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中国电影近年来似乎发生了巨变: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屡屡获奖,张艺谋和陈凯歌等人成为国际知名导演,被邀请做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但是,我们在将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总体相比时,却会觉得缺少了些什么。事实上,中国电影是异常单调的,除了张艺谋和陈凯歌等人所搞的“新东方电影”之外,基本上是靠几部喜剧性的贺岁片撑门面。这种单调反映了中国电影导演视野的狭隘,暴露出他们电影观念的欠缺。当代世界电影已经至少具有四种视野:一是意识形态视野;二是文化视野;三是人性视野;四是生态视野。这四种视野对应着四个层次的电影境界。综观全球电影的先锋…  相似文献   

2.
杨飞 《党课》2014,(4):80-82
对于陈佩斯大家都不陌生,这位中国著名笑星,电影、小品和舞台剧演员,曾带给了国人诸多欢乐。上世纪80年代陈佩斯主演的喜剧电影多以“二子”的形象出现,甚至还因此造就了中国第一个喜剧系列电影“二子系列”。他与搭档朱时茂表演的多个小品屡获大奖,并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当然,对于此,其父陈强的教诲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冯小刚和周星驰是中国影坛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喜剧导演,有“北有冯小刚南有周星驰”之誉。谁能想到,在市场竞争颇为激烈的情况下,两个著名的“喜剧之王”竞成为挚友——  相似文献   

4.
拍摄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青春之歌>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部由著名艺术家崔嵬与陈怀皑合作导演的影片,在电影艺术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成为我国电影艺术史上的一部经典.那么<青春之歌>是如何诞生的呢?  相似文献   

5.
电影《红色娘子军》诞生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红色娘子军》是著名导演谢晋的成名作,该影片以缜密独特的导演构思、娴熟冷静的镜头技巧以及曲折的故事情节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部电影是如何诞生的呢?本文就此作一披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正见到王冀邢时,他刚从北京回来,精神矍铄。这段时间他都忙着电影《红星照耀中国》的事。这部电影改编自82年前美国记者斯诺的纪实报道。他是这部电影的导演。时代、社会、担当,是王冀邢采访中的高频词——"电影不仅折射出导演的艺术追求,还是导演对时代深入思考后的产物","我在筹拍电影或电影选题的时候,会首先考虑时代背景的问题。"这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共性,也是"峨影人"的特质,  相似文献   

7.
马拉 《红岩春秋》2014,(7):43-46
正应云卫是中国早期著名的电影导演和戏剧活动家,1930至1940年代导演过《桃李劫》《怒吼吧!中国》《八百壮士》和《塞上风云》等名剧名片,抗战爆发后于1941年到重庆,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的中华剧艺社(简称"中艺")任理事长(相当于社长)。白杨、秦怡、舒绣文、张瑞芳、赵慧深都是中艺演员;郭沫若、老舍、阳翰笙、吴祖光、陈白尘、陈鲤庭都是和中艺紧密合作的剧作家。1942年,  相似文献   

8.
王苹是新中国最为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作品蕴含的女性解放思想与阶级革命诉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影像表达,也是中国女性电影的起点。通过王苹等导演的艺术实践,新中国电影成功地建构了追溯革命、塑造新人、想象乌托邦的主流叙事范式,确立了革命阶级在电影领域的言说地位及文化领导权。以王苹导演为代表的新中国30年电影的艺术探索,已成为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孟红 《党史纵览》2010,(8):27-31
吴本立(1916—2003).安徽省怀宁县人.著名新闻纪录电影摄影师、导演。他参加拍摄和导演的纪录片《百万雄师下江南》、《中国民族大团结》分别荣获1950年第五届、1952年第六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纪录片荣誉奖和报道奖.  相似文献   

10.
张瑞芳,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早在上世纪40年代便在大后方享有话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声誉(另三位是白杨、舒绣文、秦怡)。在风起云涌的抗战岁月里,作为一位亿万人民热爱的表演艺术家,她的激情的火焰始终在无数观众的心头燃烧。张瑞芳也许与戏剧有“缘”,早在中学时代就特别爱好话剧。初中的时候就演过田汉的独幕悲剧《获虎之夜》和《梅雨》,还天不怕地不怕地演过法国喜剧大师莫里哀的大型喜剧《心病者》。高二的时候又主演过中国著名喜剧作家李健吾的三幕喜剧《这不过是春天》,老师、同学人见人夸:“真像,演得挺不错!”张瑞芳实在太爱演剧了…  相似文献   

11.
邹慕晨 《学习月刊》2010,(12):35-36
著名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水中刀》于1962年问世,作为这名导演的处女作长篇,这部电影被认为是罗曼·波兰斯基走向电影艺术殿堂的标志与其特立独行的艺术追求的宣言。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后,  相似文献   

12.
惊悉我国著名电影导演谢晋谢世。让我感到很意外,也很痛心,像他这样的电影艺术家,现在已经太少了。  相似文献   

13.
华裔导演李安是中国电影之光,他倾情于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向世人展现中国的文化特色。在他早期的电影中,他大多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通过冲突与融合表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领悟和对西方文化的兼容并蓄。《喜宴》作为他的早期代表作,反映了导演关于文化差异的主题,体现了导演内心深处的中国情结。笔者从电影里呈现的中国式婚姻观、中国人的中庸哲学以及孝道文化三方面进行研究阐述,从而为跨文化交际提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1960年我北京电影学院毕业,被分到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担任导演助理。当时导演分4个职级,有导演、副导演、导演助理和场记。我一进厂就是导演助理,是挺幸运的。还有一个幸运是,我进厂后跟的都是中国电影第二、第三代大导演,有沈浮、郑君里、孙瑜、徐韬、吴永刚还有鲁韧等。我觉得,跟不同的导演能学习和掌握不同的风格,跟着这些大导演,我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从进电影厂到“文革”开始的6年,是我重新学习的过程,相当重要。那时,  相似文献   

15.
近日,曾经执导《陈赓大将》的著名导演叶大鹰看完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后,在其博客上写道:“假如把今晚看电影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06,(6):43-44
随着中国商品越来越多地进入俄罗斯市场,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这一商品产地标识已日益被俄罗斯消费者所认识。在许多俄罗斯的家庭中,大多数的日用品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在他们的心中,“中国制造”意味着物美价廉。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俄罗斯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17.
域外传真     
《党的建设》2011,(5):47-47
4月10日,著名美国电影导演西德尼·吕美特去世,享年86岁。吕美特一生曾执导40余部电影,其中囊括50项奥势卡奖提名。他执导的《十二怒汉》使其广受称赞。  相似文献   

18.
叶再春 《前线》2008,(12):62-64
2008年7月31日,拥有1500多台(套)影视制作设备的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在怀柔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对于数以万计的中国电影人来说,可谓欣慰至极。著名导演黄建新说:“以前我们拍电影,后期制作都要到国外去做……今后,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将在北京完成。”不过,对于30余万怀柔人而言,其意义尤显独特而远大,因为酝酿已久的“中国影都”梦想正在加速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末90年代初,以张艺谋、陈凯歌等为代表的中国第五代导演在国际影坛崭露头角,历经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电影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都有所斩获。同时,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增加,人们对中国的好奇心也越来越浓厚,人们渴望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人性暗箱     
我们希望看到人性的一树繁花,实际上看到的只是卑微的小草。每个人都面容平静地走在路上,他们把猥琐和不安交给独自的暗夜。电影《辛德勒名单》中的辛德勒,给人感觉简直是个圣人。导演斯皮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