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杭州pk国内都市杭州是一座精致的城市,一如它的自然风景和美女。这一点估计人们没有多大疑议。杭州的人文精神在长三角都市圈里,它所独具的特色就是“休闲”。杭州有着天然的地理环境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使得这个城市正在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休闲中心、会展中心和旅游中心。杭州在舆论上一直被人家误认为“很女人”,这与杭州的特色有关。城市的性格是历史的沉淀,容不得随意抹煞。其实杭州人的性格  相似文献   

2.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中国2010年世博会的口号,也成了全体城市人的骄傲和“城市梦”的理由。世博会的这句话实际上是来自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他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相似文献   

3.
<正> 3月29日杭州“连卡佛”的开张,为杭州这个日新月异的江南重城写下了时尚而奢华的一笔。杭州是连卡佛入驻的第三个内地城市,她的到来给杭州,以及其周边城市都掀起了一阵狂热而痴迷的“奢侈”风暴。这个荟萃了如 a.testoni、Prada、Versace、LV、Fer-ragamo 等国际顶尖品牌的商场,给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在期待之余带来了不小的震动。精致而高尚的购物环境,动辄四五千元一件的衣服……对平民百姓来说,质地轻柔手感极好的时装,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连卡佛,到底是谁在拨动你的琴弦?  相似文献   

4.
<正>杭州之美,名扬天下,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贺誉。苏堤春晓,夏日荷花,三秋桂子,断桥残雪,让人们感叹杭州是自然美的典范;西湖的淡妆浓抹,柳浪闻莺的浪漫空灵,九溪十八涧的深遂清幽,植物园的婆娑古树,则让人们感叹杭州是造物主的杰作。杭州是美丽的、醉人的、具有经济活力的,那么,生活在这座美丽城市里的杭州人又是怎样的呢?在外地人眼中,杭州人在方方面面表现出来的素养是否跟这座城市相匹配?在这里,我们以一些外地人的视角来解读这座江南名城,出发点是善意的,并不是想攻击杭州或杭州人,而是希望杭州能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5.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杭州,人称“天堂”。有引人折腰的秀美湖山,有让人留恋的文化积淀,也有令人向往的富足生活。在这座占尽了世上风光的城市,人们正在协力打造品质生活,决定把他们的城市变成“品质生活之城”。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别处” 时下,在网络上有这样一个热词——翘生活。所谓“翘生活”,是指不愿意忍受周而复始的疲惫生活和忙碌工作,暂时逃离,享受“生活在别处”的惬意。看到这样一个解释,你或许会有所不屑,因为“生活在别处”这样一个表达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恶俗”的口号。  相似文献   

7.
城市现代化与城市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现代化是当今时代城市发展的主旋律。所谓城市现代化,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及生活方式等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转变过程,它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 提起现代化,人们往往很自然地同工业化、城市化联系在一起,忽视文化化。文化化即文化的功能化。文化功能是城市的主体功能。确切地说,城市文化是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气质。“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这是西班牙巴塞罗纳市提出的一个口号。这个口号反映了城市的内涵,也表达了城市现代化的本质内容。  相似文献   

8.
绝大多数人是通过西湖知道杭州、认识杭州、了解杭州的。杭州市西湖区给人们留下了关于杭州的“第一印象”。为响应杭州市“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发展战略,西湖区提出了“推进现代化,建设新西湖”的目标。 西湖区山环水绕,景色秀美,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也是人才聚集的投资宝地。浙江省委、省政府设地西湖区内,这里有国务院批准的杭州之江旅游度  相似文献   

9.
<正> 这是一座我愿意给朋友们做向导的熟悉城市,7年多了,在可以用“西子湖畔”代其称谓的美丽杭州,走过了学习、就业、置房等一段美妙的人生历程。这又是一座在我心灵深处仍感陌生的城市,陌生之感在于买房所带来的几个心有余悸。惊悸之一是房价的狂涨,刚毕业那会,陪着朋友买二手房,一套让我看了也眼红的房子,面积在80平以上、两室两厅、卧室朝南、结构大气而感觉温馨的那种,只要30万,当朋友拿着钥匙时,触动我开始自己的买房计划。没想到3年后的今天,当我下大决心想要个家时,房价竟翻了一倍,回过头来一算,平均每年涨10万以上的行情,已经远远超出了杭州人的平均收入。惊悸之二却是以“居者有其屋”为目标的杭州房产新政策所带来的。从1月1日开始,杭州以“对卖房收入恢复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为主要内容的抑制房价上涨政策进入市场,且不论很多市民对这项政策的怀疑(据报道,超过67%的杭州市民认为,二手房价格不会因20%的个税而降低)是否正确,单是在新政策前后到目前这段时间来看,杭州二手房价不降反升,现房甚至期房想买也买不到,像本人这样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化的今天,城市的繁华和喧嚣早已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所司空见惯。的确,城市给人们带来莫大的方便与舒适。四通八达的交通、川流不息的人群、黑夜中闪烁的霓虹灯,时刻在提醒着人们:所谓的“现代文明”就在你身边。  相似文献   

11.
前些时候,某报《要敢闯》一文提出了一个这样的口号:“敢闯不合时宜的政策法规的‘禁区’”。这个口号曾在社会上引起了一些争论。有的报纸把这个口号全盘照搬,用作头版大标题;有的行政长官在党报上更直截了当地提出,搞改革就要闯法律的禁区;有的读者则投书某报,指出这个口号有悖于“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的宪法原则,容易造成思想混乱。鉴于这个口号涉及人治、法治这个重大问题,实有认真  相似文献   

12.
时下有一新的口号,叫做“感情投资”。倡导者认为它对联系群众,密切于群关系具有新的含义。近来又有人认为“感情投资”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一种管理方式,是新形势下协调人际关系,调动劳动积极性的一种尝试。究竟什么是“感情投资”?它又“新”在何处?确有研究之必要。“感情投资”这个口号,是从外国搬来的,它的核心在于“投资”。投资者,以资本求利润之谓也。外国资本家提出“感情投资”这个口号,正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例如有的资本家将所雇工人的生日都储入微机,每到生日那天,公司即派人送工人一盒  相似文献   

13.
2l世纪是一个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新世纪,人们追求的是更精致的生活和全面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城市生活中随处可以感受到艺术氛围,希望城市拥有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因而对城市公共环境艺术的探讨和建设已经不是个别人的呼吁,而是时代的要求。一 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公共环境艺术是一个既新鲜而又为人们所熟悉的名词,与我们的城市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领略到。(一)公共环境艺术公共环境艺术是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具有自身规律和特性。它走出艺术的“阁楼”,与“公共环境”、整座城市、人的生…  相似文献   

14.
两位博士的对话关于当前户籍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里人”、“乡下人”,户籍制曾像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把中国人分隔在物质文化悬殊的两个“世界”。不同“世界”的人,便有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地位,甚至不同的命运。可以说,户口是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特殊证件,每个人的出生、上学、就业、参军、结婚、迁徙……无不受到户籍制度的制约。你可能认为自己在大城市生活了七八年,至少算得上个城市人了。但是户口告诉你,你只是这里的“暂住人口”和“外来人口”。展望新千年,我国人口管理制度将会有哪些根本性的变革?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会不会取消?……就人们所关心的这些问题,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徐苏林与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左鹏博士进行了探讨。农村人与城市人户籍制度造成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5.
郭玲 《小康》2018,(15)
正去理解城市人想要的生活方式,并利用自身特色营造这种生活方式,让人们愿意来到、停留、生活在这个城市。这是城市发展需要拥有的态度,也是城市排名需要遵循的态度。大家叫了多年的"北上广深"要改口为"上北深广"了?近日,某机构发布了"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榜单一经发布便引发社会热议。在这个第5年发布的榜单中,四个一线城市的位次首次发生变化,"北上广深"的排位变为"上北深  相似文献   

16.
<正> 当代生活最直观、最美感的镜头焦点,便是异彩纷呈的服装世界。服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也是一种符号。它传递出文化,反映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代表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气质。正象英国人绅士,美国人满洒,是从他们对西装革履的注重,对牛仔休闲服装的偏爱中看到的一样。与广州人穿得“新潮”、深圳人穿得“职业”、温州人穿得“现代”、上海人穿得“洋气”、北京人穿得“大气”相比,杭州人的穿似乎  相似文献   

17.
<正>在杭州,你是幸福的。因为杭州作为一个文明城市,在创造社会生活的和谐人居空间的同时,也是个人性化的人居城市。在你的生活周围,你会发现上至政府部门,下至社会团体,外加各新闻媒体单位,都是你的“娘家人”,为你解忧解难、为你提供服务。一切为了群众,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做到给老百姓做主,让老百姓满意。用杭州话来说,那就是:生活毛通气勒!  相似文献   

18.
理想,是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所必不可少的,它给人指明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使人终生为之奋斗,而不至于随波逐流,一事无成。而我应该树立怎样的理想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对父亲进行了采访。我和父亲面对面坐下,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爸爸,您小时候理想是什么”爸爸笑了笑,回答道:“小时候,我的理想很单纯,只是要让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当时,社会上有一句流行的口号:“十五年超英赶美”,由此可见人们迫切的心情。我当时还不大,但我也希望祖国的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早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并且尽快尽早地实现共产主义,使生活过得更得美好”。  相似文献   

19.
<正>“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现在最迫切的是解决群众七难问题,让生活在杭州的人有幸福感、归属感。”中共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近日向媒体表示,“住房难”和“行车难”一直是他最大的两块“心病”。2002年,杭州市通过调研,梳理出群众关注度最高、意见最集中的困难,主要有群众生产生活就学难、看病难、行路难、停车难、住房难、清洁杭州、办事难等“七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一些著名的口号或格言,长久地留在历史的记忆之中。然而,很少有什么口号或格言能象十八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提出来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那样具有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的各国资产阶级革命都受到这个口号的影响,无产阶级在她还没有足够成熟之前,也曾经把这个口号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以颂扬。在我们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许多先进的中国人也曾经把这个口号作为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