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果说傅作义作为"北平和平解放的大功臣"(毛泽东语)被广为人知,那么阎又文则是鲜为人知的又一大功臣。阎又文,傅作义的机要秘书,有关部门在《无名丰碑》中这样评价:  相似文献   

2.
1949年1月22日,我们的父亲阎又文代表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将军,在北平中山公园水榭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翘首以待的中外记者们,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国共双方签署了“北平和平协议”,这座历史名城的命运将不再通过流血战争的方式来决定,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和这座文化古城将得以保全,北平的和平解放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3.
李自华 《前线》2009,(2):54-56
2009年1月31日,是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为了和平解放北平这座文化古城,平津战役总前委与傅作义的代表进行了三次谈判。最终,傅作义顺应时代的潮流,接受毛泽东提出的“八项和平条件”,率部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如今,每每谈到北平和平解放,谈到60年前那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战与和”的较量,人们就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傅作义,想到那些为和平解放不顾个人安危四处奔走呼吁的人们……  相似文献   

4.
周进  伍佳 《北京党史》2009,(2):29-30
一 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北平城。1949年1月22日,傅作义将军接受北平和平解放协议。1月31日。北平国民党军队开出城外,听候改编。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入城式。北平的和平解放标志着平津战役的胜利结束,北平的和平解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为使闻名世界的古都免遭涂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在多方努力下,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1月21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1月22日,国民党25万守军按协议开始陆续撤出北平市区,接受解放军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至此,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  相似文献   

6.
70周年     
《湘潮》2019,(2)
正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1月14日至15日,东北野战军对拒绝投降的天津守敌发起总攻,解放天津。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于1月下旬率部接受和平改编,东北野战军随即进入北平接管防务。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的进驻北平入城仪式。至此,  相似文献   

7.
况到北平和平解放,人们会想到傅作义。毛泽东也总是说,北平和平解放,傅先生立了大功。 傅作义,原任国民党军华北“剿匪”总司令。天津解放后,他接受解放军提出的和平条件,双方达成“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率20万守军撤出北平市区接受改编。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从此,傅作义走上人民的道路,成为毛泽东众多党外朋友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正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为使闻名世界的古都免遭涂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在多方努力下,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1月21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1月22日,国民党25万守军按协议开始陆续撤出北平市区,接受解放军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至此,北平宣告  相似文献   

9.
正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为使闻名世界的古都免遭涂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的方式解放北平。在多方努力下,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接受改编。22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国民  相似文献   

10.
正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为使闻名世界的古都免遭涂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在多方努力下,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1月21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1月22日,国民党25万守军按协议开始陆续撤出北平市区,接受解放军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至此,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当年,新华社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了连续报道,详细记载了这一历史进程。近日,笔者查阅了中共晋绥分局机关报《晋绥日报》刊载的新华社报道,梳理出当年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的许多细节。  相似文献   

11.
阎又文,山西人,生于1914年,1938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在北京病逝。他长期潜伏在国民党高级将领傅作义身边,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特别是北平的和平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阎又文的身份继续保密,直到他逝世31年后的1993年,真实身份才为其子女得知,后向社会公开,也由此揭开了又一段尘封已久的潜伏故事。  相似文献   

12.
<正>五里桥谈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与傅作义代表进行的一次重要谈判。这次谈判,双方达成了《北平和平解放初步协议》,为和平解放北平奠定了基础。谈判是1949年1月中旬在河北省通县五里桥村(现北京市朝阳区常营乡五里桥村)进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一、解放后,女儿看了他写的日记,大吃一惊,才知道他早已是共产党员。 阎又文是共产党员,一直是我党隐蔽战线上的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他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多年来却鲜为人知,甚至被人歪曲。为阎又文正名的消息由罗青长撰文披露报端。最早总政排演的话剧《故都春晓》提到过阎又文一笔,因为那时没有公开阎又文的党员身份,只是说他使劲做傅作义的工作。本来电影《大决战》是应该提一下的,但《大决战》剧组知道情况晚了,已经送审通过,马上就要在全国上映,来不及加上一笔。  相似文献   

14.
1949年1月31日,北平正式宣告和平解放。原国民党的傅作义将军从国家、民族的大义出发,毅然接受我军的和谈条件,率部起义,走和平改编的道路,使北平这座驰名世界的文化古都终于完整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一) 促使傅作义走和平谈判道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第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从1946年7月开始到1948年11月,经过两年多的作战,大大削弱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辽沈战役已经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彻底解放,淮海战役也已打响,蒋军的几个主力兵团濒临覆灭,傅作义所指挥的华北战场正面临着华北、东北人  相似文献   

15.
祁建 《党建》2009,(8):60-60
2009年1月31日是北平和平解放60年纪念日。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城接管,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相似文献   

16.
[故事]毛泽东委傅作义以重任,并对他高度信任,通过充分肯定他的义举,使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为人民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傅作义先生是率领50余万官兵到人民阵营中的一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1949年1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解放北平的备件.毛泽东高度地称赞了这一义举为人民立下了大功.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将军召集所统率的高级将领开会,宣布了他与解放军平津前线联合司令部达成的《北平和平解放实施办法》即14条协议。1月31日,解放军举行盛大人城式。至此,北平这座古老的名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翻开了它历史的新篇章。傅作义将军能够决心脱离蒋介石反动集团,转到依靠共产党、毛主席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夙愿,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在傅作义将军身边工作的河东同乡好友的规劝、策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为和平奔忙的社任2杜任之,万荣县城关镇七庄村人,幼年时在曲沃县高小读书,受“五四”运动影响,接受新文化,思…  相似文献   

18.
1949年1月21日,傅作义接受和平条件,率部出城接受解放军的和平改编,31日双方圆满完成交接。2月21日,陶铸去傅作义处告知毛泽东要接见他和邓宝珊,并允许带随员一人。对于傅作义与毛泽东的这次会面,诸书所记各不相同,有必要做一考证,订正某些书所记之讹。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下卷记述:“2月23日,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在西柏坡接见傅作义、邓宝珊。”①在他主编的《周恩来传》中却为:“2月22日,傅作义和邓宝珊乘飞机从北平抵达石家庄,再乘吉普车来到西柏坡,周恩来先接见他”,“当天下午,毛泽东、朱德会见傅作义”。②而王克俊的《北平和平解…  相似文献   

19.
周进 《北京党史》2009,(1):40-44
北平和平解放是北京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一直被学界广泛关注。自2004年以来,北平和平解放史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经过长期的积累,终于有了专史类著作问世,如《在迎接解放的日子里》《走出硝烟——平津战役三方式》《上上之役——北平和平解放的实现》等,相关图书达20余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各类论文、文章160余篇,主要有《刘后同与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政治转型过程中的双重性》等。  相似文献   

20.
正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12日,天安门城楼作为主席台,隆重庆祝北平和平解放。三个月后,天安门再次得到布置,"和平鸽"挂上天安门城楼。这次的主席台不是在天安门城楼上,而是在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上。天安门城墙上的巨幅会标"北平各界人民欢迎出席世界拥护和平代表团胜利回国大会",点明了这次大会是一次欢迎大会。这是北平和平解放后,在天安门前举行的首次欢迎大会。世界拥护和平大会的缘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