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1年至1934年间,中共中央从未改称为中共中央局,中共中央内部也从未设立过中共中央局这一机构,临时中央到达中央苏区以后,也从未使用中共中央局名称进行活动.历史文献中出现的"中共中央局"这一名称是中共苏区中央局的简称.  相似文献   

2.
对我们党来说,提出和确定新中国的名称无疑是一件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新中国的名称,有人认为是张奚若首先提出的,也有人认为是任弼时最早提出的。笔者认为,这一名称是党中央在1947年十二月会议上提出和确定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新中国的名称,有人认为是张奚若提出来的,有人认为是任弼时提出来的,也有人认为是中共中央在1947年12月会议上提出和确定的。根据目前所能见到的资料,笔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名称是由薄一波首先提出,而在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正式确定的。 1937年6月4日,薄一波为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牺牲救国)周刊写了社论《牺盟会在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4.
正许多人都以为新华社香港分社是新华通讯社在香港的分支机构。其实,新华社香港分社与新华社并不存在隶属关系,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机构,新华社香港分社实际上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新华社香港分社刚成立时,的确是一个新闻机构。它在1947年成立,当时以新闻通讯机构的名称向港英当局登记注册,并于当  相似文献   

5.
蒋姝 《先锋队》2012,(19):14-18
"在新中国,我李双良躺着也比旧社会站着高!"这是李双良常常挂在嘴边的话。自1947年做了太钢工人那天起,这个1923年出生在晋北一个穷苦农家,10多岁时父母相继去世的放羊娃就怀揣了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党!感谢新社会!李双良的一生,也始终用实际行动在践行着这一信条。只是,人们不会想到,他的报答之路,走得如此辉煌。一座渣山,誉满全球……这不是一座普通的山,而是座大渣山。  相似文献   

6.
1"届""次"怎么用" ×届全国人大×次会议""全国政协×届×次会议"这两个会议名称中"× 届""× 次"的位置不同,不要写错."两会"一词因使用较广,可不加引号."十五""十一五"均应加引号. 2政府工作报告 不要随意使用简称和略称."政府工作报告"不要简写成"政府报告". 3"提案"与"议案"和"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提的是"议案",全国政协委员提的是"提案",不要用错."议案"是指由法定机关和人大代表依照法定程序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或者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审议并作出决定的议事原案.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4,(7):29-29
<正>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他,在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中,详细地研讨了共产党问题,提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他在对西欧各国共产党特别是俄国共产党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  相似文献   

8.
有的党委班子在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时,只把眼睛盯在会前和会上,寄希望于通过一次会议解决问题,以至于会过则罢,问题依旧.民主生活会只是一个发现和解剖问题的环节,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会后脚踏实地整改.因此,要克服一劳永逸的思想,多在做好"下篇文章"上用气力.  相似文献   

9.
问题的提出中共福建省委于1946年11月25日至1947年1月15日,在南(平)古(田)瓯(建瓯)地区召开了为期52天的“福建省党员代表会议”。这是福建党的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福建历史上看法分歧较大的重大事件之一。四十二年来,对这二会议的评价,大致经历了“两年的肯定--三十四年的否定--六年来的再肯定、再评说”的历史过程。稍展开来讲,即1947年3月5日,省党代会刚结束一个多月,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就去电中央并回复福建省委书记曾镜冰,埘这次会议作了肯定,电云(?)“大会胜利结束慰甚电告各点均同意望坚决执行”[见华中分局(寅微):对开展游  相似文献   

10.
全省"十七公"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站在维护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谋划公安工作,对事关公安工作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了回答,在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奋斗目标、执法思想、队伍建设以及困扰公安工作的重大问题上实现了新的突破,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我认为,落实好"十七公"会议精神关键是要搞好一个前提,就是要狠抓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这一工作要渗透到每项公安工作的角角落落,是公安工作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没到过中央大街,就不能说来过哈尔滨."这句话是在刻意强调中央大街步行街作为哈尔滨的一张城市名片所拥有的特殊地位.如今,当人们漫步在这浪漫、温馨、典雅、高贵的中央大街时,很少有人想到,这个没有车辆惊扰的优美环境得益于当年一个小伙子的大胆提议.  相似文献   

12.
金鸡报晓,天府春来早.正值完成"十五"计划最后一年的2005年年初,四川迎来了一年一度"两会"的召开.去年,中央1号文件使得"三农"问题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时隔一年,随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召开,人们对于"三农"关注的热度有增无减.省长张中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规划今年要办的10件实事中,有5件与"三农"直接挂钩,足见"三农"问题依然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是与会代表和委员们的视线焦点……  相似文献   

13.
到目前为止,有关论著大都把1947年7月作为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开端。根据现在所能见到的资料,这一提法最早来源于毛泽东在1947年12月党的中央会议期间的谈话。这实际上否定了十二月会议之前有关战略反攻的提法,抹杀了解放战争从战略反攻到战  相似文献   

14.
林木 《党史博览》2007,(11):28-29
1947年7月17日至9月底,来自各解放区的代表100余人,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会议由刘少奇主持.9月13日,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10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它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以乡村人口为标准,平均分配土地.  相似文献   

15.
今年36岁的李甫蓉,是通江县广纳镇新桥村的一位农家妇女.8年前,在她承包荒滩荒坡的时候,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会在土里刨出个"金娃娃"来.  相似文献   

16.
1947年7月17日至9月底,来自各解放区的代表100余人,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会议由刘少奇主持.9月13日,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10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它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以乡村人口为标准,平均分配土地.  相似文献   

17.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创造和新发展 1."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关于国家结构形式问题,一般提出两种形式,即单一制和复合制.迄今为止,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结构形式除了单一制,就是复合制,还没有突破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理论框架.然而,"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既不同于传统的复合制,也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制,是在单一制国家结构条件下实行的具有复合制某些特征的国家结构形式.一方面,它以"一国"为前提和基础.中国是单一制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是国家主权的实体,是对外交往的主体,港、澳、台地区各行政单位的存在和权力都是中央政府赋予的,并不是它所固有的,港、澳、台地区不带有独立政治实体的性质.另一方面,在一国范围内赋予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诸如立法权、司法权,原有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特别行政区所实行的这些特殊制度和政策,受到宪法的保护,通过基本法规定下来.因此说,这种单一制国家结构条件下具有某些复合制特征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当今世界上一种崭新的国家结构模式,它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窗口"新注     
中国的词汇具有变幻莫测的魅力,因为它在实践中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有本义,也有转义,出现在辞书中,就有了诸多义项.比如"窗口"一词,这二三十年就在不断刷新,但其本义是不变的,即房屋车船上用来透光、通气或出烟的那个洞穴.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党组织、行政组织、工会组织究竟应该确立一种怎样的关系,可以说是个几十年来争论的老问题.争论的焦点,往往停留在谁大谁小、谁领导谁这样一些表面、传统问题上,结果常常出现规定与现实的偏差.(一)回顾我国企业党、政、工三者关系,大致经历了三种模式."党的一元化领导"模式.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年廿年间,我国的企业实质上都是在这一统一模式下运转的.在这个模式中,党、政、工三者关系,可以用个简单公式表示:"党委集体领导,厂长行政负责,职工民主管理."从规定上说,这种模式原则上是正确的,基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视野中的"民工荒"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用浩  由彦平 《求实》2005,(7):41-44
"民工荒"是用来表述近来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农民工短缺"现象的词语.这一现象凸显了农民工这一群体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弱势地位和不利处境."民工荒"显现的意义已经不局限于一种新的经济现象的出现,更重要的是反映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某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中国社会转型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