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越族     
越族,越人,又称京族,自称越族,是越南的主体居民,在越南境内共计5270万人。在山区和少数民族杂居,有时形成亚民族集团(戈族和其它民族)。越人还分布于泰国(4万人)、老挝(5万人)、柬埔寨(32万人)、美国(27万人)、中国、加拿大和其它国家。总人口5390万。属南亚人种。使用南亚语系越—芒格语族的越南语和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在教徒中,大多信奉同道教、儒  相似文献   

2.
老挝克木人分布在上寮的万象、川圹、琅勃拉邦、丰沙里、南塔、乌多姆塞、波乔及沙耶武里等省。克木人有许多支系,主要有克木霍、克木别、克木困、克木乌和克木勒等。其中,克木乌是最大的一个支系。早期在丰沙里和琅勃拉邦省沿乌江居住,后来逐渐分布到各地。克木勒、克木霍、克木别和克木困主要生活在乌多姆塞、南塔、波乔及沙耶武里省。其中,克木勒仅分布在南塔和乌多姆塞两省的某些地区,如乌多姆塞省那磨县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口是克木勒。克木人各支系在语言、文化及风俗习惯等方面没有大的差异,其语言只是语音语调有些不同。  相似文献   

3.
越南的占族     
占族是越南的少数民族,人口约七万多(据一九七八年统计)。大部分聚居于中部南端顺海省境内;部分散居于义平、富庆、同奈、安江等省,与其它民族交错杂居,其中以朱笃、西宁和胡志明市三个地区较为集中。除越南外,占族在柬埔寨约有九万人,在泰国约有一万人。据说在印度尼西亚也有占族人,他们都是占婆的后裔。  相似文献   

4.
越南南部的高棉族和柬埔寨的高棉族本来是一个民族。为了与柬埔寨的高棉族相区分,越南称自己国内的高棉族为“越南南部高棉族”或“越南柬埔寨人”。越南高棉族,人口约六十五万人,分布在湄公河三角洲,他们是当地最早的主人。在三百年前,这块土地还是属于柬埔寨的。那时柬埔寨的国名称“真腊”。真腊的疆域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泰佬族系民族源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1986,(3)
东南亚泰佬族系诸民族包括泰国的泰族、老挝的佬族、缅甸的掸族和越南的傣族,是中南半岛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大族系。关于泰佬族系民族的族源问题,是国际民族学界长期争论不休、至今尚未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概言之,有以下几种观点:(1)泰族发源于中国四川、陕西一带。此说为英国人拉古伯里首创。(2)泰族起源于中国西北部与苏联接壤的阿尔泰山脉,以后“受中国人的压迫而被驱赶南迁”,从阿尔泰山迁入四川,从四川  相似文献   

6.
1986年实行革新以来,越南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本国的实践,并结合时代特征和越南国情,形成了关于当前越南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越南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越南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越南社会主义法权国家、越南共产党关于自身的建设、关于越南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关于国防与安全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系列观点,出版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对越南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但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扩展。本文对我国学者和越南学者对越南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研究的现有主要成果分别进行了考察和述评,为关注本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越南岱依族、侬族的宗教信仰与越南周边国家其他民族的宗教信仰有基本相同之处 ,只是在形式上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由于岱依族和侬族是同源异流的民族 ,所以宗教信仰更为相近。区别在于一方与越族相互影响 ,另一方直接受中国南方宗教信仰的影响。越南岱依族、侬族宗教信仰在教义、仪式上都受到孔教、佛教、道教的影响。但也只能使这一稻作民族原本长期已有的传统的宗教仪式更丰富和多样化而已 ,仍无法消除万物有灵、拜物、巫术、图腾崇拜等形式下的原始信仰 ,而且还要借助于这些仪式来维持。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所说的宗教意识很难与庙会分开…  相似文献   

8.
杨然 《东南亚纵横》2004,(12):36-40
越南岱依、侬等民族与我国的壮族同源 ,泰族与我国的傣族同源 ,实际上都是跨境民族。他们的语言按我国学者的划法属于壮侗语系 ,具体来讲属于壮傣语支(越南称为岱依—泰语)①。20个世纪80年代末越南开始革新开放以来。岱依、侬、泰等民族的经济、社会状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这些民族与我国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同源或有历史上的亲近关系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社会状况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因此 ,研究他们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我们有借鉴意义。同时 ,这些民族基本上都在越南北方 ,靠近中越边界 ,他们现今仍与中国广西、云南边疆的少…  相似文献   

9.
除了讲泰语的少数民族以外,泰国还有为数不少的讲其他语种的少数民族.其中,有东南部的高棉人,西部的克伦人和南部的马来人.其他一些民族,尤其是生活在中部地区的孟(Mon)族已大量地和泰民一体化.从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中叶,因各种原因抵泰的各阶层的越南人已达到了扎根于泰国的程度.需加以区别的两类高棉人是:沿泰国境内居住的高棉人和较近期抵泰的高棉人.柬埔寨  相似文献   

10.
前言本文拟就越南民族的京族(现称为越族)的族源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为了避免现称的越南越族与古代百越族上用词的混淆,下文中凡是越南的越族均用“京族”或“越南族”一词,予以区别。一、关于越南京族族源的几种说法关于京族即越南族的源流问题,各国学者多有研究,惟论说不一,归纳起来,其看  相似文献   

11.
山村,暮霭沉沉。一幢高脚屋的火塘四周,聚集着一群神态肃穆的人。突然,他们把双臂向后高高伸起并不断摆动,然后围成一圈,绕着火塘轻快地跳跃。忽儿直起身来抖动双臂,忽儿俯身伏在火塘边一块熏得发黑的石头上。动作整齐划一,同时嘴里发出“咕咕”的叫声,宛如一群飞翔着觅食的鸟儿…… 这是越南克木人吉鸟氏族正在举行独特的祭祖仪式。他们在仪式中模仿鸟飞的姿势和鸟的叫声,表示对其图腾——吉鸟的崇拜。克木人是中南半岛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1988,(Z1)
根据1987年7月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第三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的决定,第四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将于1990年5月在我国昆明市举行。 泰学研究国际会议是由泰国学者发起的,其目的是加强世界各国对泰国的了解,增进各国泰学研究者之间的交流,推动和促进世界范围的泰学研究。泰学研究包括对泰国及泰语系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研究。第二届,第三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都有我国学者  相似文献   

13.
我国壮民族和越南民族(主要是京族,也称越族)是历史上同一古越人后裔的两个民族。自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在中原文化的逐渐影响下,这两个民族都先后借源汉字,并仿效汉字的结构创制了自己本民族语化的古文字。壮民族古文字今称古壮字(或称“土俗字”,壮语称为Sawndip);越南民族古文字称作字喃(越南语称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1989,(2)
鲁阿族分布在泰国北部靠近缅甸和老挝的边境地区,是泰北九个山地民族之一,1980年约有1.8万人。佤族是我国云南西南边疆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1982年有29.8万人。有人认为鲁阿族和佤族是同一个民族,但目前尚无定论。鲁阿族和佤族的语言都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本文拟对这两个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并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壮族与越南岱、侬族有共同的民族起源 ,历史上由于分化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所以在社会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又有差别。中国壮族和越南岱、侬族在宗教信仰上有共同的特征 ,也有各个民族自己的特性 ,这一点在民间诸神信仰上也有所体现。壮族和岱、侬族均源于古代的越人 ,大部分壮族和岱、侬族居住的地方古属越地 ,山林密布 ,野兽出没 ,气候忽冷忽热 ,变化无常 ,瘴疫时生。这三个民族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民族 ,农业生产水平低下 ,受自然条件的严重制约 ,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给予科学的解释 ,为了求得生产和生活的延续 ,于是出现了对…  相似文献   

16.
杨然 《东南亚纵横》2007,(12):47-49
越南北方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红河三角洲以北的山区,又可细分为我国广西当面的越北地区和我国云南当面的越西北地区。大约有10多个民族,基本上都属于汉藏语系。在这些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岱族、侬族、泰族、瑶族、蒙族、苗族,其他的民族人数都很少。  相似文献   

17.
学术通讯     
《东南亚》1986,(4)
法国学者多雷访问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 应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邀请前来访问、参观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人类学博士安菲·多雷,于9月22日同东南亚研究所部分科研人员举行了学术座谈会。会上,就老挝民族的族源、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泰国民族与老挝民族在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方面的异同;老挝北部的历史和文化等问题,进行了交谈。 多雷博士曾在老挝长期生活和工作,对老挝的民族、特别对老挝北部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有较深研究。他在座谈会上关于老挝民族的介绍,引起与会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人口]越南布依族人数较少,约2000人口。分布在莱州省封土县至高谅省保绿县的中越边境一带及其附近的地区。跟岱、泰、侬、华、苗、瑶等民族杂居,其中与侬族最为亲近。并有许多人早巳与其他近邻民族融合了。 [族称]各近邻民族都用“仲家人”、或“仲家”称呼他们。这是汉语称谓,其意即“家中”,属于一种蔑称。他们本民族有各种自称。如居住在黄连山省孟康县的布依人自称  相似文献   

19.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说全国共50多个民族,一说50多个民族中包括100多个支系。缅族是主体民族,除缅族外的几个较大民族有掸、克钦、钦、克伦、克耶和若开等民族。如按语系分类可分为五大语系,即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孟高棉语族和马来语族。缅甸民族大多属蒙古人种。缅甸人的起源,据多数中缅学者的考究,如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教授和缅甸著名考古专家吴坡腊先生认为,缅族的祖先来自中国甘肃省洮河一带地区,大约从公元2世纪开始向南迁移,约公元7世纪,经掸邦高原逐步迁入缅甸叫栖一带地区定居下来,后来又逐步流散到缅甸中部平…  相似文献   

20.
老龙族     
老龙(自称),寮龙人,这是分布于泰国(共计1380万人,主要居住在北部和东北部)和老挝的族系,为老挝的主体居民(共计240万人);也有少量分布于越南、柬埔寨和缅甸,属南亚过渡人种,讲泰—傣语系泰语族的老龙语。重要的方言有万象语和琅勃拉邦语。文字(老挝文)是在万象方言的基础上于14世纪末开始使用的书面语言。信奉佛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