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金砖五国等新兴国家为代表的“第二世界”崛起对全球产生广泛影响,并由此带来了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经济的变迁。葛兰西的核心理论框架——“霸权”概念以及以考克斯为代表的新葛兰西主义学派对探究新兴国家崛起的问题是有启发作用的,但是全球化与跨国资本主义的深化对新葛兰西主义学派提出了挑战。在整合新葛兰西霸权理论和后霸权批判理论,并将“第二世界”和“相互依存”加入分析框架之后,理论界提出一种新观点,即新兴国家作为一种新型反霸权的国际政治经济力量,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尚不能建立起替代性的独立霸权,而“相互依存式霸权”将主导当今这个时代。“相互依存式霸权”定义为根植于金砖国家的崛起所带来的基于地区合作所形成的联盟型关系,这一联盟型关系的形成主要为了牵制并超越由单一国家或单一权力中心(西方)所产生的霸权。届时在国家利益、地区走向、共同政治议程、政治联盟以及潜在危机管控等方面,“第一世界”(西方国家)和“第二世界”(新兴国家)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重塑国际安全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2.
“没有代表权,就不缴税”,这是美国独立革命时期反对英国统治的战斗口号。“废除贵族和僧侣的免税特权”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第三等级的革命要求。当资本主义还代表着一种新兴力量的时候,它曾经一度举起过“税赋公平负担”的旗帜。但是,当资本主义已经发展为帝国主义、一般垄断已经发展为国家垄断的时候,税收已经成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进行搜括和压榨的一项重要手段。当前美国的税收制度正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项重要工具。广大的劳动人民承受着愈来愈加沉重的纳税负担,最大的垄断组织和豪门巨富却享受着种种的免税特权。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税收政策,在雇佣劳动的剥削和压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劳动人民乃至于对中小资本家的剥夺,使资本的集中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使资本的压迫达到了无可容忍的地步。肯尼迪上台以后,一再鼓吹“减税”和“税制改革”;事实证明,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所谓“减税政策”正是进一步为最大的垄断资本服务的骗局。“劳动人民的纳税重担”、“垄断组织的免税优惠”、“豪门巨富分文不缴”——这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税收政策的特征。“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减税骗局”是这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税收政策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将从这四个方面说明当前美国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3.
战后印度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论及印度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实际上提出了印度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命题。由于它不但涉及马列主义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而且对研究和评价印度社会性质至关重要。因此本刊希望就此展开讨论。独立后,印度同其它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国家资本主义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印度政府广泛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紧对经济生活及其有关的各个领域进行干预,从而给战后印度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由于“印度国家资本主义”问题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例如,它是这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其原因何在?它有啊些表现形式和特点?其作用如何?前景怎样?这些都是研究战后印度经济、政治和社会必须回答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将战后印度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概括如后,以期引起进一步地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帝国主义的一个新现象。这种新现象并不能改变帝国主义掠夺好战的本性,也不能缓和资本帝国主义的固有矛盾。恰恰相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然意味着国家这个暴力机关同垄断资本的溶合,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国际垄断资本论研究笔记(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邓小平关于国际垄断资本的论述,联系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考察了国际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发展,说明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或60年代起,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跨国或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本文探讨了垄断资本主义两大阶段五大基本特征的联系和区别,两大阶段中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国际垄断资本的不平衡发展和相互依赖,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地位等问题,继而提出邓小平国际垄断资本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资本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的继承和发展;我们需要深入去学习、系统地研究,以改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亚非拉国家正陷入许多种重要的出口农产品“生产过剩”、价格低落的农业危机。这一农业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着的经济危机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某些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中或酝酿中的工业危机互相影响。亚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1993,(3)
中法战争爆发前,世界资本主义已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阶段,即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的掠夺和剥削,“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大‘高潮’,分割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极其尖锐的程度”。法国是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与英、美、俄及后起的德、日等资本主义国家一起,为共同瓜分世界而进行了赤裸裸的拚  相似文献   

8.
依附论是二次大战后首先在拉美出现的研究帝国主义扩张后果和扩张对象国内部社会经济结构形成与变化规律的理论。它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中心与外围的结构是一种统治一依附结构,即外围的第三世界国家依附于作为中心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而指明了第三世界不发达的根源在于西方大国的控制和剥削。一些依附论学者在不同程度上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理论和帝国主义理论批判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观点和发展理论。人口迁移思想是依附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接受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与劳动力相互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在剖析第三世界贫困的根源以及分析战后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迁移问题和批判刘易斯、托达罗等人的人口迁移思想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正> 所谓“亚洲四小龙”,是对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俗语,即指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这几个国家和地区,自6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陷入危机的70年代,通过实行积极的外向型开发战略和开放体制,造成良好投资环境和法律环境,大力引进国外资本、先进  相似文献   

10.
关于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性质问题,国外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其中关于拉丁美洲国家是“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以及依附性“资本主义”国家等观点,实际上涉及的是拉丁美洲的资本主义与其他地区的资本主义的异同点问题。而且上述各种观点所涉及的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