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社保问诊     
事业单位职工如何办理养老保险转移来信咨询我刚刚考入事业单位,之前一直在缴纳养老保险。请问,调入新单位后,该如何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参加养老保险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跨统筹范围或跨地区流动时,在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转移个人缴费形成的个人账户储存额。1.转入外市(含省直、行业)的人员,需提供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的接收函,经办机构名称、开户银行、账号、通信地址、邮编等信息,由分局事业科负责办理转移手续,待转出单位、转入单位、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同意并加盖印童后,持分局事业科打印的《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基金)转移单》(一式五份)到市局事业处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  相似文献   

2.
《就业与保障》2013,(7):4-4
小保:我们是一群农民合同制工人,在城里一家企业打工已五年。现合同期满,如今家乡给种地人减了农业税,实行免费供种、免费供化肥。扣棚种菜几亩地一年收入几万元,种地收入不薄了。在外打工收入虽多点,可背井离乡、抛家舍业也不容易,我准备不续签合同,回家种地了。请问在企业打工期间,企业和我们个人缴纳的社保能否退还给我们?宋能宋能:不能退还。《社会保险法》第十四条规定:“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税。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根据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转发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国办发[2009)66号)第九条的规定:“农民工中断就业或返乡没有继续缴费的,由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保留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保存其全部参保缴费记录及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继续按规定计息。  相似文献   

3.
农村的社保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农村社保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社保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拓宽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个人账户、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规范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这样,我们才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农村的社保问题。  相似文献   

4.
黄瑞平 《岭南学刊》2008,(3):101-103
我国在社保制度改革时设计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但是,这种新制度运行后出现个人账户被透支去支付养老金,导致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问题。因此,应从制度建设和多渠道拓展养老保险基金来源等方面采取措施,为做实个人账户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镇企业职工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为模式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已基本确立。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老有所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目标任务。下一步,国家将加快推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乌日图 《中国人大》2010,(14):20-24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也称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从建立以来几经变迁。如本课题报告之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演变和发展》所述,由制度建立初期"现收现付制"的社会统筹模式,改变为多种形式的"统账结合"模式,而后又有一些地方从“统账结合”模式发展为“统账分立”模式,即社会保险性质的“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制度模式和强制储蓄基金性质的养老个人账户模式这两种制度的“组合”。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两会组织的记者招待会上,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称,我国的社保制度要逐步提高统筹层次,比如养老保险,首先要实行省级统筹,不能再由市、县各自进行统筹。“我们已经制订了时间表,经过两年的努力,在全国各省都实现养老保险的省级统筹。这样,养老保险关系在本省内的人员流动、关系的接续和转移就可以实现了。”  相似文献   

8.
“把时间存起来,等自己老的时候再用。”在瑞士,一场用“时间银行”养老的革命正悄然兴起。“时间银行”由瑞士联邦社会保险部“开发”,即人们把年轻时照顾老人的时间“存”起来,在未来自己需要照顾时,再拿出来使用。申请者必须具备身体健康、善于沟通、充满爱心等条件;义务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其服务时数将存入社保系统的个人账户内。  相似文献   

9.
曹越  胡文君 《求索》2022,(3):144-153
运用事件研究法与多元回归法可以考察“社保入税”改革的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投资者将“社保入税”改革视为利空消息(市场反应显著为负),并且“社保入税”首次宣告(2018年7月20日)的负向市场反应显著大于第二次宣告(2020年10月30日)的负向市场反应。同时,从规制压力、抗风险能力和财政分权三个维度考察“社保入税”市场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劳动密集度高和盈余管理水平高这类规制压力较大的企业,其负向市场反应更加显著;非国有企业和内部控制质量低这类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企业,其市场反应更加消极;注册地在财政分权程度低省份的企业,其市场反应更加消极。  相似文献   

10.
1997年我国正式确立基本养老保险采取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特征的混合型的养老保险模式。从理论上说,这一模式有利与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结合,但在实际运作中,已出现严重的“空账”问题。“空账”问题使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实际运行困难重重。所以本文就是想针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出现的“空账”问题,分析其原因及后果,并探讨其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保险统筹城乡、覆盖全民,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以来,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推动富民强桂新跨越”号召,着力打造“实惠社保、和谐社保、廉洁社保、便民社保、人文社保”,获得22项全国性荣誉,创造8项“广西经验”,浓墨重彩地谱写了广西社保新篇耄。  相似文献   

12.
夏颐 《就业与保障》2012,(12):14-16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率先投入到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福建社保人勇于探索、大胆改革,推动养老保险走上省级统筹之路。而这一走。走出了福建省率先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全省“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调剂”统筹模式的新纪录。成为全国养老保险事业发展改革的领头军。准确把握住了时代脉动的福建社保人,也以先行先试、敢为人先的胆略和气魄,以特有的节奏和速度,率先在全国实行统筹试点,并最终实现城乡全覆盖,在中华大地上浇灌出第一丛绚丽的省级统筹的“社保之花”!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国务院最近批转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整合,提高统筹层次,做好各类制度的衔接和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工作,努力清除影响就业人员转移就业和享受各类社会保障待遇的障碍。这意味着,长期以来按城乡、分就业群体建立的分散的社保制度,有望逐步实现全国“一盘棋”。  相似文献   

14.
民主采撷     
“社保无疆界”酝酿破题。日前,《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研究》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完成了课题研究,着力解决制约劳动者流动的社保异地转续的政策性壁垒。“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提高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  相似文献   

15.
一月三十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下称“社保理事会”)公德称,国务院已任命戴相龙为社保理事会党组书记、理事长。  相似文献   

16.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的模式.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7.
跨区转移就业、社保转移接续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广大职工关注的热点话题。虽然国家诸多地方相继出台和实施相关措施以缓解养老保险在省内漫游问题,但与此同时,跨区医疗等问题也被搬上了桌面,再加上我国社保基金目前实行地方统筹,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当前的社会保障卡也均为各省、各市自制,导致如今的社会保障俨然变成了“地方粮票”,不能实现全国“通存通兑”,这给社保信息最终实现全国联网、转移接续带来了很大障碍。  相似文献   

18.
一做实个人账户,就是指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分开管理。个人账户基金只用于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统筹基金不再透支个人账户基金,个人账户不仅有记账额,而且有与记账额相等数额的基金积累。现在的问题是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混账管理,银行基金账户中哪些资金属于统筹部分,哪些资金属于个人账户部分没有严格界定,导致统筹基金不足时挤占个人账户基金.个人账户基金被挪用来弥补社会统筹基金的当期支付不足,  相似文献   

19.
日前,笔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财政部了解到,筹备酝酿多年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草案稿已经完成,并在有关部门、机构和专家当中多次征求意见,目前距离报送国务院审批又近了一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一有关人士确认:“文件起草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20.
漳州市芗城区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现有干部职工11名,承担全区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统筹管理职能,为全区4416户参保单位,近5万名参保人员尽心尽职服务。近年来,在各级人社局的正确领导和省、市社保部门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夯实经办基础,创新服务举措,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优质服务窗口”,有力推进了社会保险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