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稀土案”的上诉机构报告显示,作为双边协定的《中国入世议定书》,因为《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第12条和以该第12条为依据的《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2条而成为《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及其附件多边贸易协定的组成部分,从而具有了多边属性。议定书与多边贸易协定在谈判主体和过程、体系、内容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国入世议定书》的解释在依循《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解释规则的同时,需要更多地考虑缔约过程,并结合相应的WTO多边贸易协定规则进行解释。当议定书对某一事项有特别规定时,应当首先适用议定书,再整体适用对同一事项做了规定的多边贸易协定,而不限于该议定书条款所提及的多边贸易协定具体条款。部长级会议和总理事会可以通过决议的方式明确《中国入世议定书》与WTO多边贸易协定的法律关系和适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入世对保障措施法律承诺的缺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过艰苦而曲折的谈判,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成为WTO正式成员。中国入世的具体承诺集中体现在《中国入世议定书》和《中国入世工作组报告》两个法律文件中。从广义上说,这些条款包括两大类;一是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削减,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准入。二是通过承诺建立与WTO相符的法律法规,确立了同国际经济接轨的贸易体系。我国同意接受WTO规则,然而,在保障措施方面,我国也接受了某种歧视规定。一、WTO对保障措施的法律规定WTO禁止数量限制等扭曲贸易的措施,但是为了防止自由贸易对国家经济的破坏,在GATT第19条规…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整个WTO体制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机制。中国入世后已经并将继续面临争端解决的重大挑战。如何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或主动出击,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分析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运行态势与《中国入世议定书》的规定入手,探讨中国的WTO争端解决对策以及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4.
《反补贴条例》介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帅 《律师世界》2002,(6):17-20
世贸组织新闻官约瑟夫,面对一批批纷至沓来的各国记者,曾谓称:“从新闻角度上,中国已经入世五次。”而面对多达千余件的外经贸法律文件清理、修改和制定,笔者要说:“从法律意义上,中国才刚刚入世。”这其中,《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保障措施条例》这三部贸易保护措施法的出台尤为引人注目。在此,本文将尝试对《反补贴条例》加以介评,权作抛砖之作。一、《反补贴条例》的立法背景及其意义根据《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下文简称为《WTO协定》)及《中国加入议定书》(下文简称为《加入议定书》)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的第16条特殊保障措施条款,由于它的特殊性与其可能对中国经济和WTO法律体系造成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该条款采取WTO体制所摒弃的选择性保障措施、“市场扰乱”、“灰色措施”等,而前所未有的“贸易转移”规则可能导致国际市场对中国关闭入口。该条款不仅可能扭曲国际贸易而对中国的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而且会减损WTO机制的效力。我国必须设法尽可能地降低该条款的实行可能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入世议定书》中替代国条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倾销法之中的替代国制度是发达国家进行贸易保护惯用的手段 ,我国外贸行业领教已久 ,可《中国入世议定书》仍规定WTO其他成员方对中国可继续适用这一制度。本文探讨了替代国制度的产生背景和多边立法依据 ,比较分析了各主要发达国家替代国制度的内涵与特点 ,译例了我国《入世议定书》的替代国条款及其它实施条件 ,并就中国今后如何合理合法地直面外国的替代国制度提出了全面又有针对性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在WTO多边贸易体制中 ,不歧视规则一般含义包括有最惠国和国民待遇两个方面 ,不论最惠国还是国民待遇 ,都属一种有约定才产生的或者说约定创设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中国入世议定书》的有关条款 ,不论从受惠对象上还是适用范围上 ,都突破了WTO原有的最惠国、国民待遇或不歧视的格局或内涵 ,取得了新的进展 ,但入世议定书新规定与原有规则亦有交叉与重叠。入世议定书对WTO不歧视规则的新发展 ,也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必然性 ,除了有直接针对中国具体情况的用意之外 ,还有更为深刻的根源 :即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相似文献   

8.
WTO上诉机构在《中国原材料出口措施案》做出的最终报告中,认定中国需要对相关产品出口限制措施进行全面系统改革,但却并没有对具体哪些措施需要改变,以及改变的内容做出明确裁定。考虑到中国在《入世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中所做出的一系列特殊承诺,我国需要研究本案专家组报告和上诉报告对特殊承诺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方法分析,判定不能援引GATT例外规定的限制性措施类型,并对GATT一般例外条款的适用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全面综合调整我国原材料出口管理体制,保证有关出口限制措施在下一步改革后符合GATT义务豁免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刘静 《中国律师》2002,(4):29-30
一、入世后中国行政法治的转变据统计,在WTO的23个协议中,有21个与政府有关,WTO主要义务的承担者是成员方政府,其约束的主要对象和被提出争议的主体也是政府。入世后中国政府必须依照中国《入世议定书》、《工作组报告》以及《建立世贸组织协定》的有关要求,进行行政法治转变,以使其符合WTO的有关要求。一个法治约束下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中枢的作用。(一)入世后中国行政法治转变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一,依法行政原则。依法行政是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我国行政法的一个基本原则。然而,在中国目前的行政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入世后,WTO进口成员依然对华适用替代国政策,其主要国际法依据是《中国入世议定书》和GATTl994附件9关于第6条第1款的注释与补充的第2点规定。由于二者的模糊性使得WTO进口成员可以随意地以其国内法对华适用替代国,因此中国政府和出口商要转变思路以新的策略应对替代国制度。  相似文献   

11.
完善我国特保条款的对策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书》中的"特殊保障措施条款"具有适用于中国的特定性、单向性与歧视性。在该条款的过渡期内,任一世贸组织进口成员都可以针对给其造成威胁或造成市场扰乱的某一中国出口产品提起"特保"立案申请,这在当今及今后将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在比较特殊保障措施与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对"特保"条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了若干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依照我国在入世议定书所作的承诺,自2006年12月起,我国应开放移动话音和数据服务领域,加之之前已经部分开放的增值电信服务和基础电信寻呼领域,我国电信服务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美国诉墨西哥影响电信服务的措施争端案是电信服务贸易领域第一个由WTO专家组作出裁决报告的案例,分析本案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WTO电信服务贸易规则,更有助于我国更好地运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相关规则应对因电信服务市场开放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勇 《环球法律评论》2012,34(1):151-160
GATT 1994能否适用于成员方加入议定书是WTO当前面临的一个制度性问题。"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的专家组报告拒绝了中国将GATT1994第20条适用于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1条第3款的主张。专家组报告的结论存在若干可以商榷之处:采用了过于僵化、机械的文本解释规则,而忽视了其他解释规则和方法;对出口配额与出口税的区别对待损害了WTO法的统一性,也违背了WTO及其成员的基本立场;没有客观看待《议定书》与GATT1994及WTO其他协定之间的关系,错误地割裂了WTO各协定之间的逻辑联系。中国应在提出上诉的同时要求WTO部长会议或总理事会就GATT1994与成员方加入议定书的关系问题作出权威解释。  相似文献   

14.
On March 26, 2014, a panel, established by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Body, circulated its final report regarding the China — Rare Earths case to WTO Members. This dispute concerns China’s export restrictions on rare earths, tungsten, and molybdenum. In its report, the panel agreed with the findings of another dispute, the China — Raw Materials case. It concluded that the environmental exceptions under Article XX GATT 1994 cannot be applied to China’s actions. This conclusion is reconfirmed in the latest appellate body’s report of China — Rare Earths on August 7, 2014. Therefore, China was not able to justify the violation of their WTO-plus obligation to eliminate all export duties, contained in paragraph 11.3 of China’s Accession Protocol.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panel’s decision, it seems impossible for China to justify trade barriers with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and to invoke any exceptions. Such findings are subject to a fundamental controversy within the WTO multilateral trade system, trying to solve the tensions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This essay examines the general applic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exceptions by analyzing the panel’s and appellate body’s approaches to the China — Rare Earths case and their finding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urpos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prescribed by the preamble of the WTO Agreement. It has to be examined whether the non-application of the WTO environmental exceptions complies with Article 31 Vienna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reaties an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different values pursued by the WTO.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Article XX GATT 1994 should be applicable to China’s WTO-plus obligation specified in paragraph 11.3 of its Accession Protocol as far as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are concerned.  相似文献   

15.
李小明 《时代法学》2004,2(2):19-28
2 0 0 1年美国依据其 2 0 1条款决定对进口的部分钢铁产品采取为期 3年的保障措施 ,欧盟、日本、韩国、中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家纷纷因此受到限制和损害 ,该案为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一案。日本在根据WTO的规则提出同美国的磋商要求未有结果后 ,向DSB提出了成立专家组的要求 ,专家组成立后向其提交了申斥材料。本文对该材料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归纳和总结了日本在本案中的观点和应对策略和措施及对我国产生的启示 ,旨在为提高我国今后在参与和解决国际贸易争端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GATS与我国服务贸易的适度开放及立法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生 《现代法学》2002,24(4):147-152
根据我国服务贸易的对外承诺及入世后公布实施的新法规 ,论述入世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服务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主要服务部门及相关立法 ,并在分析市场开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完善我国国际服务贸易法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shed light on key legal issues that emerged from the recently released WTO Appellate Body’s adjudication over China — Rare Earths dispute, exploring possible policy options for China to reach its environmental goals on natural resources in a WTO-consistent manner. The article first spotlights positive variations in the Appellate Body’s interpretative approach regard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GATT general exceptions to defend the violation of WTO-Plus commitments under China’s Accession Protocol; second, given the fact that the Appellate Body, pursuant to the elements inscribed in GATT Article XX(g), confirmed the Panel’s objective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design and structure of the challenged measures of GATT, this paper provides reflec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on China’s domestic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The third part probes into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principle of permanent sovereignty over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WTO legal regime, with an attempt to offer thought-provoking ideas on how to reconcile potential conflicts between the two.  相似文献   

18.
行政审批的行政法制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在加入WTO议定书中已对行政审批的法律化作出了承诺 ,随之而来的是将行政审批纳入行政法治的轨道 ,以法规范和调整行政审批行为 ,改变目前行政审批改革多以行政手段为之的状况 ,实行行政审批项目法典化、主体职级对等化、过程连续化、重大事项听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