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12月24日至2007年1月4日,国家社科项目"‘金三角’地区毒品对我渗透形势的新变化及应对策略"课题组赴泰国北部地区考察了该地区毒情。据统计,泰国政府近5年来进行的扫毒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毒品交易量呈下降趋势,查获毒品总量也逐年减少。泰国北部地区的毒情对我全面分析研究"金三角"地区毒品的渗透形势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2007年1月14日至20日,国家社科项目"‘金三角’地区毒品对我渗透的新变化及应对策略研究"课题组赴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对"金三角"地区毒品对我渗透形势进行了调研。近年来,两地境外在国际社会及中国政府的支援下,大力开展替代种植成效显著,但毒品渗透随之发生了一些新情况和新变化,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3.
开展对“金三角”地区毒品新形势的调查研究是我国特别是我省调整禁毒策略和措施的重要基础工作。本文仅就“金三角”地区毒品对我渗透形势新变化的战略意义和临沧与德宏境外种毒、制毒以及贩毒势力对我渗透形势新变化的调查结果这两个问题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4.
从近三年云南省打击"金三角"地区毒品走私我国的具体数据来看,"金三角"地区毒品对我渗透的态势仍不容乐观,根除毒源与堵源截流、打击毒品走私的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毒品犯罪的跨国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毒品犯罪的发展不仅呈现跨国性的特征,而且还呈现出鲜明的国际性特征。缅甸和老挝国内的罂粟非法种植、缅甸国内的海洛因及化学合成类毒品的生产、金三角毒品的走私贩运、中国国内制毒物品的走私出境等问题都是全球高度关注的毒品热点问题。近年来,金三角毒品的生产及贩运问题使得“金三角”地区毒情形势更加复杂。严峻而复杂的毒情形势之下,“金三角”地区跨国毒品犯罪的发展态势给禁毒执法部门打击毒品犯罪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从泰北与"金三角"的地理状况,泰北的罂粟种植与替代种植情况与泰国毒品问题现状综合分析,提出遏制"金三角"地区毒品的策略建议:遏制新刑毒品的泛滥,采取联合行动打击生产、贩运苯丙胺类毒品跨国犯罪;遏制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危害.推进可持续的替代发展,根除毒源等4个措施.  相似文献   

7.
运用趋势变化图分析的方法,对云南省当前面临的境外毒情形势进行了分析,得出"金三角"地区近年来毒品形势总体好转,但不容松懈;"金新月"地区、南美地区以及欧洲地区毒品有向云南省渗透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替代发展就是在持续的国民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通过制定符合农村地区实际的发展措施,防止和清除含有致幻剂和精神麻醉作用的违禁农作物的种植的一个过程。云南省围绕禁毒除源,坚持"以帮除源,以帮促变"的工作策略,遵循联合国禁毒组织的毒品替代发展项目行动,参照世界有关毒品生产国开展毒品替代种植成功的先进经验,在境外缅甸、老挝北部开展罂粟替代种植、发展替代产业作为"禁毒除源"的战略举措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9.
我国面临的境外毒品形势是:四面包围,南北夹击,多头入境,全线渗透;面临的国内毒品形势是:毒品问题日趋严重,“冰毒”、“摇头丸”等兴奋剂类毒品问题越演越烈,非法买卖、走私易制毒化学品屡禁不止。今后的禁毒对策是:不断深化对毒品和禁毒问题的认识;大力加强禁毒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社会的禁毒意识;要进一步加大禁毒执法力度;继续保持对毒品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继续加强国际禁毒合作和交流;结合禁吸戒毒创建无毒社区。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以来,云南境外毒品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新崛起的毒品犯罪集团成为制毒贩毒活动的主角.如:缅北地区的“果敢同盟军”、“瓦邦联军”、“克钦新独立军”、“掸东同盟军” 筹毒品犯罪集团,形成了假“中国通道”贩毒的趋势.云南边境一线面临着毒品“全线入侵” 的严峻形势.近年来,境外各毒品犯罪集团间的分化组合、此起彼落态势愈演愈烈,加大了我国禁毒工作的难度.基于此,本文拟对云南境外毒品形势的演变过程作一简要分析,以利于有关部门正确决策,有效打击境内外各种毒品犯罪组织.  相似文献   

11.
云南是境外毒品走私入境、渗透国内的主要通道,由于毒源在外、边境线长、查缉方式落后及经费不足等原因,尽管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仍有大量毒品流入内地,云南边境堵源截流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要走出这一困境,应转变战略措施,推进境外除源,加强边境管控,重点建立和完善边境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边境堵源截流工作机制;同时加大边境地区禁毒经费投入,严密防控体系,遏制毒品渗透,防止易制毒化学品外流。  相似文献   

12.
建立科学的毒品违法犯罪形势评价指标体系,是推进我国禁毒工作的迫切需要。这有利于提高毒情评价的准确性,增强禁毒决策的前瞻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根据科学性、代表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基本原则,从五个不同的角度,筛选直观指标、保障指标、社会指标、境外毒情指标和主观指标共同构成毒品违法犯罪形势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我国或某一地区毒情的综合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云南省境外缅甸北部地区传统罂粟毒品种植面积自2007年以来逐年大幅上升,新型合成冰毒类毒品来势凶猛,对中国构成巨大威胁。缅甸新政府成立后对中缅边境地区的安全形势有何影响,缅北地区毒品种植与毒品加工的反弹以及禁毒工作的严峻态势,值得中国禁毒理论学界和实战部门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云南省打击"金三角"地区毒品走私,遏制毒源的基本经验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以根除毒源为战略突破口,遏制"金三角"毒品生产,整体推进禁毒人民战争;二是以堵源截流为重点,遏制"金三角"毒品渗透,重点推进禁毒人民战争;三是以禁吸戒毒为着力点,遏制"金三角"毒品消费市场,全力推进禁毒人民战争;四是以预防教育为本,遏制"金三角"毒品的危害,全面推进禁毒人民战争。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靠近世界著名毒源地"金三角"地区,是中国禁毒的最前沿,也是毒品受灾大省。近年来,随着缅北地区传统罂粟种植面积逐年上升,新型合成苯丙胺类毒品来势凶猛,云南禁毒形势异常严峻。公安边防部队作为云南边境地区禁毒的一支生力军,虽然在禁毒战线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在打击毒品犯罪中依然存在着诸多困境,为了有效遏制毒品对我国的渗透,寻求相关途径解决这些困境显得异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对毒品犯罪的微观预测,就是对毒品犯罪或与毒品犯罪有密切关系的六个方面的预测。一是对毒品贩运路线的预测;二是对毒品贩运手段的预测;三是对毒品犯罪成员的预测;四是对毒品犯罪区域的预测;五是对零星贩毒的预测;六是对吸毒人员的预测。由于我国与毒源国相毗邻,毒品对我境的渗透将是长期的,我国要在短期内解决毒品问题不是轻而易举之事。只有强化禁毒的机制,方能减少毒品对我境的渗透和危害。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严峻的禁毒形势主要是受到西部地区毒品犯罪问题的严重影响。笔者将甘青藏等民族地区毒品犯罪治理模式作为本文关注的对象,期待能够为禁毒人民战争的深入推进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温州地区及平阳县2004-2008年涉毒案件进行调查发现,当前毒品犯罪呈现吸贩毒人员面多量广、毒品种类增多、大宗毒品交易突出、外来人员贩毒活动猖獗等新特点.司法机关在办理涉毒案件中的"诱惑侦查"、新型毒品犯罪数量的认定标准、毒品犯罪分子规避法律等问题都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9.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境外“金三角”毒品的生产和渗透呈不断上升趋势,使云南早已禁绝的毒品祸患死灰复燃,愈演愈烈,成为当前云南最突出的社会问题。30年来云南毒品犯罪大致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和三次毒潮,所涉毒品种类、数量及境外毒源形势的不断变化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上世纪80年代传统毒品鸦片时期、90年代精制毒品海洛因时期和21世纪初期新型毒品冰毒时期。分析研究云南三十多年的毒品发展轨迹,有助于对未来十年云南毒品犯罪趋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云南省毒品形势依然严峻,禁毒工作压力加大,境内外毒情继续恶化;毒品需求急剧膨胀;境外罂粟种植反弹,合成毒品生产增长,易制毒物品需求增大;传统毒品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新的毒品问题又逐步凸显。面对禁毒斗争的新形势、新变化,云南省禁毒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禁毒人民战争为主线,以创建"无毒社区"为载体,全面加强和改进各项禁毒工作,以遏制毒品违法犯罪的发展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