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毛泽东和王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位极为重要的人物.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王明则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一切从本本出发,害人害己,最终还害了革命.毛泽东和王明之间没有友谊可言,但有过二十多年不得已的交往:王明曾反对、排挤毛泽东;毛泽东亦发动整风运动以肃清王明教条主义的影响.但毛泽东对王明一直采取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让他边工作边认识错误,以期达到新的团结,但收效不大;而王明则始终反毛泽东不止,至死坚持错误.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当年,王明重返莫斯科,被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成员,政治书记处书记,成为共产国际领导人之一。他通过无线电,继续遥控以博古为“舵手”的临时中央,实际上成了指导中国革命的“太上皇”。 王明称颂毛泽东是出色领袖,莫斯科出了毛泽东著作单行本 王明不像李立三那样轻视苏区,公然反对农村包围城市,他重视红军和农村根据地。李立三强调城市暴  相似文献   

3.
武雁萍 《世纪桥》2010,(14):56-60
<正>提起王明,许多人对这个名字有所了解,王明是中共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他曾因"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给革命造成严重的损失。抗战时期,王明又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晚年时期他踏上了留居苏联的不归之路,并著书立说攻击共产党。这样一位大浮大沉的历史人物,其青少年时期无疑是他思想塑型最重要的时期,然而他的早期经历却鲜为人知。国内求学,唯圣唯书的思想植根于脑中  相似文献   

4.
土地革命时期,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统治全党达4年之久,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王明关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分析,是王明"左"倾思想的核心内容,这种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结束,与共产国际有着直接的联系,共产国际的理论和指示为王明"左"倾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成为日后根据地推行"左"倾政策的依据,给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在中共历史上,王明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面目出现的教条主义者,1931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夺取了最高领导权,上台伊始,他就对毛泽东等持不同意见者“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给中国革命造成重大损失。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逐渐走上中共领导  相似文献   

6.
王明,原名陈绍禹,在苏联使用的化名有马马维奇、波波维奇、克劳白夫等。王明曾长期在共产国际和苏联学习、工作,因此,共产国际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曾强烈地影响着他,逐渐使他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教条僵化的模式。本文就王明在共产国际的主要活动略作介绍。1925年10月28日,王明由上海启程北上,于11月对日抵达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ito6年冬,他随中山大学副校长米夫来华,大革命失败后不久又回到中山大学工作,直到1929年4月回到上海。从1925年到1929年王明陆续在中山大学学习、工作的累计时间不足四年,但正是在这短短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王明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冒险主义和抗日战争时期右倾投降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以他为代表的左、右倾错误曾经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危害。王明也曾为革命事业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观其一生,可谓“过”远远大于“功”。  相似文献   

8.
博古曾是王明路线的追随者和执行者,犯过严重的“左”倾错误,给党的事业造成巨大损失。但是,在遵义会议以后,他能正视并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最终走出王明路线,并对中国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米夫作为共产国际中国问题专家,对中共早期革命影响颇深。对米夫的研究是中共早期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内对米夫研究的主要观点包括米夫与王明的关系、米夫与王明的来信、米夫与王明的擢升、米夫与中国革命以及米夫与毛泽东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明是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冒险主义和抗日战争时期“右”倾投降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以他为代表的“左、右”倾错误曾经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危害。王明也曾为革命事业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观其一生,可谓“过”远大于“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瞿秋白,一生大起大落。他的经历和才华一度使他成为最受共产国际欢迎和重视的中国革命者。他是中国第一位赴苏俄采访的新闻记者;他协助共产国际代表,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他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八七会议"之后,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掌舵人。然而,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之后,他却被迫退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屡遭王明一伙的打击和迫害,这一切,都与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与王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熟悉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王明,20世纪30年代他推行的“左”倾错误路线统治全党达四年之久,给中国革命造成极大危害。尽管如此,当王明奉共产国际之命从莫斯科回国参加抗战时,毛泽东亲自去延安机场迎接,并称他回到延安是“喜从天降”。然而,以共产国际“钦差大臣”自居的王明又是如何对待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呢?  相似文献   

13.
1931年1月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使王明及其“左”倾错误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当时,广大党员干部和革命积极分子刚刚遭受了李立三“左”倾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的损失——党组织遭到破坏,革命同志付出不必要的牺牲。这些实践经验使一部分同志意识到执行王明“左”倾主张意味着什么。所以,党内有的同志,如何孟雄、林育南、李求实等当时就指出:王明的主张是“左”的,是“新的立三路线”,号召党员、干部坚决反对,更多的同志则思想上怀疑,行动上消极怠工。在这种情况下,王明及四中全会后的中央是怎样把“左”  相似文献   

14.
王明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三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代表.他犯过严重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损失,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笔者对他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不同阶段及同一阶段不同方面的言行作出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在指出他所犯错误的严重性的同时,也明确肯定他与坚持正确意见的同志有一致之点,对他某些方面的正确思想及对中国革命所起的某些积极作用,如实加以肯定.“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华侵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激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摆到中国共产党面前.王明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在共产  相似文献   

15.
1931年1月,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此后的整整4年内,王明“左”倾错误在全党贯彻,给革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使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革命力量都受到极大损失”。在这个时期内,福建白区党组织同样贯彻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同样执行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白区工作方面那些错误方针,即“采取为当时情况所不允许的进攻的形  相似文献   

16.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他不但大搞“五湖四海”,广集人才,而且还善于发现人才,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组织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早在红军时期,由于李立三、王明、张国焘等人的错误路线,使红军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到达陕北时仅剩3万人。面对当时中国革命的严...  相似文献   

17.
《福建党史月刊》2014,(11):30-30
正30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陈云》以陈云的人格魅力来统筹全片,尤其是他坚持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原则贯穿始终,哪怕为此受到批评和打压,也处变不惊、临辱不怒。如陈云刚到莫斯科,王明当时是中央代表团负责人,王明对遵义会议更换博古等很不满意,但陈云耐心解释,坚持真理,认为我党更换领导是件好事。在王  相似文献   

18.
1938年3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受党中央和毛泽东委托,乘飞机取道新疆赴苏联,前往共产国际完成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党中央和毛泽东派任弼时此行共产国际,还得从王明回国说起。1937年11月29日,共产国际派苏联专机送王明、康生回延安。在此之前,王明在共产国际呆了整整6年。由于共产国际远离中国革命实际,对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不太了解,王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得到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高度信任。1931年10月,王  相似文献   

19.
正乐少华是我军早期重要高级将领,他1927年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王明、博古等人成为同学,是党史上"北上抗日先遣队"失败的关键人物之一。辗转到延安后,与邓小平成为连襟。1952年元月,时任东北工业部副部长兼军工局局长的乐少华在家中开枪自杀,1980年平反昭雪。早期的革命经历和红军军团政委1903年,乐少华出生在浙江镇海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少时因家境贫寒,他在老家只读了几年私塾后,就前往上海谋生,在一家五金厂做工。1925年乐少华参加了五卅运动,在此期间加入了工会组织,并于当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0.
一罐红烧肉     
一罐红烧肉1933年,受王明路线的打击,邓小平被撤去江西省会昌、寻邬、安远中心县委书记的职务,下放到乐安县南村区当巡视员。但这并不使他灰心丧气。当宜黄县委书记李书斌、乐安县委书记胡嘉斌去看望他时,他坦然地对他们说:"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一个共产党员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