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当代中国人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在批判 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状况中建立起来的 ,它包含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内容和实现条件 ,对于 2 1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人的建设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我们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加强当代中国人的建设 ,就是要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科学人才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公民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和实施个性教育。  相似文献   

2.
唯物史观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敏 《理论学刊》2002,1(3):18-2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考察人类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唯物史观的创立,才为有关“人的发展”学说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由此阐发的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及其历史的实现过程,才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我国,我们党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有一个重新认识和深化实践的过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社会的“全面发展”到“人的全面发展”,它全面深刻地记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我们党恢复光大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求实》2013,(10)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的人学理论作为其基础理论。马克思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从哲学层面对人做的深刻思考,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以人的存在和发展为线索,以人的需要为主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人学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实践的人学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人的本质理论是马克思人学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从整体上对完整意义上的人的本质作了系统规定。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为基础,促进以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
熊宏俊 《求实》2004,1(5):10-12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实质。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做了详细的理论阐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进程中 ,毛泽东为实现和推进中国人的全面发展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 ,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杨凤 《党史文苑》2008,(9):66-69
马克思人学思想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人学思想包括人的本质论、人的生存论、人的发展论.人的社会本质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人的社会化为重要任务;人的实践存在方式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社会化;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7.
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人学思想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人学思想包括人的本质论、人的生存论、人的发展论。人的社会本质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人的社会化为重要任务;人的实践存在方式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社会化;人的全面发展目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高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正确分析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方法,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谈论人的问题、特别是研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的时候,仍然要回到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是一种崭新的人的理论,是为了人的理论。马克思关于自由时间的理论,为我们研究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阈。今天,我们正在从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的思想渊源是西方的人学思想,虽然西方的人学思想蕴涵着丰富的内容,但是由于脱离了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决定了他们的人学思想陷入空想。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需要出发,探讨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确立了实现人的自由的最高价值目标。为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深入地探析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其中对“现实的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论述,成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万春利 《世纪桥》2007,(10):3-4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伴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逐步确立而确立。其内涵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等四方面。其实现条件和途径有: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重视精神产品的生产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等。  相似文献   

13.
龚雪 《世纪桥》2011,(23):39+45-39,45
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主题和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在哲学史上实现了对人的完整理解,使"人"成为哲学的出发点。我党几代领导人,科学地领会马克思的人本思想的本质内涵,以"以人为本"思想作为我们党一直以来的核心执政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上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正确把握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培养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5.
从古希腊、中世纪的思想家到黑格尔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总体性思想,马克思从现实中的人出发,论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总体性思想。人类社会历史的总体性所追求的目标是实现人的总体性,马克思从人的本质的总体性、人的存在的总体性、人的发展的总体性等方面论述了人的总体性思想。马克思关于人的总体性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对消费问题的论述中,谈到了消费活动中人的需要、人的社会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等问题,彰显出他的消费思想中的人学意蕴。在他看来,消费的目的是满足和创造人的需要;消费活动是人的社会本质的确证;消费的价值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消费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前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状况,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江泽民同志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及其社会本质要求上,把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8.
秦龙 《求实》2007,4(9):11-15
人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关注的中心问题。马克思从来没有孤立地考察人的发展问题,他认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离不开共同体,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与此同时,在马克思看来,不同形式的共同体影响了其组成成员个人的不同发展状态。"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抽象共同体"以及"真正的共同体"分别对应着人的发展的三大阶段,即人对人的依赖、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仔细研读马克思的上述思想对于我们重新理解共同体与人的关系特别是共同体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必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面对当今世界的发展,人的问题日益突出,各类思想领域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都对人和人的发展做出了不同的理解。解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内涵,理解人的发展的现实途径和人发展的根本动力,对当今社会中全面正确地认识人、解决人的发展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的本质论的终极目标。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出发,能够看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层内涵。当前,我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对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实践,是对于人的本质的三重维度的全面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人的自由解放。"以人民为中心"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