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自觉的出现,中原文化的根源性日益受到重视,学术界也提出了"中原根文化"的概念。但人们在谈论中原根文化的时候,往往混淆相关概念,对中原根文化的作用认识也不够。所以,有必要对中原根文化、中原文化和根亲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原根文化在华夏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适当的辨析。  相似文献   

2.
河南与台湾有着深厚的渊源,台湾人民和中原儿女人缘相亲、文缘相近、史缘相通,台湾的“河洛郎”是历史上三次大迁徙中由河南经福建再到台湾的。历史上有很多在台湾的河南乡亲,如清朝台北知府陈星聚、凤山知县曹谨等,生前身后都享有盛誉。“中原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也是台湾的“根文化”。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文化交流是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河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决定了河南的历史文化,具有“源头”、“缩影”与“朝圣”等其他地域文化所不具备的特点,以河南境内的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原文化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促进两岸交流大发展的新形势下,以中原文化引领豫台文化交流的方向,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宗教资源,这些资源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原崛起的过程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吸引人们主动体验河南文化的独特风貌,将有助于更好地塑造河南的对外文化形象,从而对推动和促进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有源,树有根,中华民族的根脉在中原,这是古已定论的史实。中原崛起,文化先行。己丑年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无疑掀起了海外华人回河南寻根的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6.
《新东方》2018,(1)
史实表明,唐代以前海南主流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含有制度文化、科技文化、农耕文化、青铜文化、纺织文化、教育文化、礼仪文化等,而且几乎属于中原文化或汉族文化。从隋代起,随着中原王朝对本岛统治的不断加强,中原文化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大。  相似文献   

7.
陈绍辉 《长白学刊》2010,(4):151-154
楚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吸收是长期的、多层次且全方位的,无论是从器物层面还是制度、精神文化层面看,中原文化都是源,中原文化作为楚文化的源头活水,对楚文化有着主源性的影响,并在一定意义上型塑并规制着楚文化的发展。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核心,中原文化对楚文化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8.
佛教对中原文化的影响并不仅限于宗教,而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如文学、思想、艺术、建筑、天文、医药等.佛教自进入中国以来,译经最多的地方就是中原地区.由于佛经在中原地区的广泛流行,并且融合进入中原地区的本土文化之中,因此,它对中原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原文化作为区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量,广泛影响和有力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加强两岸合作、促进祖国统一的过程中,更要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原文化作为根植于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融合了丰厚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借助优越的自然环境与发达的社会经济,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生态。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相互碰撞、吸收、融合,并致力于文化"走出去",构建全国文化高地,促进中原崛起掀开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1.
王凤玲 《求索》2010,(4):72-74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一个社会重要的精神支柱,在塑造国民精神、推进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原地区有"居天下之中"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国开发较早和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素有"文明摇篮"之称。而今,在中部崛起的征程中,中原地方把文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大力推动文化建设,提高区域文化软实力。在此,我们提出,加强中原传统文化传承,需要实施符号化、民间化和学术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他们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相似文献   

13.
黄莹 《楚天主人》2013,(10):50-52
<正>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地域文化之一,楚文化独具特色。与中原文化相比,念祖、忠君、爱国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共有之处,但中原文化偏重礼法,楚文化偏重情感;楚文化中崇火尚凤、亲鬼好巫、天人神合一、力求浪漫之说,与中原文化尚土崇龙、敬鬼远神、天人相分、力主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楚人独具特色的文化心理。一、蛮夷本色——开放楚文化是楚人在长期同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它在初兴起时与中原文化相比,居于从属地位,是处于外围的边缘文化。楚人在文化上与中原同源,楚人的远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相似文献   

14.
客家民系是汉族的一个分支,中原河洛对客家民系及客家文化的形成,有一些起决定性作用的影响因素。客家民系的主体来自中原河洛,既有从河洛地区直接迁徙到闽粤赣交界地区的移民,也有更多从中原先迁徙江淮流域,再辗转迁徙闽粤赣边地。  相似文献   

15.
6月2日上午,由河南省政协书画院、河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台湾颜真卿书法学会共同主办,河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承办的“根之情”海峡两岸大型系列活动“给力中原经济区”。  相似文献   

16.
《两岸关系》2009,(4):6-7
3月21日下午,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抵达台北,出席“第三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 许嘉璐说:“客家文化是以古代中原文化为主,融合了当地各个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它的核心内涵,也就是伦理观、价值观,较多地保留了中原文化特色,因此,客家人犹如中华民族文化的守护神,在当前,要更多、更形象地了解中华古代文化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形,  相似文献   

17.
失落的文明——客家传统服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金芳 《台声》2005,(9):68-69
客家民系在闽粤赣交界地形成以后,独具特色的客家大文化也相应形成。客家大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但又与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相融合,形成客家人自己的特色。单从客家服饰来讲就有许多特别之处。一般来说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在色调方面喜欢素色,以蓝、黑、白色为主,这也许就是客家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普遍心理直接体现。孔子评价齐桓公的大臣管仲时说“微管仲,吾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就要像夷狄那样披头散发了。可见,汉服的右祍是其最主要特点。客家服饰保持了中原宽博及右祍的服饰特点,但也溶入了当地少数民…  相似文献   

18.
陈眉江  蒋鸿兴 《创造》2007,(10):54-55
云南省推出的60个特色旅游小镇,相当一部分是壮、傣、瑶、哈尼、彝、苗、纳西等民族聚居地区,建筑以明清建筑为主体,也保留少量的元代建筑.因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结合,又产生了多元文化,各地建筑风格有其相同点,也有区别,又形成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刘光前  张宁 《新东方》2009,(5):14-18
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实际上就是以旅游主体、客体和介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在旅游活动中已经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旅游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相当宽泛,凡是旅游活动中涉及的文化因素,都可以称为旅游文化。三亚南山旅游文化区在发展旅游文化时,非常充分地发掘了历史积淀的丰富的文化因素,又十分敏锐地融入了很多当今风靡全球的新的文化因素。推动海南旅游文化的发展繁荣,头等重要的是保护和发掘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实现山水与文化的完美结合。苏轼诗中的“沧海何曾断地脉”和丘浚诗中的“遥从海外数中原”,非常精当地概括了海南文化的特色,即既和中原文化同根同脉不可分割,又因孤悬海外而与众不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更好地保护和发掘海南本土特色文化,将使海南旅游文化的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海南的旅游品位得到提升,也使海南的旅游更具魅力,更具国际吸引力。另一方面,旅游是世界人民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旅游以文化为根,协和万邦,可以增进各国人民的团结和友谊。正确的思想方法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语)。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国际游客的文化诉求,对世界优秀文化因素进行融合创新,促进海南旅游文化国际化、现代化,使海南的旅游文化更具活力,更具亲和力。  相似文献   

20.
公元十三至十七世纪,随着格鲁派寺庙领主庄园经济的崛起和元明中央的推崇扶持,藏传佛教不但在西藏发展到全盛时期,而且深入到元明宫廷,以至在全国各地广为传播。伴随藏传佛教的内传,藏族文化也得以与祖国各地广泛交流,不同程度地渗入到蒙、汉、维、上、纳西、普米、撒拉等许多兄弟民族之中,藏族特有的建筑、雕塑、绘画、宗教舞蹈、民间音乐、藏医药、天文历算、藏文及藏族史诗、文学和生活习俗,也传入祖国各地,与中原及各周边兄弟民族文化相融合,大大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宝库,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