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愤青”指网络舆论中对外表现为网络民族主义,对内表现为网络批判现实主义的青年群体。从社会认同理论角度看,“愤青”所具有的对外网络民族主义、对内网络现实批判主义的倾向,是社会认同作用的结果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针砭时弊表达情绪的网络愤青群体随之出现。对于网络愤青现象,应当肯定其有利影响,创造和谐的网络氛围和安定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网络愤青对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研究围绕网络愤青现象,首先介绍了网络愤青的人员构成和特点,接下来分析了网络愤青产生的原因,最后指出网络愤青的利弊以及相应的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3.
粉丝是近年来网络上出现的新词,它是英语“fans”的音译,是歌迷和什么什么迷的意思。时下,网络上又出现了官员“粉丝”群体。政府官员是否应该拥有“粉丝”?这些“粉丝”在中国究竟拥有多强的生命力?会是衡量我国民主政治进步的一个小小窗口吗?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社会转型临界点的临近,各种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也随之增多。人们获取信息渠道也日渐多样化,夹杂其中的“愤青”与网络谣言这一特殊文化现象影响之大、波及范围之广、破坏程度之深给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负面作用,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潜在威胁因素。本文通过对这一现象分析与对策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间,在中央查处的大案要案中,群体高官落马现象比较突出。一个主要官员被查处后,往往又有数位高官因此案而纷纷落马。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窝案”现象出现?我们应该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战略高度,直面现实,深入剖析,找准症结,提出对策.以防止群体高官落马现象再度发生。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大规模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批量向城市转移,被专家指称为“制度性孤儿”的留守儿童群体随之出现。本世纪初开始,留守儿童群体因其数量庞大、增长快速、牵涉面广、敏感度高、问题多发、负面影响深远等特点引发全社会持久、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公共部门在预防和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应重视社会组织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为弱势群体、强势群体以及公共部门之间建立情感嵌入提供了有效的路径,使目前社会网络“单一中心”结构转变为更灵活机动、更富有组织弹性的“双中心”结构。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不仅能使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博弈达到一种双赢的纳什均衡,同时还能大幅减少社会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8.
核心提示:资教生,是湖北教师队伍中出现的一个新称谓。2004年,为缓解贫困地区“教师荒”,湖北省启动“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每年面向全国高校遴选一批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作为“资教生”到农村乡镇学校任教,服务期3年。在本期《大学校园》栏目里,我们走近资教生群体,去听听他们的故事。在第2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也以这一组报道,作为送给老师们的节目礼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针对源头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优甚至断层等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襄阳市襄城区大力实施发展农村党员的“五源工程”,农村青年入党热情进一步高涨.党员队伍稳步壮大,结构明显改善。拓宽领域“掘源”。立足群体选,注重在致富能手、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村组干部等群体中发展党员。依托社团推,积极组织共青团、妇联等组织“推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传媒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以及受众需求的不断增加,各类媒体纷纷开办观点辩论类型的栏目。“报纸笔战”、“电视辩论”、“网络论坛”作为该类栏目在三大主流媒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着各自的受众群体和传播特点。分析和比较这些特点,以求找出三种形式具有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探索提高传播效果、改善内容质量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