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爷爷的恩情     
爷爷不在了。但我对爷爷的依恋与怀念堆积在我心里,留下了一种痕迹。 我小的时候跟着爷爷奶奶过,整片天地好像都是我的,我是无疆的野马,放任自如,因为在他们心中我是宝贝。他们舍不得吃的东西都要留给我吃,惹他们生气时,也只会说“小鬼精灵”什么的。外出时我总是尽兴地玩闹着,走累了就要爷爷背着睡一下,心里甜滋滋的。  相似文献   

2.
县长干过啥     
林华玉  傅显渝 《工友》2013,(1):63-63
县长张大山上任第一天,就去了靠山村视察秋收工作,随行的还有电视台记者张强。 张县长向村民们进行了饱含深情的讲话…… 乡亲们,我的老家也在农村,我也当过农民,我也插过秧、耕过地、播过种,所以我最知道农民的心声,最知道农民不易!……  相似文献   

3.
邱刚 《农村青年》2007,(6):33-34
弟弟第一次到北京读大学的时候,与我当年离家是同样的年龄。在父母的眼里,17岁,只不过是个孩子。而且,又是没出过县城连火车也没有见过的农村少年。母亲便打电话给我说,要不你回来接他吧,那么大的北京,走丢了怎么办?我想起这么多年来一个人走过的路,很坚定地拒绝了。我说,一个男孩子,如果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又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4.
许春枝 《工友》2010,(1):37-37
我在乡镇干了三十多年,计划生育、纪委、工会工作等都做过,在工会里呆的时间最长。要我谈体会,怎么说呢,五味杂陈吧,酸甜苦辣都尝过。  相似文献   

5.
我结婚的第二年,公婆就因疾病相继去世了,留下了一笔数目不小的外债。安葬完老人后,老公和他的哥嫂在老家开始商量还债的问题。那时我们刚在城里买了房子,按揭付款,首付5万,其余每月付800元.要坚持整整还20年。我私下对老公说,乡下的老屋怎么也值几万吧,爸妈都留给他们了,治病时咱们也没少拿钱,这欠下的账还要分担吗?如果是这样,日子还怎么过呢?老公狠狠瞪我一眼,没有说话。我气呼呼地说,算你有能耐,你把债全揽过来算了!然后便赌气坐车回城里来了。  相似文献   

6.
李良旭 《工友》2015,(4):47
不让自己成为那种空穴来风的风,也是一种成长和尊严。刚工作的时候,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有趣。一旦得知什么消息,马上急切地想对别人说。如果别人对我说了什么事,我也忙不迭地对别人绘声绘色描述一番。久而久之,同事们送给了我一个绰号:小灵通。有一天,老板喊我到办公室交待工作。告辞时,老板突然喊住了我。他望着我,像要说什么,但也好像欲言又止。我看着老板,心里一阵发怵,不知老板想要说什么。过了好一会儿,老板才说道:  相似文献   

7.
胡三林 《工友》2009,(6):4-6
仅有的一只眼睛也被击伤了 去年儿月5日,武汉船舶公司到劳务市场招聘打磨工,人事主管一眼就认出了我。原来,早在去年7月5日,船舶公司到劳务市场招聘工人赴宁波青林大桥施工时,我因为拥有打磨技术,被船舶公司顺利应聘。在宁波干活期间,凡经我打磨过的焊巴光滑平整,一次性检验合格,每遇加班,我都主动干,带班的方海洋和同班的工友都说我干事卖力、踏实,是个好劳力。  相似文献   

8.
在水一方 《工友》2011,(7):45-45
多年前,我和她是同一批走进那家保险公司的。做过保险业务的人,大概都知道这一行业的艰辛,尤其是最初的那几年,要突破的难关实在太多。初出校门的我们,社会阅历浅,人际关系网也没有形成,只能靠着自己的一张稚嫩的嘴皮子,还有一双不怕跑细的腿,一次又一次地敲开陌生的顾客的门。  相似文献   

9.
杨柳 《农村青年》2007,(5):29-31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从没有疼过我,她最爱的人是姐姐。姐姐7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父母寻医问药差不多半年,可姐姐的病却越来越严重。那时候,我才5岁,父母每天都要背着姐姐外出求医,对我基本上不管不问。或许是童心妒忌,有一天,我冲着刚刚看病回家的姐姐不知怎么就狠毒地叫道:“最好你快点死掉!”话音刚落,母亲就“啪”地扇了我一巴掌。那一刻,我捂着火辣辣的脸放声大哭,心里对母亲充满了仇恨。  相似文献   

10.
阿福 《农村青年》2009,(4):32-35
每个成功者背后,都付出过难以想象的艰辛和磨难,小沈阳也不例外。他曾说,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如果没有父母倾尽心血支持和鼓励,我不可能走上今天的星光大道。  相似文献   

11.
小平和工人心连心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康永和邓小平同志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他辉煌的一生中,对中国工人阶级运动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关心。我自己曾亲身跟邓小平同志接触过4次,每一次接触都使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小平同志对工人阶级的关心和爱护。我第一次见到...  相似文献   

12.
西遇尘 《工友》2011,(3):56-56
我这个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喜欢叫别人帮忙,怕欠人情。我喝酒过敏,所以滴酒不沾。同事请客、朋友聚会,我很少参加。不能喝酒,陪着他们,我觉得累,更何况,我怕欠人情。因为,同事朋友请客,我不好不回请。我曾回请过几次,可我不喝酒,大家就客随主便,喝酒也不尽兴,弄得没了意趣。  相似文献   

13.
    
从小就没了娘,爹把我养大不容易。几亩地,几只羊,几棵苹果树,那是我的银行。从小时候起,爹就当我是他的宝贝,我也没有让他失望,顺利考取了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一家公司做会计。尽管还没有能力接爹来城里过那种闲散的生活,但是我相信:只要努力,这并不是遥远的事。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生日     
林琼 《时代风采》2006,(6):30-30
今夜星空灿烂,我倚窗而立,一天的奔忙让我疲惫不堪,但温馨简朴的家,低调简单快乐的生日,却让我彻夜难眠。从上学起到工作后,甚至当我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时,父母都从未忘记过我的生日。孩提时,每逢生日,我都会津津有味地吃到囫囵鸡蛋。稍大些了,我便吵着要生日蛋糕。后来,吃生日蛋糕就成了我过生日的固定模式,二十多年都未曾改变过。父亲节,我无意间看到大多数年轻人无法准确说出父母生日的电视节目,心中平添了几分歉疚,已经成家的我,在新参加工作的同事眼中已是“大姐”的我,从未记起过父母的生日,更别说为父母订生日蛋糕,摆生日宴了。…  相似文献   

15.
三毛曾说过,如果没有了过去,那么,跳一支舞也是好的。这句话,常常让我想起已远在法国的他来。10年前,我读高三。腼腆、羞涩、爱脸红、爱低头,疯狂地看书看书,只为一个人。那个人是我们的班长,一个让所有女孩子都喜欢的男生,英俊、热  相似文献   

16.
佚名 《工友》2009,(9):46-46
如果你在办公室工作,无论日后是想仕途得意平步青云,还是想就此默默无闻地过太平日子,都有必要在办公室这个无风还起三尺浪的地方注意开玩笑的艺术,哪怕是最轻松的玩笑话,都要注意掌握分寸。当然也不是要你死气沉沉,三缄其口。如果能记住以下的禁忌,你还是可以挥洒自如地开玩笑的。  相似文献   

17.
周明 《时代风采》2011,(2):9-10
我叫李建,今年25岁,老家在昆明禄劝县的山里,父母都是务农的,因为还有2个弟弟在上学,16岁念完初中我就跟着同村大人出来打工了,当时去过广东和上海,大城市我是见过了,但那终究是别人的家。2008年我回了昆明,四处碰壁后来到一家环卫公司上班,主要负责清扫区内的街道,虽说辛苦,收入也不高,但总比我那些在工地上千活的兄弟好多了,毕竟在这儿干活没那么危险,也不会被拖欠工资。  相似文献   

18.
换算方式     
电讯局小耿向自来水公司小胡请教。小耿说:“我们这栋宿舍楼,一个月只用了100吨水,可是每次收水费的时候,你们都按150吨计算,这是为什么?”小胡想了想说:“我也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上个月我们两口子,都在外在出差,家里一个电话也没拨,可是这个月却交了几十块钱话费,不知啥原因?”小耿说:“那可能是‘座机费’,不是话费。”小胡“啊!”了一声:“那多收的50吨水的钱,可能也是座(水)塔费,不是水费。”小耿不解地:“我怎么从没听说过,用水还要交什么‘座塔费’?”小胡笑了笑说:“亏你还是电讯局的,咋就不知道如今是信息…  相似文献   

19.
刘晓 《农村青年》2014,(7):69-70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我到《农村青年》杂志社工作已经20年了。20年对人的一生来说不算短,当初那个懵懂无知的年轻人现在也成了拖家带口的中年人。我把20年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农村青年》杂志社,现在想来也是无怨无悔。回想走过的这20年,很多事情还历历在目,像刚发生过一样.20年来,每一个感动的瞬间我都在心里珍藏着,铭记着。  相似文献   

20.
我最近认识了一个女孩,我相信如果我不懈追求,我一定会赢得她的芳心。可是,我准备出去打工,闯荡人生,未来的生活对我是一个未知数。即使她答应了我,我也舍不得让她跟我受磨难。可是如果我留在家里,也没有什么前程,况且我不愿继续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我想到外面的世界去,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努力过,尝试过,我也就不后悔了。可是我又不甘心让爱情离我而去,否则,即使在城市里挣到了钱,如果没有心爱的人与自己分享,那也是一种缺憾。为此,我曾经给她写过一封信,可她却保持沉默。这我能理解,一个18岁的女孩是不能面对现实生活的残酷的。我真想放弃,可她对我吸引力太大了。我如何作出抉择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