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淑民 《人民论坛》2014,(8):182-184
新中国的民间外交思想主要包括毛泽东与周恩来的人民外交和"以民促官"思想、邓小平的"民间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思想、新时期的"人文外交"与"构建和谐世界"思想等。新中国民间外交的思想主要渊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动力的思想、中国共产党长期的革命斗争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钱文华  徐昀 《群众》2023,(3):51-5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并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世界“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推进“民间等各方面对外交往”等关于新时代民间外交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  相似文献   

3.
从民间外交到公共外交 中国外交的重要特色就是政府外交与人民外交的相辅相成。新中国成立时,政府外交和民间外交几乎同步开始运行。中日建交的历史进程中的“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和中美建交前的“兵乓外交”,都是民间外交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案例。在1957年,周恩来总理曾经对中国的整体外交有过界定,即“中国的外交是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三者结合起来的外交”。我国的民间外交在各历史时期都取得了记入史册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民间外交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人民外交时期,打开了新中国与外界的联系;民间外交时期,改革开放后超越意识形态广泛缔交并为经济建设创造出良好的氛围;新世纪以来的人文外交时期,其主要任务是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国话语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李学如  陈勇 《求索》2011,(9):244-247
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长期的对日外交实践中,他提出了“两个区分”、“关键是要和平共处”、“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等指导思想。中日关系遭岸信介破坏后,为修复民间外交并推进向官方外交过渡,他提出了发展中日关系的“政治三原则”。恢复邦交后,他又及时提出“不忘老朋友、广交新朋友”、“官民并举、以官带民”等方针,坚持两条腿走路。周恩来对日民间外交思想的提出及实践,在新中国外交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近日,中国欧美同学商会2005委员会在京举办了“营销中国暨中国民间外交”的圆桌论坛。来自社会不同领域、有着丰富实践经验或理论研究的近百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参加了论坛。伴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扩大、对外投资的日益活跃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崛起,加大了我国与一些国家的摩擦,而中国民间外交正是“营销中国”的有效手段之一。民间外交是我国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民间的方式在国际上与各国人民进行友好的交往,可以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争取更多的国际理解和支持,树立起负责任的大国良好形象。“营销中国暨中国民间外交”是中国欧美…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和谐社会理论在国际关系领域中的成功运用,是胡锦涛和谐思想的新发展。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世界体现了中国外交思想的新成果,反映了中国外交战略的新目标,凸现了中国外交策略的新理念。深入研究这一重要思想对于全面、准确地理解胡锦涛和谐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和谐社会到和谐世界——胡锦涛和谐思想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世界是和谐社会理论在国际关系领域中的成功运用,是胡锦涛和谐思想的新发展.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世界体现了中国外交思想的新成果,反映了中国外交战略的新目标,凸现了中国外交策略的新理念.深入研究这一重要思想对于全面、准确地理解胡锦涛和谐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今日中国论坛》2009,(10):25-28
我们讲的民间外交,是指区别于官方外交的民间国际交往。翻译成外文,通常用人民对人民的外交(People to People Diplomacy),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意思还不完整。在中文里“民间”的含义是与官方并列而在官方之外,因此就本来的意义而言,民间外交是一种非官方的外交。  相似文献   

10.
贵刊第9期《故事中的人和事》7篇报道中一个个故事亲切动人,反映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普通民众之间的友好交往与日俱增。中国有一句古活叫“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这句话被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个外交场合中所引用,充分说明了不同国家民众间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同于政府间的外交官方和正式,民间交往常常可以达到更加直接的沟通。早期,周恩来总理在长期从事和领导中日外交的实践活动中也提出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官民并举、以宫带民”等具有民间外交特色的方针,开创了新型的外交范式,为中国打开外交新局面、取得和平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八桂侨刊》2005,(3):1-1
新春伊始,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见出席全国侨务工作的代表时指出,在凝聚侨心、发挥侨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贡献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在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在开展民间外交、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扩大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胡主席关于侨务工作“三个大有作为”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2.
倪波 《社会主义研究》2007,3(1):122-124
邓小平外交思想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大”。从主体上看,“大外交”包括以国家(政府)外交为主体的政党外交、首脑外交、民间外交等;从对象上看,“大外交”包括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和国际组织等;从内容上看,“大外交”包括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和文化外交等。邓小平“大外交”思想对于我国新时期外交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民间外交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说过,中国的外交是官方、半官方和民间的三者结合。半个多世纪以来,民间外交在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了解世界,以及促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国际战略和策略思想的形成与新中国外交实践紧密相连。面对西方重围与大国围困的外交困难局面,毛泽东指出退让没有出路,必须以斗争求和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他强调“不两面作战”,在美苏矛盾中捕捉到改善中美关系的契机,同时回到阶级分析方法,将“美国”与“美帝国”区分开来。毛泽东使用“三个世界”取代“冷战”的概念,以在美苏夹击中打开胜利的局面。他认为全球治理有“两套逻辑”,应该探索出一条“愿自己好,也愿别人好”的援外模式。毛泽东的战略和策略思想对于观察新时代中国面临的国际矛盾、外交实践和“一带一路”建设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台基厂大街1号友协大院-人民中国50年来民间外事活动的大本营,多少抗美援朝、争取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和促进各国人民友好的重大活动在这里进行;多少优秀的新中国外交工作者在这里成长立业;多少来自五大洲的朋友出于事业的需要,在大院"安家落户";又有多少政治、文化、学术界人士同他们的国际同行在这里相遇、相知,结下长久的友谊与合作关系!这个深藏闹市、优雅恬静的和平友好园地,满载着中国人民外交半个世纪的斑斓史话,让闻者不能不感叹它历史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全球治理思想是对以先秦儒家为主要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是对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当代国际格局已发生新变化,世界期待由中国来引领全球治理、维护和改革国际秩序。习近平全球治理思想重点在多边外交与全球治理上开拓进取、持续发力,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先后确立了“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和平发展”理念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确定的,开辟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政府在新世纪面临新的国际形势提出的外交新理念。二者都是综合国内外因素的结晶,体现了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延续性。“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社会的具体展现,是对“和平发展”理念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北京观察》2024,(2):12-13
<正>汇聚京港澳力量,推进首都民间外交发展,重点在中轴线申遗、中华美食、民族服饰等领域积极发力。——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主席李若弘建议北京和香港加强合作,北京用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香港用好“背靠祖国、连接世界”的优势,为首都民间外交工作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政府外交在国际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统领全局的作用;民间外交处于从属地位,发挥辅助、补充作用.东亚地区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大政府、小社会”的“强政府”政治传统,受历史与现实等外部因素以及自身内部结构性因素的消极影响,民间外交作用和潜力的发挥受到诸多制约.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与全球公民社会浪潮的推进,国家“独占性”权力逐渐泛化,东亚地区民间力量崛起,在地区合作与区域一体化领域日益发挥积极作用,民间外交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正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戏剧舞台上独领风骚,而且也曾活跃在民间外交的舞台上。 1952年12月,“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在维也纳召开,85个国家,1800多名代表出席。中国派出了由宋庆龄任团长,郭沫若任副团长,由1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