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客观地反映我国中长期粮食问题 ,本文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分析影响我国中长期粮食供需总量平衡的深层原因。主要制约因素有 :农业发展日益需要资金与今后资金高度匮乏的矛盾 ;种粮收益持续下降 ;农业难以实现规模经营 ;粮食增长空间日趋变小。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与粮食有关的一些国内共性问题进行思考。最后提出解决我国中长期粮食紧张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周应恒 《群众》2014,(4):21-21
<正>尽管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但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仍将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放在了首要位置,粮食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农业要最先考量的问题。那么,粮食安全"紧箍咒"为什么还要念?事实上,粮食连年增产的背后,仍隐藏着我国粮食安全的诸多隐患。我国当前的粮食安全形势可以用"供需紧平衡,结构性短缺"来概括。虽然粮食实现了"十连增",但  相似文献   

3.
改善粮食品种结构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首先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总量。在总量达到平衡后,还有一个粮食品种结构的问题。我们讲的粮食,在我国至少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品种,前三者产量占粮食总产的近90%,大豆占到约4%。这四大品种都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上了几个大的台阶,粮食供需呈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局面。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使我国的主要农产品供给成为历史上最丰富的时期。但自1999年后,我国粮食连续减产,2003年回落到90代年初期的水平。目前粮食库存比较充足,供求是平衡的,但如果减产趋势持续或恢复缓慢,必将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一旦粮食供求形势逆转,不仅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将动摇国民经济基础。因此,要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政策措施,制止粮食生产下滑,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事关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从我国国情和今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粮食供需因受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等因素影响,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各级政府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不断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粮食供需总体上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流通领域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政策措施考虑得更周全,把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是安天下之本。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工作。近10年来,中央1号文件都紧扣农业和粮食主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罕见的"九连增",2012年达到11791亿斤。这标志着我国粮食综  相似文献   

7.
台湾经历了“以农业培养工业”到“支持农业”的发展阶段,其粮食供给从基本自给走向了进口依赖,但稻米作为主要粮食却一直保持较高自给率.本文简要回顾了台湾历年的粮食供给状况,通过分析台湾当局的粮食战略选择及为确保粮食安全所采取的粮食生产、进出口管理、市场管理和粮食储备等政策措施,为中国大陆制定粮食安全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借鉴.结合台湾粮食调控的经验,未来保障中国大陆粮食安全须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确保障重点,确保谷物自求平衡,加快建立粮食进口预警系统,推进粮食市场管理法制化,加大粮食储备设施投入和推广应用储粮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李晓俐 《前沿》2007,(5):30-31
我国粮食供给已由长期短缺到大体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潜在风险依然存在,确保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在坚持自力更生、大力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适当的进口粮食,利用国际资源必要的补充,不仅符合比较优势原则,而且可以调剂品种,化解贸易摩擦,实现区域平衡、保证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8,(3):73-74
与国际粮食“吃紧”形成对比,粮食自给率10年保持在95%的中国显得从容许多。国内粮价上涨表现出温和性、结构性和可控性等特点。 从我国粮食供求总量看,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作用下,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1万亿斤,连续4年获得丰收。粮食消费平稳增长,当年产需基本平衡。国家粮食库存充裕。国家现有1.5亿吨到2亿吨的储备粮,库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多1倍。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粮食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是1990年由国务院决定建立的国家专项粮食储备制度。从实践的情况看,在保障粮农收益、保护粮食生产力方面,仅有储备制度还不够,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粮食播种面积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全球粮食生产和贸易,破坏粮食可供,引发经济衰退和购买力下降,威胁对粮食的获取和利用。由于缓冲库存充足以及国内供应链保持畅通,新冠肺炎疫情未对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产生重大的冲击,但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粮食安全仍面临各种挑战。为此,应当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即时补贴和信贷支持;强化国内外粮食市场信息动态监测和通报,避免恐慌性购买和囤积行为;加强与FAO与WTO等国际组织的立场沟通和协作,遏制粮食贸易限制措施再度抬头;顺应粮食消费新趋势,坚定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步伐;加快推进农业对外援助与投资合作,提供粮食进口自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杨随亭 《前进》2013,(1):30-31
实行粮食省长负责制,是我国粮食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也是保障区域粮食安全进而确保全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山西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80%,粮食产需缺口30亿斤左右,主要粮食品种产需结构严重失衡,产粗吃细,小麦缺口50%以上,稻谷、食油几乎全部靠外调,玉米、杂粮有余,保障粮食供需平衡的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13.
粮食作为人类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其供需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融入营养概念的粮食需求研究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基于湖北省城乡居民的年人均口粮及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构建居民食物消费——营养状况——粮食需求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下的低营养目标相比,湖北省农村人均口粮消费量偏高57kg/a,农村人均饲料粮消费量偏低46kg/a,城镇人均口粮、饲料粮消费量已达到低营养目标值。为追求更高的膳食营养目标,湖北省农村居民口粮需求量将进一步减小,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饲料粮需求量将继续上升。未来湖北省粮食需求将继续增长,且以饲料粮的增长为主。湖北省未来粮食生产应当在充分保障口粮安全的前提下,不断增加自身饲料粮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4.
国发[2014]6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2004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以来,各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履行粮食生产、流通和储备责任,粮食工作总体情况较好。但是,随着国内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一些地方存在放松粮食生产、忽视粮食流通、过度依靠中央的现象,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有待进一步加强。为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与金融安全并称为全球三大经济安全,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更是粮食消费大国。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背景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既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应对复杂国际环境、保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基础战略。虽然自2004年我国粮食恢复增产以来,已实现连续8年增产,粮食安全基础得到加强。但由于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约束日益突出、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不断加剧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逐渐增加、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本刊特组织了这组文章,从品种结构、主体结构、地区结构等各方面对粮食安全问题加以阐释,以期从理论层面对保障粮食安全问题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民以食为天,国有粮而稳。粮食是保生活、平物价、稳民心的战略物资。粮食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当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给日益丰富.供需基本平衡。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  相似文献   

17.
杨新容 《湖湘论坛》2000,13(2):25-27
我国作为一个12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保障粮食安全十分重要。为了保证粮食的稳步增长和粮食价格的逐步提高,有必要对粮食期货市场与价格波动的相关性问题讲行...  相似文献   

18.
在战时动员体系中,粮食动员居于重要位置。本文对抗战时期四川粮食机构演进、粮食增产、征实征购、军粮民食保障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对战时四川的粮食动员的成效加以了评析。  相似文献   

19.
王翠芳 《前进》2001,(3):35-36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再次强调了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指出“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指出,“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这为 21世纪我国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贯彻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精神,我们应当关注结构调整中的粮食问题。   一、粮食问题关系到改革与发展的成败  …  相似文献   

20.
传统粮食产区,已不能为我国提供足够的商品粮。在世界粮价日趋增长的阶段,加大对国家粮食核心产区的建设与保护,对保障18亿亩耕地红线及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