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珅 曾官至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他权力很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俨然是“二皇帝”。但和珅升官的同时,也在为自己挖掘坟墓。和珅靠乾隆宠信发迹,也必然随乾隆升天而自毙。  相似文献   

2.
罗军 《法制博览》2011,(12):8-8
都说和坤是大贪官,是乾隆朝甚至是整个清朝最大的贪官,这是违背史实的,真正的大贪官应该是皇帝,和坤所处的时代最大的贪官应该是乾隆。  相似文献   

3.
余沐 《法制博览》2009,(13):42-42
乾隆、刘墉、和珅、纪晓岚是这些年来电视荧屏上经常出现的“欢喜冤家”,或是乾隆、刘墉、和珅一组,或是乾隆、纪晓岚、和珅一组。历史上,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4.
王东  水云间 《法制博览》2008,(14):11-11
人们一直都把贪官比作老鼠,可贪官和老鼠到底像不像呢?且听在下一一道来:贪官和老鼠一样,都喜欢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老鼠和贪官一样,都喜欢过夜生活。  相似文献   

5.
和珅原名善保,属于正红旗人,和珅的父亲叫"常保""避父讳"是汉人的老传统;清代建政以后,除了皇帝,普通满人、特别是早期的满人并不讲究"避父讳",所以父亲叫"常保",儿子可以叫"善保",并不认为有忤),有祖先的"世爵"可以承袭.  相似文献   

6.
    
周伟民 《法制博览》2010,(10):43-43
翻开古代典籍,除了清正廉洁的官员留下了一些“雅号”外,一些贪官、庸官也留下了或令人发笑或令人不齿的“绰号”。这些“绰号”穿越历史的烟云,成为典籍中的笑柄,读来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7.
冯佐哲是中国社科院的一名退休学者,他1960年开始研究和。于1998年出版《和珅评传》一书。之后,有关这位和大人的书如雨后春笋般涌入书市.冯先生发现,很多书都抄袭了他的作品或研究成果.他自此开始与这些抄袭者的较量。  相似文献   

8.
石破 《南风窗》2013,(24):11-11
官员对周围簇拥着的势利之徒的认识和体会,更比一般人深刻得多。你拥有权力时得到的尊崇和拥戴,一旦失权就会瞬息而逝。每一个贪官都是势利的,不势利则无贪官。然则贪官的势利是如何炼成的?当下社会是一个"精英崇拜"社会,精英就是拥有财富最多的人,所谓"财富英雄"是也。他们既是成功者,也是智慧与能力超群者,还是无数渴望成功的庶民的"崇拜者"。他们是从财经媒体到  相似文献   

9.
杨于泽 《法制博览》2009,(10):71-71
国内的腐败分子如今碰到了一个新问题,北京一家报纸近日公布了一份调查统计,结论说2008年贪官受贿平均值是884.1073万元。原来社会上有“平均工资”、“平均收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储蓄”,现在连贪官也有了“平均受贿”。  相似文献   

10.
贪官的出身     
谢泳 《法制博览》2010,(16):8-9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极大变化。总体趋势向进步方向呈现,这一般没有人怀疑。这三十年中,一个特殊现象是中国贪官的数量激增,我没有详细统计,但凭感觉和断断续续看到的各种材料,大大小小的贪官加起来的总数真是惊人。我有时候也想这个问题,事情何以致此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