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第二届理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来自国家部委、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及企业等理事单位的代表100余人出席会议。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简称"16+1智库网络")是由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议、与中东欧16国总理共同签署的政府间正式文件《苏州纲要》明确提出"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组建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后建立的。它是中国特色智库建设的一个新型机制与高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同荷兰教科部的学术交流备忘录,荷兰学者荷兰国际事务协会主席,荷兰外交部和国防部和平与安全顾问委员会委员、荷兰社会研究所国际关系高级讲师范登伯格博士应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前来中国进行学术访问。范登伯格博士于7月6日访问我所,与有关研究人员进行座谈,就印支问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2月15日,"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研讨会暨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闭幕仪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和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负责承办。来自中东欧多国的政要、驻华使节、智库学者以及来自国内有关部委、智库学术机构、地方政府、媒体的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6月17日,正值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塞尔维亚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塞尔维亚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多瑙河和新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隆重召开。塞尔维亚方高度重视此次会议。塞尔维亚建设、运输和基础设施部国务秘书德杨-特里弗诺维奇(Dejan Trifunovic)、塞尔维亚教育、科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4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和塞尔维亚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国际格局变化背景下的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来自中塞双方政府机构、智库、教育机构和媒体等50多人与会,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关系进行了研讨。一签署合作备忘录在此次研讨会召开前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率团(成员包括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2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中国国际问题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暨‘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揭牌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来自中东欧国家数十个智库机构、国内数十家科研单位、国内多个部委的学者、官员以及中东欧国家前政要和驻华使馆人员共约20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一大会开幕式领导人致辞  相似文献   

8.
主编前言     
<正>2015年11月举行的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议通过了《苏州纲要》,其明确表示"欢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组建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同年12月16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高级别智库研讨会暨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揭牌仪式。从此,在"16+1合作"框架下,一个新的智库合作与交流机制和平台建立起来了。在此之前,人们对于"16+1"恐怕也知之甚少。虽然,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可以说是传统友谊深厚,而传统友谊无疑是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在长期交往中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也是双方进一步扩大合作的独特优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5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共同主办的"管控分歧,促进合作:纪念‘中美长期对话’3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凯特林基金会(Kettering Foundation)、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及美国前政要与会,就中美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美两国国内经济及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坦诚的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程永林 《战略决策研究》2020,(1):F0003-F0003
2019年11月9日,第四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2019)在广州召开。本届论坛由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主办,“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广东省人民政府作为指导单位。协办单位为《光明日报》智库版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支持单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中共广东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社会科学报》。  相似文献   

11.
2005年8月25~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东亚政治社会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法学所、日本所以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暨南大学、印尼大学、韩国汝矣岛研究所等学术机构的4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1月6~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和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联合举办的"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是"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的学术活动,也是中美高级智库间的一次对话。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于洪君、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黄平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阐述中美双边关系的重要性,以  相似文献   

13.
智库在国家政策制定和对外关系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美国大选期间,韩国智库进行了密切跟踪与分析.通过对韩国外交安保研究所和世宗研究所两家韩国代表性智库针对美国大选的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韩国智库对美国大选的判断相对客观理性.韩国智库针对大选可能的结果,主要从韩美关系、朝美关系、中美韩关系等方面,向韩国政府提出了建议.通过分析韩国智库对美国大选的研判,可以窥探韩国未来的政策调整方向及未来韩美关系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0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举行了题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最新进展及未来发展前景"的研讨会。来自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商务部美大司、外交部美大司、中国人民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美国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和学者与会,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一)谈判的最新进展从2010年3月15日"跨太平洋伙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0月29~30日,由国际跨文化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共同举办的"全球治理:跨文化研究北京圆桌会议"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法国里昂第二大学、印度尼赫鲁大学的20多位中外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黄平所长担任会议主席.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5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举行了题为"中国、美国与东南亚:竞争与合作"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的中青年学者围绕中国、美国与东南亚国家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5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新世纪以来美国亚太政策的调整与变化"创新组举办"中美互动与东北亚局势"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日本研究所、地区安全中心的近20位学者与会,就近期全球及东北亚地区局势特点、主要大国在朝核问题上的策略选  相似文献   

18.
何维保 《美国研究》2015,(2):158-160
<正>2014年11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举办了"乌克兰危机与国际战略格局的走向"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及美国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与会。与会者就乌克兰危机的发展前景、美俄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博弈及乌克兰危机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关于乌克兰危机的成因及发展走  相似文献   

19.
美国智库间接影响美国的南海政策。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长期关注南海问题,产出了大量研究成果,对美国南海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分析该中心2009年至2022年关于南海问题的成果可以发现,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解读中国的南海政策、分析中越和中菲南海争端、探讨美中东盟三角关系下的南海问题、为美国制定南海政策提供意见和建议。其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预测性及明显的矛盾性,呈现出微观与宏观并重、意识形态性与客观性并存的特点。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之所以能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得益于其在研究独立性、人员流动、研究方法和公众参与方面的制度设计,这些举措对中国国际事务类智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受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论坛的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于2004年6月24日在京主持召开了"世界区域合作模式比较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位学者就世界不同区域合作的发展和我国如何应对世界区域化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