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地租理论与社会主义地租李祖革一、社会主义地租存在的必然性马克思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地租关系。因为那时生产力已高度发展。全部生产资料包括土地都属于全民所有,即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土地所有权已不再存在。“在土地所有权——实际上或法律上——不...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土地所有权理论和我国的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崔光胜屈炳祥土地所有权问题,包括土地权属关系的性质、构成及其变更,以及土地所有权的经济实现等方面的内容,马克思在他的经典巨著《资本论》中作过详尽阐述,为我们改革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处理当今我国的土地经济...  相似文献   

3.
围绕由“塔克—伍德命题”所引发的“马克思正义悖论”问题,西方左翼学者进行了数十年的争论,但正如罗尔斯所指出的,解答这一悖论问题的关键在于,澄清马克思是否使用了某种特定的正义观念来批判资本主义。而劳动所有权便属于这一正义观念。劳动所有权,分为以自我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和以占有他人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后者而非前者,被分析马克思主义者视为代表资本主义的法权与正义原则。实际上,这是一种“错位理解”,低估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家的狡猾性与欺骗性,未能准确把握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非正义性的文本场域与历史语境。近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谱系所标榜的一直是自我劳动所有权。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从历史和逻辑两个方面对劳动所有权进行了双重批判,阐发了劳动与所有权同一规律与分离规律的“辩证转变”,进而揭露了资本主义所承诺的正义的虚伪性。在未来社会中,应实行真正的劳动所有权和更高阶的需要所有权。  相似文献   

4.
关于改革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曾不同程度地侵害过农民的利益,但是这并非必然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相反,过度侵害农民利益会阻碍现代化进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即计划经济时期的“剪刀差”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合理“征地”。解决的办法应该是把土地所有权真正归还给农民,让他们在关心自己切身利益的基础上关心农业发展,进而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谭芝灵 《理论探讨》2008,2(1):169-172
梳理、并以马克思价值理论批判性地分析自前古典经济思想至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财产与产权的观点和理论;同时考察国内外马克思产权、所有权思想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马克思所有权思想正是其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理论的具体化,并因此认为国企改革应立足于劳动者所有权与其部门结构均衡模型的确立,以及劳动者所有权与资本所有权的社会价值总量结构均衡模型的确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深刻批判了拉萨尔主义者所主张的劳动所有权理论和分配正义观,阐明了自己在分配问题上的观点。马克思认为,要想真正解决分配问题,不能仅仅囿于正义、公平等政治哲学范畴,而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7.
夏莹 《理论探讨》2022,(2):124-131+2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旨归是无产阶级革命以及这一革命得以发生的可能性条件。围绕这一理论旨归,马克思在不同思想发展阶段不断触及承担革命之主体的无产阶级及其斗争的相关问题。在《雇佣劳动与资本》当中,由于缺乏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系统研究,马克思仅通过对劳动者工资的分类来阐发无产者与资产者之间不可避免的阶级对抗。这一带有预先设定的规定性在《共产党宣言》当中获得了更具有经验性的佐证,在资本逻辑展开自身的推演过程中,无产者不仅作为先验的革命者存在,同时还作为在资本逻辑当中处于贫困境遇的经验的现实存在。阶级问题由此成为马克思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潜在的理论动力之一。基于这一理论判定,面对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的“阶级”残篇,不应仅仅因其文本表达方式而将其视为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学的一个立场的延续,即从分配方式上来划分不同阶级,而应坚持以所有权为根源划分不同的阶级,并以此彰显阶级之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上迄今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态总体上可分为私有和公有两种,但在历史进程中演化为三种具体形式,即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又存在封建国家(皇家)所有和封建地主私有及农民私有的区别。其共同特征是私有,虽然前者在历史上也曾被认为是一种“公有”(即官田),而其实质不过是皇家私有;就农民土地私有而言已延续整个封建社会。经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以后,又可分为农民土地所有与国家所有,  相似文献   

9.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当前,必需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长久不变,以此为根基来创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构造新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为此,要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成员资格取得的条件,普遍推行新型农地股份合作制,理清农地所有权在相关经济主体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打造新型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法人治理机制,形成完善的集体成员土地所有权取得与退出制度。  相似文献   

10.
《求知》2007,(8):47-47
常修泽教授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指出,影响分配公平的资源环境产权缺陷有四个原因:一是产权国有与收益集团化。依据现行法律,土地(除农村信体土地)、矿藏、河流、森林等自然资源都属国有,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实际上却存在着资源所有权与收益权之间在相当大程度上的偏离。二是中央与地方在经营收益上不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1.
所有权保留买卖形式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但我国关于所有权保留问题理论研究和司法解释甚少。本文深入地探讨了所有权保留买卖形式的法律概念、主要特征、风险调控、标的物被侵害等问题,以望对司法实践活动有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土地征用中各种行政争议时有发生,争议的一方为有权代表国家行使土地管理权和实施征用土地行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土地征用人),另一方为农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以下简称土地权利人)。如何解决这些争议,法律虽已有明确规定,但不少地方在认识和实践上仍常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的国有土地实行的是大一统的所有权管理制度,全部的国有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土地的所有权,而地方政府只能代表国家行使使用权和管理权,这种管理模式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协作看似严密,但在实践中两者矛盾重重,国有土地所有权管理出现了混乱的局面。为了进一步提高地方的积极性,提高国有土地管理效率,促进经济转型,有必要创新国有土地所有权分级管理模式:乡镇、县、市、省和中央政府可以对土地分级所有,并登记核实发放证明,以期能够规范国有土地所有权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科学社会主义》2021,(2):43-51
所有权、自由、平等、功利是自由主义正义观的四个关键词,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从所有权与正义、自由与正义、平等与正义、功利与正义这四重向度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权利悖论"进行了立体化分析,深刻揭示了自由主义正义和资本逻辑既相互耦合又相互否定的辩证关系,指认了自由主义正义观不过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交换主体双方意志自由、契约自由的观念体现,他们服务于且遮蔽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真实本质。与自由主义正义观不同,马克思从超越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人类社会这一全新的理论视阈和价值基点来重新思考自由、平等、正义的真实实现,从而实现了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作为两种不同的公有制形式具有平等的法律主体地位。文章从《宪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出发,研究和界定集体经济的权利主体及权利主体代表性问题,提出“所有权份额”概念,将集体经济权利同集体经济成员联系起来,分析取得这种权利所取决的户籍条件,这种“所有权份额”权利的实质性存在及其给户籍制度改革和新型城镇化道路带来的挑战。同时以“新苏南模式”为集体经济改革的实践范例,分析“所有权份额”的实现路径问题。最后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集体经济改革角度出发,以“所有权份额”为切入点,提出了相关政策改革和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跨越”问题上马克思思想与恩格斯思想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本为根据,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澄清了我国学术理论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公社是否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问题的一个误解,即有人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是不一致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作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俄国公社及其发展道路的看法基本一致同时又存在一些差别,而不是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  相似文献   

17.
彭旭林 《学理论》2013,(24):133-135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基础建设需要更多的土地供应,特别是在农村的城镇化过程中,限于我国法律的规定,人为将农村城镇化过程的土地需求与征地进行捆绑,造成了城镇化用地必须经过征地得以解决的认识误区,实际上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可以分离,而征地只能严格适用于基于公共利益需要而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情况,因此其他农村用地则需要通过使用权的过渡进行改变,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因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以议行合一原则作为概念性工具分析我国人大制度是许多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做法。视议行合一为人大制度条件下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有关政治理论、法学乃至史学专著、论文、教科书和工具书的共同观点。我们以为,这是人大制度研究中的误区。一、议行合一政权的原生形态1871年3月巴黎无产阶级起义取得胜利并建立公社委员会之后,马克思便对公社政权实践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并给其以高度评价,指出“同时兼管行政与立法”即议行合一式的公社政权“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马恩全集》第二卷…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不少同志无论是否赞同产权,多从所有权的机能范畴来理解产权。故有广义产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的统一)和狭义产权(经营机)之说,企业产权之说,出资人产权(即把国家授权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看作出资人)之说等等。这样,不仅难以说清我们在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为什么*用产权的提法替代以往的所有权、经营权等提法,而且极其容易将以产权内容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引入歧途。因此,从对所有权认识方法发展的角度,来完整认识产权对所有权的继承关系及其意义,对于深化企业改革,避免重走国有企业国家所有…  相似文献   

20.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下的农民土地权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翠英 《理论导刊》2005,(10):43-46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实施以来,曾一度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前期思想与理论准备不足,其本身存在的缺陷近些年日益显现。尤其是土地所有权制度方面的诸多漏洞,导致了农民无论作为个人还是集体都无法享有法律在名义上赋予的农地所有权,从而在土地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等各方面受到种种侵犯,最终造成农民的普遍贫困。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大胆改革现行农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