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旗今更艳记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王新瑞段尧刚平顺县西沟村,五十年代曾因创建金星合作社,并孕育出全国劳模、优秀共产党员李顺达、申纪兰闻名全国。四十多年过去了。今天,西沟人民在党总支一班人带领下,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使西沟这面旗帜在...  相似文献   

2.
2009年5月25日,习近平在平顺县西沟村视察时指出:"西沟60多年的发展,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缩影,特别是以李顺达、申纪兰为代表的西沟精神,需要深入研究,不断地继承和发扬光大。"西沟——平顺县的一个小山村,在李顺达、申纪兰的带领下,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铸就了爱党爱国、刚正无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探索进取、无私奉  相似文献   

3.
儿时就知道山西有个平顺县西沟村,就知道西沟有个李顺达,还有个申纪兰。后来,通过媒体对申纪兰有了更多的了解,十分崇敬这个全国著名的女劳模、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学习申纪兰,做合格党员》的文章,那时对申纪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山,也还是那座山──全国著名劳动模申纪兰的衣食住行王爱军申纪兰,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一至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她几十年如一日,艰苦朴素,勤俭创业,带领西沟人把一个“糠菜半年粮”的穷山沟建成了小康村,被誉为中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和楷摸。然而,我们的老大姐...  相似文献   

5.
宋玉清 《先锋队》2011,(8):12-13
平顺县西沟村,位于县城东南7公里处,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和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的家乡。近年来,西沟村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西沟廉政教育基地为依托,  相似文献   

6.
正她是新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从第一届连任至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也是共和国成长的见证人。她有着太多光鲜的头衔与荣誉,但始终淡泊名利,一直不忘生养她的故乡——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多年来,她永葆劳动者本色,身不离西沟,心不离群众,不辞劳苦、殚精竭虑,一心想着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她就是申纪兰。2016年,她获得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相似文献   

7.
《先锋队》2000,(7)
初夏的西沟 ,绿意醉人。5月17日 ,山西省委书记田成平同志轻车简从 ,来到平顺县西沟村考察工作。他进山沟 ,下企业 ,到农户 ,详细了解情况。西沟 ,过去是太行山上一个金木水火土五行俱缺的穷地方 ,而今这里的山绿了 ,民富了 ,百姓安居乐业。省委书记欣慰地笑了。他评价西沟村党组织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 ,始终带领山区群众大力发展生产力 ,始终坚持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始终坚持了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谋利益的工作宗旨 ,完全符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 ,是全省中高级干部和各级党组织学习的典范。山绿了 ,地肥了 ,西沟的…  相似文献   

8.
继承老传统建设新西沟□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书记张高明我今年40岁,1978年任西沟村团总支书记,1984年任村委主任,后又兼任副支书、代理支书,前年村里成立党总支后任党总支书记。十几年的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要想让西沟快速发展,让西沟人民尽快走向富裕,一...  相似文献   

9.
正平顺西沟展览馆位于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1938年,西沟村成立党组织,西沟村是平顺县第一个基层党组织的诞生地。1940年12月4日,日军突然包围了老西沟,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在老西沟北面山沟磨石凹的一个窑洞里火烧、枪射、杀死16名村民。次年1月,日军又来"扫荡",西沟民兵配合八路军伏击敌人,取得反"扫荡"的胜利。1943年,根据地遇到了极大困难,党组织发出了搞好生产度荒的号召。李顺达与6户农民商议决定成立了互助  相似文献   

10.
孙迪 《党建》2021,(10):67-68
在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展览馆外的长形石块上,醒目地镌刻着2009年习近平同志看望申纪兰时说的一句话:"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纪兰精神代代相传."没有惊天动地,只有脚踏实地,申纪兰,这位普普通通的妇女,一生扎根农村,将一切献给了党、国家和人民. 1951年,西沟村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申纪兰担任副社长.这对奉行"好男人走到县,好女子不出院"古训的山里人来说,已让人刮目相看.但在她心里,有一个坎始终过不去:为啥同样干一天活儿,妇女的劳动报酬要少一半?申纪兰不服气,决定在社里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男女劳动比赛.比赛开始,在专门划出的比赛田地里,男社员认为稳操胜券,时不时抽袋烟休息一下;而被发动起来的妇女始终在田间争分夺秒劳动,并赢得了比赛的最终胜利,第一次挣到了和男人一样的工分.  相似文献   

11.
平顺县西沟村,位于县城东南7公里处,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和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一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的家乡。近年来,西沟村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  相似文献   

12.
王鸿谅 《学习导报》2010,(10):18-20
申纪兰,这位扎根山西西沟村的劳模,是唯一连任11届的全国人大代表。面对各种荣誉和机会,她固守着朴素的心愿,“我是一个农民,我的根在西沟村”。  相似文献   

13.
2007年2月28日,太行山区的山西省平顺县迎来了春节后的第一场雨夹雪。春雨绵绵,春雪飘飘,一大早,记者就到了西沟村,下两道坡、拐两个弯,我们走进了申纪兰的新房子。  相似文献   

14.
段西沟村位于山西省长子县城西北15华里的丘陵地带,与常张、连西沟、圪坨、杜家庄、西庄等10个自然村一线式散落在县城西北一条狭长的大沟内.这里沟大壑多、树茂林密、荆棘丛生、芦苇成片,一条小河从西山涓涓流出,河水沿沟绕村穿过,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早在1936年,我党就开始了在这一带的建党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长子县委下辖五个区委,段西沟村便是一区区委所在地.抗战时期,江红恩、杜发堂、连成修、张进保等都领导过这个支部的工作.英勇的共产党人常建功烈士,1938年任区委书记时就经常住在段西沟村指挥抗日,并亲自领导了这个支部的工作.据有关资料记载,那时段西沟村已有男女党员18人,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当时,为了狠狠打击"扫荡"的敌人,区委根据上级指示,发动群众,组织民兵,在段西沟村、西庄等几个自然村里组建了一支人员精悍、装备精良、善于夜战近战的队伍,经常夜间行动,或化装进城侦察,或突袭敌人据点,或破坏敌人军事设施,曾一度吓得敌人不敢贸然向段西沟及周围村庄进攻.  相似文献   

15.
黄堃  常红 《先锋队》2011,(6):5-5
为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5月11日至12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兆前为平顺西沟展览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两个"第一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揭牌。 平顺西沟展览馆是弘扬"纪兰精神"的主要阵地,系统地展示了李顺达、申纪兰带领西沟人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建设山区的创业历史,全面反映了中国农村、中国农业和中国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辉煌业绩。  相似文献   

16.
王鸿谅 《新湘评论》2010,(10):18-20
申纪兰,这位扎根山西西沟村的劳模,是唯一连任11届的全国人大代表。面对各种荣誉和机会,她固守着朴素的心愿,“我是一个农民,我的根在西沟村”。  相似文献   

17.
《先锋队》2012,(1):4-7
她是我国唯一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曾先后13次见到过毛主席、周总理,周总理在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专门宴请过她,邓小平称赞过她,江泽民称她"凤毛麟角",胡锦涛总书记叫她"申大姐",李鹏、朱基、薄一波、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到西沟看望过她。作为新中国妇女的代表,她到丹麦哥本哈根参加过世界妇女代表大会;美国著名记者斯特朗采访过她;前苏联青年英雄卓娅的母亲给她写过信。她——就是申纪兰。她说:"不是西沟离不开我,是我离不开西沟。"  相似文献   

18.
冬天在虎头山似驻足已久,当我们来到这里时,积雪覆盖着四野,上山的路很滑。 在山上、我们看见宋立英拉着申纪兰的手,一步步向陈永贵的墓碑走去。她们对话的声音很低,但从她们相依相偎、相搀相扶的背影可以看出,两位老姐妹的关系非常亲密。这是一幅颇有意味的生活画面。 大寨和西沟,曾经是中国农业战线的两个先进典型。它们都处在太行山麓的山西境内,都是翻身农民依靠集体力量发展生产的典型。50年代初,平顺县西沟村就闻名遐迩了,50年代末,昔阳县大寨村开始引人注目。1964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  相似文献   

19.
黄堃  常红 《先锋队》2011,(12):5
为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5月11日至12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兆前为平顺西沟展览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两个"第一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揭牌。平顺西沟展览馆是弘扬"纪兰精神"的主要阵地,系统地展示了李顺达、申纪兰带领西沟人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建设山区的创业历史,全面反映了中国农村、中国农业和中国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辉煌业绩。该馆自开展廉政教育"十个一"主题活动以来,每年接待参观者10多万人次。  相似文献   

20.
晓晋 《党史文汇》2000,(10):32-34
人们大都知道,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的申纪兰是个老劳模,从50年代到今天,她成为新中国资历最长的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至第九届),历经纷繁复杂的政治风云,至今依旧"红旗"不倒,本色不改.但人们却未必了解,标志着中国妇女解放运动重大推进的"男女同工同酬"的首倡者,正是申纪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