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所生活、生存的基础环境是家庭,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的细胞。从微观层面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构建和谐家庭。因此,必须关注家庭的建设与和谐发展,家庭的建设与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和谐社会与和谐家庭互相作用和反作用。如何搞好和谐家庭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我试图从社会现代化的视角观察与研究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建设,从中揭示当代中国广泛开展的和谐家庭建设对和谐社会构建、社会文明、社会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九师党委坚持把绿色家园创建工作放到建设和谐九师,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大局中去思考、去推进,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工作重心下移,以和谐小康的理念统领各类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学习型家庭、平安型家庭、诚实文明家庭、绿色卫生家庭一个个带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品牌活动,延伸、辐射到千家万户,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节约  相似文献   

4.
晓齐 《北京支部生活》2006,(3):64-65,67
改变办案模式/走进百姓/真情化解矛盾/构建平安家庭“这是一片安宁的家园,没有家庭的侵权,没有违法的亲眷,邻里和谐多么自然……”这是一首  相似文献   

5.
任娜  陈岱云 《理论学刊》2007,(11):52-55
本文结合在山东省招远市所做实地调查的结果,描述了我国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基本情况,指出在当前农村家庭代际关系"表面和谐"之下,老年人物质生活水平低、生活照料不足、精神慰藉严重不足的现状,并对农村家庭如何构建和谐代际关系和处理好农村家庭养老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二师二十九团党委和工会高度重视开展"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以绿色家园建设、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为创建载体,不断丰富创建活动内容,全团"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7.
邱业纲 《新湘评论》2007,(10):46-47
郴州市桂阳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与永州、衡阳和郴州的九县接壤。桂阳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在广泛发动群众为构建和谐桂阳献计献策的同时,深入城乡结合村、山区村、边界村等代表性强的村子进行调研,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将农民自己摸索创造出来的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村组、邻里、家庭和谐、和睦、和美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于2004年底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和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村组”为主要内容的“三和”文明家园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8.
当今,农村缺憾家庭(包括离异家庭、空巢家庭和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是现代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关键因素之一。教育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努力处理好缺憾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缺憾家庭子女生活和教育现状笔者2005年11月12日在利川一中做了一次学生家庭及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任务是建设和谐家庭,这也是古今中外永恒的追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家庭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可以使家庭成员树立"家和万事兴"的信念,自觉地承担起维护家庭和谐的责任;可以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和睦;可以提高家庭成员的精神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使婚姻家庭关系有序地、健康地、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方超、杨光洁夫妇是农二师三十六团五连职工。他们俩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精明的头脑共同创建了和谐美好的家园,成为"和谐小康家庭"示范户和团场职工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11.
代俊兰 《求实》2012,(1):27-30
要达到世界和谐,构建和谐的人类家园,就要建构和谐的精神家园、社会家园、自然家园。构建和谐的精神家园就是要实现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这就必须开发、培养、塑造个人的物质需求有限的素质、精神修养素质、和谐思维素质等。构建和谐的社会家园就是实现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这就必须从开发、培养、塑造个人的社会秩序素质、创新素质、宽容互信友爱素质、科学人文融通素质入手;构建和谐的自然家园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而人与自然和谐的保证是培养和塑造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人类利益等素质。  相似文献   

12.
空巢家庭在发达国家出现较早,现在十分普遍。本文重点介绍了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的空巢家庭状况及相关应对措施,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一构建和谐家庭提出了几点建议,如强化夫妻意识,构建和谐夫妻关系;倡导家庭回归,实现“风还巢”,创建父母子女和谐;共存、共荣,创造家庭与社会和谐等。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农四师六十六团工会、妇联开展"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以来,不断探索新方法。一是自开展冬季大行动以来,团工会、妇联结合"十类家庭"标准为基层单位设计了"和谐小康家庭"评比办法、卡片、评比台,并要求张贴上墙;二是以团妇联庆"三.八"节为契机,在往年开展家庭助廉教育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以"展巾帼风采、建和谐家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妇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兵团党委安排部署开展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是构建和谐兵团的基础工作,是兵团党委赋予各级工青妇组织的重要任务,是新时期充分发挥各级工青妇组织带领广大职工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新的抓手和举措。七师党委高度重视,坚决贯彻兵团党委开展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的决定,确定了今后开展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15.
家庭和谐是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家庭的建设建立在正确的理论基础之上,近年来,家庭领域的研究与时俱进,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理论创新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16.
《求实》2015,(6)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但在人口与社会的双重变迁中,家庭发展能力被削弱,家庭在生产、生活方面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常常因此陷入困境。从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理论来看,家庭发展的困境不仅是由于收入贫困,更多是机会与权利的缺失所导致的可行能力贫困,而家庭可行能力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工具性自由的缺失。因此,要解决家庭发展问题,应以扩展可行能力为导向,构建家庭导向的公共政策体系,保障家庭发展的工具性自由,消除家庭获取资源、机会方面的障碍,实现家庭的实质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农二师二十二团所在的幸福滩上,一户户廉洁、和谐、平安家庭用理解、奉献、关爱和执著感悟着生命的价值和家庭的意义,感染和影响着身边的每户家庭。他们为创建和谐小康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和谐家庭建设。社会的多元化对传统的家庭理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从而导致家庭的稳定性下降,夫妻亲密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年人处于弱势的趋向愈益明显等。因此,构建和谐家庭,必须树立新的价值理念,如:将夫妻关系由"柴米油盐"经济型关系转变为弹性大、易互动的精神依赖型夫妻关系;正确对待离婚问题,要对话不要武力,倡导冷静型结束婚姻关系的方式;改善婆媳关系,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农三师五十三团把创建和谐小康家庭与平安团场建设相结合,营造出家和万事兴的良好社会氛围,有效促进了团场的发展。"以小家和睦带动连队、团场和谐",在构建和谐团场过程中,五十三团找准了工作的着力点;通过完善"十星级文明户"、"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弘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精心组织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共建文明家  相似文献   

20.
家和国安康     
一、创新模式,创建“五好文明家庭”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大力创建学习型家庭模式。创建学习型家庭要立足于提高每个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以“文明、健康、快乐、发展、和谐”为主题,根据家庭特点,不断探讨新的学习型家庭模式,以家庭的学习进步促进社会的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