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意产业以其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特点,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也初具规模,但是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应有针对性地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策略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慧娟 《法制与社会》2013,(23):259-260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受自然资源约束威胁,诸如制造业处于价值链低端、就业难、自主创新能力低等问题长期阻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然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发展正好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在产业的高速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就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问题。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是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它是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的论证关系,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着手,介绍了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中知识产权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徐磊 《中国律师》2012,(10):66-67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北京市统计局与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于2006年联合发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在该《标准》中第一次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2011年,  相似文献   

4.
创意产业评价指数的应用,可以横向比较与纵深评估城市的文化产业建设状况,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一个客观考量的分析工具。本文从创意产业评价指数的视角来分析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政策、资本、文化、环境、人才等要素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由此进一步从战略定位、品牌设计、创意产业链、人才机制、文化中介、科技平台等方面探讨其可行性战略,以寻求一条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文化创意产业圈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日照市文化创意产业正迎来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文章对日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圈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意产业的崛起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萧条对文化产业不仅影响小,反而有带动作用,加上国家现阶段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必将迎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本文首先对文化创意产业内涵和价值链进行阐述,然后具体分析了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集聚现状,最后提出了北京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石安琪 《法制与社会》2012,(33):120+122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独创性、高附加值和强融合性的特点。在分析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法律困境的基础上,本文初步探讨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如何通过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的打击力度,加大对行政执法机关的监督力度,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将经济发展聚焦在文化创意产业之上,各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在世界舞台上遍地开花.然而,国内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市场准入的法律制度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并没有完善、统一的规定,这阻碍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健康、快速的发展.并且,目前已经出台的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设立的政策也存在许多不足,所以建立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设立的法律体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型产业形态,被称之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本文通过分析广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制约因素,提出进一步促进广州集群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颖 《行政与法》2015,(4):57-62
加大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着力推进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是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北京作为国家文化中心的特殊性,对国内外文化中心城市建设的经验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北京建设国家文化中心的路径,包括创建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注重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等。  相似文献   

11.
面对金融危机和低碳标准对国际贸易新潮流的呼唤,我国应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而目前我国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关的现行法律制度并未能充分体现产业促进、海外拓展等方面的需求。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从知识产权和融资保障等方面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同时,立足国内丰富文化资源,完善产业的国际贸易支持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和贸易摩擦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法律保护体系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创意产业是依靠创意和智力进行创作、生产、销售,并运用知识产权保护进行经营和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可分为核心、紧密、外围、边缘四个基本层次及其之下的若干小类。我国现有立法无论是理念还是制度都远不能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践的需要,应当在制定统一的文化创意产业基本法和具体部门法,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市场准入、市场管理、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世界发展潮流已从知识经济到创意经济时代,而创意产业又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是文化、商业与法律的结合,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借文化元素提升商品的附加价值,产生效益创造财富。台湾地区于2009年5月14日提出“创意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案”,打造台湾成为亚太文创产业汇流中心,马英九先生更于2010年主张在ECFA之框架下,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开创“黄金十年愿景”的重要主轴之一。大陆地区更在《十二五规划》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强调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目标。本文将以比较法观点,从两岸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探讨两岸文创产业规范制度之差异。其次将商业机制导入文创产业中,从知识产权管理观点,分析文创产业之法律保护议题。希望本文研究成果,除有利于两岸文创交流时,能够突显两岸各自的核心价值及优势,也可以借此比较政策面及法规面之劣势及机会,俾完善文创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两岸文化创交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产业现状文化产业,又称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产业或内容产业。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社会》2007,(1):75-75
历时半年、先后六易其稿的《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简称《政策》)正式对外发布。《政策》分八方面35条.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做了详细规划。据了解.今后本市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鼓励非公有资本及海外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市政府设立专项扶持奖金,  相似文献   

16.
孙午生 《法学杂志》2016,(10):88-94
文化创意产业是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同时也是最契合信息时代的产业组织形式,即是以个人的创意和智慧为依托,以版权保护制度为保障,以生产、经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主要业务范围,以满足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本质内容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是版权产业,版权保护制度正是通过对版权产业的直接调整从而最终影响到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存在和发展.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加强现行的版权行政保护和版权集体管理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繁荣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7.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之一,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我国创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成为困扰企业进一步成长的难题。而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制度保障不完备和交易制度不完善是制约创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的重要因素。欧洲和其他国家针对创意企业量身打造的援助方案以及政府在此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创意企业知识产权担保融资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李青 《法庭内外》2011,(6):63-63
随着首钢的搬迁,北京市传统工业区石景山区确立了以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产业为中心的区域转型目标。石景山区法院延伸审判职能,将知识产权保护与区域发展相结合,开展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宣传活动:赴石景山科技园区多家重点文化创意企业开展调研、  相似文献   

19.
当穿越技术与文化边界的创新与创意元素,以“跨学科”研究的产业化竞合方式聚集于知识经济社会内涵式发展的“创意经济”时代,我们从霍金斯以“设计权”为中心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中得到启迪:当代中国语境下的“自主创新”,是折射出技术与文化旷世发展轨迹的主流话语,更是一种饱含了民族振兴希望的国家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力象征。寻求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否定重构与整合创新,已成为激活创意产业发展力的重要法律选择。  相似文献   

20.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方法与途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潘瑾  陈晓春 《知识产权》2006,16(2):30-33
作为21世纪以知识要素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支柱,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在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实现循环经济以及树立现代城市国际形象,构建文化“地标”中的重要作用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关注。然而,除了必要的经济和文化基础之外,知识产权保护同样是创意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本文即在揭示创意产业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在联系及其重要性之基础上,从产业价值链角度,通过对不同阶段的价值活动与特点进行分析,提出更具针对性的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