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青少年犯罪问题及成因是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特点呈现出年龄越来越小、手段越来越残忍、动机越来越简单等特点.青少年犯罪与社会环境、不良文化传播、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因此,预防青少年犯罪应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入手,共同关注青少年成长.  相似文献   

2.
亚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方法的传播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作用,使犯罪手法得以四处蔓延,很多犯罪与社会越轨行为都是在犯罪亚文化推动下滋生和蔓延的,是犯罪亚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逐步上升趋势,且越来越低龄化.笔者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原因剖析,探讨预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新世纪一个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且青少年犯罪年龄更趋于低龄化,犯罪性质更趋于恶劣,犯罪情节也更趋于严重.如何有效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犯罪社会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从青少年犯罪的新的特点和趋势,即新的动向变迁谈起,以便探寻到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进行治理的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试析文化冲突与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冲突导致犯罪,是当代犯罪学中的一个著名的理论。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转型,流动人口犯罪与女性犯罪日趋增加,其中文化冲突是一个重要原因。前者表现为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工”原有的文化背景与现实产生冲突,丧失了辨别善恶的统一标准;后者表现为性心理﹑性意识的冲突,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冲突,婚姻价值观念的冲突。因此,要减少和遏制犯罪,应进行软控制,树立主流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08,(12)
亚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青年亚文化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方法的传播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作用,使犯罪手法得以四处蔓延,很多犯罪与社会越轨行为都是在犯罪亚文化推动下滋生和蔓延的,是犯罪亚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付宝利 《党史博采》2009,(8):34-34,40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因素的影响,有青少年自身的问题,也有家庭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家庭角度,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改善家庭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将在根本上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犯罪经济学在新古典范式下研究犯罪行为,其过度“去社会化”的人格假设与犯罪问题的社会化特征间存在着一种冲突.社会互动理论在犯罪研究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范式缺陷.它将个体嵌入到社会网络中,关注社会互动对个体犯罪行为的影响.这种转变对于犯罪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以及相关的公共政策、法律制定,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迅速普及和发展,计算机网络犯罪已成为我国刑事犯罪案件中的一个新种类,并且呈现出上升蔓延的趋势.加快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和犯罪的立法,加大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力度,这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以及各项事业安全、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光环下的犯罪频繁发生,已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防范遏制光环下的犯罪现象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课题.本文在对光环下犯罪现象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遏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