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广告,俗你“城市皮炎”,其发布形式多样.违法技术和手段日趋隐蔽,重重叠叠地蔓延于城市主次干道、居民小区。不仅影响城市形象,破坏市容环境,造成视觉污染,甚至破坏了社会管理秩序,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毒瘤”。徐州市城市管理局针对“野广告”的特点,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加大了治理力度,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1,(35)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这是目前在大众中流行的一句口头禅。想玩心跳吗?去蹦极、卡丁车、潜水好了。想玩绅士运动吗?高尔夫、击剑、赛马任你选。想忘情于山水之间么?那就去驾帆船、登山、钓鱼。于节假日或商务或会务活动中,邀集同好或家人一起休闲娱乐,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3.
继颅脑X刀、伽玛刀之后,人 类在本世纪末又制造了一 把掷向肿瘤的新“刀”──光子刀。近日,记者在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目睹了这把“刀”。 事实上,光子刀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刀,而是90年代才出现的一种放疗技术──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设备。称其为“光子”刀是因为它有一个非常理想的高能X线束聚集野,其照射野的形状可以与肿瘤形状吻合,聚焦照射野剂量很高,而周边的剂量急剧降低,可将健康组织排除在高剂量照射区之外。这样,光子刀在最大限度地摧毁肿瘤组织的同时,大大减低了肿瘤周围正常组织所受的损伤。 走进治疗区,我们仿…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青年时尚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所谓青年时尚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青年群体普遍流行的某种生活规格或样式。青年时尚是一种亚文化时尚 ,它既具有时尚的一般性 ,又具有青年文化的特殊性 ,是青年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阿兰·吉麦尔在《法国人的服装、时尚与仪表艺术》中说 :“如今 ,追求时髦倍受欢迎 ,因而成为人们研究的目标。”现在 ,青年时尚已成为世界青年研究多学科、跨学科研究的一个“聚焦点”。中国的青年研究工作者 ,对青年时尚这一课题进行了跟踪研究和理论上的探索 ,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主要回顾 90年代以后的青年时尚研究。  相似文献   

5.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领导甫一开局,就告诫“全党必须警醒起来”,认清“四大危险”,保持忧患意识,并把反腐败与反对官僚主义首先提上日程。继而,李克强、王岐山、刘云山等中央领导在听取汇报和座谈时,要求不要照本宣科地念稿,少说客套话,罕见地一再追问汇报细节,鲜明传达了反对“庸懒散奢文风会风”等政治腐败的强烈信号。  相似文献   

6.
我国研究休闲和休闲产业起步较晚。休闲文化研究的力倡者于光远先生1993年在给旅游企业的题字中写道:“玩是人的根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今年8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休闲产业国际研讨会,目的就是为了让刚刚开始体会休闲的中国人能正确理解新时代的休闲理念,由此促进休闲产业的发展。我国居民已有1/3时间在闲暇中度过 何谓“休闲”?可能许多人会认为,“休闲”就是在工作之余恢复体力的休息、消遣、娱乐和游戏,是对紧张工作的调剂。然而几千年前中国圣贤的…  相似文献   

7.
瞭望哨     
《瞭望》1999,(4)
赞许之余广东田东江某国家风景名胜区核心地带日前拆除了一座三星级酒店,该处将全部改作绿化美化用地。据说,这是该市为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酒店该拆,毫无疑问,但是我想,在它没拆的时候,“影响景区的原始自然风貌和环境保护”与否...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5,(9)
不能让奢靡之风蔓延本刊评论员一股奢靡之风正在蔓延,其势头不可轻忽。先说一件真实的故事:一家酒店开张,这在商业繁荣的社会中,原本平常。然而这家酒店却为开张专门成立了“开业庆典领导小组”把庆典办得十分豪阔:成群的礼仪小姐自不必说,还有鼓乐队与军乐队吹打,...  相似文献   

9.
由于鲁迅的小说《孔乙己》讲的是发生在“咸亨酒店”里的故事,在《风波》等作品中也多次提及“咸亨酒店”,咸亨酒店现已成为前来绍兴参观的中外游客极感兴趣的一个景点。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孔乙己其人当然是虚构的,但是咸亨酒店却确有其店。这是清代光绪二十年(189)前后由鲁迅的本家周仲翔开设的一家小酒店。店开在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今鲁迅故居)斜对面张马桥边,坐南朝北,双间门面。其陈设格局与林立于绍兴城内大街小巷的其他酒店无异:当街设曲尺形柜台,临街的横柜上陈列用以下酒的冷盘(俗称‘过酒坯”),与街面垂直的直柜…  相似文献   

10.
顾燕峰 《党政论坛》2014,(17):46-47
随着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组织形态的变革、职业类型及职业活动方式的分化以及更加自由的选择权利和选择机会。与国际社会进一步接轨,而且在文化和社会层面也将更加开放,与国外的思想、文化交流会更加频繁和深入,带来社会成员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将、赌博”等休闲方式的公众仍占较大比例。仅25.4%的受访者表示没有这一经历,22.5%的公众经常从事“打牌、赌博”等休闲方式。  相似文献   

11.
北京一家豪华酒店的走廊里,一阵轻轻的“阿门”声回响着,数十个年轻的中国人聚集在铺着米色地毯的会议室里聆听上帝的圣言。他们大多二十来岁,打扮非常时髦——女的穿着高筒靴,男的戴着时尚的针织帽子,塞在座位下面的皮包不是路易·威登就是普拉达。一位男子走上讲台说:“下面让我们阅读《约翰福音》。”于是传来一阵翻开《圣经》的沙沙声。这是北京星期五晚上的一个《圣经》学习班,也是越来越多富裕的中产阶级白领们的周末休闲选择。  相似文献   

12.
黄豁 《瞭望》2016,(15):6-6
作为始终在赶时间的现代人来说,在飞机、高铁的时代.已经很难有机会体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羁旅心情。最近在鄂西贫困山区采访,路过有“最关山中火车站”之称的野三关站(巴东站)时,内心充满了期待,这个远离城市,深藏于崇山峻岭中的小站会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旅途之美?  相似文献   

13.
乘势而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还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随着揭批“法轮功”斗争的深入,广大农村出现了告别迷信、崇尚科学的热潮。这股热潮犹如强劲的春风吹拂着广表的原野,给农民脱愚致富、脱贫致富带来新一轮希望。近日,笔者在江西进行社会调查中,朱撷到一组令人欣喜的信息新干县抓住揭批“法轮功”的契机,在广大群众中,加大了破除封建迷信的力度,全县拆除乡村滥建的野庙对应,并将一批建筑质量较好的野庙、词堂改作文化活动室,每个文化活动室订有报纸20多种,藏书2000多册。…  相似文献   

14.
俭与奢,小而言之是两种不同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前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由于留有余地,生活虽不丰足,也能有所积蓄或用于扩大再生产;而后者却寅吃卯粮,过度消费,由于坐吃山空,难免“赤字”累累,荡尽家产,贻害子孙。大而言之,位与奢关系到一个企业、民族乃至国家的风气、传统与兴衰。战国时期的荀子有句名言:“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其意思是说,金戈铁马的作用也比不上谦恭  相似文献   

15.
王运征 《党政论坛》2011,(13):41-43
一、“社会建设”概念辨析(一)、“社会建设”与“社会”建设 1.“社会”概念。在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中,对社会本质的认识,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神学政治论,一种是理念论。神学政治论认为,“上帝作为造物主,是作为被造物的人的主,社会是主赋予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因此社会高于人”。  相似文献   

16.
薛红 《青年研究》2001,(5):12-17
本文将DIY作为关注的焦点 ,区分了DIY的行为、生活方式、精神三种表现层面。同时分析DIY作为休闲文化、时尚制造、自我表达的体现对于现代生活的意义。最后从DIY的悖论中看到现代生活中人与社会关系的矛盾 ,但是DIY作为一种生活形式和风格依旧有它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理论视野》2009,(10):8-8
《光明日报》2009年10月1日刊登方祥生的文章指出,据统计,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不管社会党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其在23个成员国的选举中得票率明显下降。欧洲的社会党正面临空前挑战和危机,甚至有学者认为,欧洲社会党的巅峰时期已经结束,社会党的衰败,已成为一种“欧洲现象”。  相似文献   

18.
于景森 《求知》2007,(1):20-21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如何发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载体功能.培育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以创建文明村“五个一”(建一个村(居)民学校。建一个文体活动站,建一个综合服务站。建一个健身休闲花园,建一个文明宣传长廊。)活动为载体。以“培育新风尚,塑造新形象”为目标。坚持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建立制度和相应的运行机制。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卢素玉 《侨园》2012,(8):24
去年7月我随团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旅游.马尼拉是一座富有浓厚热带风情的港口城市,我们下榻的酒店位于著名的罗哈斯海滨大道西侧. 那天我们游览了黎刹尔公园和椰子宫,回到酒店天色已近黄昏.不巧的是酒店的供电系统出了故障,客房里空调无法使用,屋里十分闷热,我就拎着从国内带来的笔记本电脑到离酒店不远的一个休闲广场去透透风.休闲广场此时人不算多,我找了个长椅坐下,椅子正好在棵椰树的树荫下,我打开电脑玩起了游戏,觉得非常惬意.  相似文献   

20.
陈洪 《瞭望》1998,(16)
“净化”双休日江苏陈洪最近与一位在乡政府工作的朋友闲聊,他的一句“怕过双休日”令笔者不解。何故?他气愤地说,每到双休日,便有各路“神仙”下乡吃喝玩乐,基层应接不暇,苦不堪言。他呼吁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净化”双休日。双休日给人们休闲娱乐、料理家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