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青松 《法制与社会》2012,(19):211+217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进城务工的主体,他们向往城市,迫切希望融入其中,最大愿望是享有平等的城市市民待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在实际过程中,受到了户籍、住房、社保、教育和收入分配等诸多问题的困扰.要从解决这些关键问题入手,提高城市的包容性和接纳能力,要有更多的政策创新,使其转变市民化道路通畅起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卢先群 《法制与社会》2013,(30):215-216
农民工内卷化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在现有的体制下要想解决农民工内卷化问题,强须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增强农村的吸引力,吸引农民工心甘情愿地回到原来的身份——农民,同时充分发挥在城市价值提升、实力增强之后的农民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从而使新农村建设焕发出活力,真正使农村实现现代化。解决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的主体,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弱势群体,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政治参与是他们融入城市的重要条件,也是他们实现权益保障的前提基础,不过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中的新成员,目前在政治参与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等问题入手,进行浅析,希望能够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措施,为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使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保障,政治参与更加有序,我们努力构建的和谐社会早日成功。  相似文献   

4.
法院和当事人是民事诉讼中的一对矛盾,二者同时作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特定的诉讼权利,承担特定的诉讼义务。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据此而实施的多种诉讼行为,构成有机的矛盾统一体。  相似文献   

5.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地一些企业破产倒闭,提前返乡的农民工较往年明显增多。针对这种情况,上林县人民法院立足实际,悉心为辖区返乡农民工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帮他们排忧解难,受到务工返乡人员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6.
谭剑  杨霞 《政府法制》2009,(19):34-35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的青年一代如今已成为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主体。笔者最近在湘、粤两地调研时发现,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目的悄然改变:不仅为了赚钱,更迫切地渴望融人城市;不仅积极争取自身的经济、社会权益,也希望在城市拥有自己“话语权”。然而在现行体制下,农民工的政治参与途径仍显得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7.
《中国监狱学刊》2010,(3):114-114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2010年2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著文《第三代农民工群体已经形成》说,近日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名词,传递出中央对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据多部门的分析估算,我国现有农民工约2亿多人,其中进城务工的在1.5亿人左右。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三代: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推进,进城务工的外来人口数量急速增加。为了让自己的子女能在城市里接受良好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将子女带到城市。但是由于工作性质和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造成对子女的家庭教严重缺失,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价值取向等问题也越来越凸现。因此。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有利于促使其健康价值观和培养良好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有助于促进农民工的社会融入进程。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在改变传统社会生产方式的同时,也造就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处于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屡遭侵害。本文在确立农民工主体身份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权益遭受侵害的法律方面缺失,提出了重构农民工权益保障架构体系的设想,最终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应对和完成我国加快城市化建设的重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戴煌 《江淮法治》2007,(2X):32-32
2006年下半年。建设部《对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下达,这无疑是一缕春风,之后,曾培炎副总理又在全国清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合同监督管理和信用体系建设.逐步规范市场各方主体行为,雏护投资和建设市场秩序,从根本上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农民工为城市繁荣默默无闻地奉献着。在城市里,他们从事着最脏最累的劳动,吃着最差的伙食,拿着最低的工资。当他们在月末或是年终连工资也拿不齐时.他们还有多少希望不被现实击破。如今。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了。可一系列的权益保障机制还没有健全,我们呼吁,我们期待。 在编辑本期稿件时。编者很欣慰地看到了农民工的笑容,但愿这些笑容常在。  相似文献   

11.
《法律与生活》2009,(4):M0001-M0001,3
春节过后,对于很多城里人来说,也许只意味着休假后重新开始上班,股市重新开市,很多人还期待着“牛”年的好口彩能给接下来的日子带来更多的“牛”气。但是,对于中国另一个极其广大的群体,那些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农民来说,春节后的这个2月,却是格外沉重。在春节短暂的团聚和喘息过后,有多少农民工会返回城市,又有多少能在城市找到劳动岗位?金融危机和经济放缓,对他们的家庭生计会有多大的冲击?而各地政府又会以何种措施帮助农民工就业或解决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在我们看到城市面貌发生巨变的同时,大量侵害外来务工人员(以下简称农民工)合法权益情况也随之出现,农民工作为新的社会弱势群体,以其人数众多、流动性强等多方面特点对开展专项法律援助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为此,结合西社镇实际,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西社镇大力实施农民增收“135”工程。“1”就是坚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不动摇。结合西社实际,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西社的优势在企业,解决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也要靠企业,通过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不断培育和造就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及一批技术骨干队伍,使他们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率先走向富裕,同时能带动一大批进厂务工的农…  相似文献   

14.
罗方成 《法制与社会》2013,(33):208-209
近年来,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而文化建设正是新农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也需要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非政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政府在资金、人才方面的困境。但是由于自身局限和管理体制的制约,非政府组织在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障碍。为了促进非政府组织更好地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政府应该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非政府组织也要提升自身能力并通过与政府以及其他组织的互助合作来弥补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周伟 《行政与法》2014,(6):29-35
动员公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是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获得公众对这一议题的认同和支持.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而采取的一种模式。客观分析这种模式形成的背景,深入剖析这种模式的特征。认真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对当下如何引导公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加强政府与公众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互动与合作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永明 《人民调解》2008,(12):32-33
建立农村平安长效机制.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保证.同时也赋予了人民调解工作重要的历史使命.为人民调解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工作舞台。在推进农村平安建设长效机制进程中.我们坚持以基础建设为着力点,以能力建设为抓手,以矛盾纠纷化解为主线.大力构架人民调解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了与构建和谐、平安新农村相适应的人民调解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前不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2010年“三农”工作将把统筹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关注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值此,结合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18.
代表的建言     
《江淮法治》2009,(5):13-15
经济建设、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就业、青少年教育……如果询问在皖全国人大代表关心什么事,再将他们的回答加以概括,将会发现,他们关心的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方面。而这,正是人民群众的希望!让我们走近部分在皖全国人大代表,倾听他们的建言——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的"参政"诉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的青年一代如今已成为数量庞大的农民工主体.笔者最近在湘、粤两地调研时发现,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目的悄然改变:不仅为了赚钱,更迫切地渴望融人城市;不仅积极争取自身的经济、社会权益,也希望在城市拥有自己"话语权".然而在现行体制下,农民工的政治参与途径仍显得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20.
BOT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OT是一种私人资本参与一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投资方式。我国基础设施落后和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采用BOT投资方式将会有效缓和这一矛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BOT投资方式涉及众多的法律主体,法律关系比较复杂,而在其实际运作过程中又会产生许多法律问题。对BOT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将会促进BOT投资方式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从而有助于引进外国资本参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