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所谓"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真相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思想,其实质是俄国革命和西欧革命"互相补充"."设想"的真实逻辑是:通过俄国革命引发西欧革命,走共同胜利之路.所以,它仍属于世界革命的范畴,而不是什么"东方社会主义"新理论.20世纪历史的实际发展产生了东方社会主义,对这一道路和今天的改革开放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予以总结,而不应该靠曲解晚年马克思思想去打造新的"历史哲学的万能钥匙".  相似文献   

2.
南方朔 《南风窗》2013,(11):94-94
道德力和说服力只有在不断改革中才可以形成。当对内能形成以道德和说服力为本的领导性,中国在国际上才可能形成它的领导性。在社会主义思想史和运动史里,第二国际那个时代,最是人文荟萃。当时欧洲的社会主义者,在每个国家的领导斗争中,虽然没有一国胜利,但正因没有一国胜利,社会主义的思想遂没有定于一尊。因而各家纷陈,非常丰富。只是到了第三国际的时代,由于俄国革命成功,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工会工作领域的具体展开,是中国工运事业蓬勃发展的必由之路、成功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科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他们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时,阐明中国闭关自守状态被打破后卷入世界历史的发展中,正走向革命;有了 1848年革命的斗争实践后,他们更坚定革命胜利的信心,预言了中国社会主义的胜利和"中华共和国"的前景;他们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斗争,断言世界将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马克思、恩格斯的预见最终由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了我们党70多年的历史,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从胜利走向胜利,就是始终坚持了“三个代表”。这是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社会主义百年来革命、建设和改革三大历史过程,思考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及其发展阶段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启了世界社会主义如火如荼革命阶段。二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社会主义建设步入曲折发展阶段。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各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陷入低潮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中国取得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成功开辟了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活力,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进入振兴阶段。  相似文献   

7.
论作为国体的统一战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并列为引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的思想还需进一步挖掘。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曾将统一战线上升到"国体"的高度,这个规定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是否坚持统一战线、能否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是决定革命成败和社会主义建设是否平稳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新探索为统一战线的发展赋予了更坚固的基础,进一步把握其内涵和发展轨迹,能够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做出新解读。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实质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统一战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科学地把握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主义与私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关系,也就是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不处理好统一战线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不可能的。有着顽强生命力和内生性的统一战线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大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
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直接影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衰。能否把握住国际形势变化,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是革命成败的关键。列宁在帝国主义危机加剧、世界大战爆发的新形势下,提出了社会主义"首先胜利论"等革命理论,建立了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党和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战争的性质,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战争;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坚持统一战线;把反法西斯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在冷战时期,由于对国际形势和国际力量对比判断不够准确,应对冷战的战略和策略出现了偏差,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缺乏全面的认识,对发达国家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挑战估计不足,没有处理好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致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作为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十三大指出,"必须破除离开生产力来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从根本上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种种空想的界限"。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突破和发展,都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的。因此,对初级阶段理论的深入认识和理解也有赖于深入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历史.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关键在于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创新型政党。改革创新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然要求建设创新型政党实现科学领导;中国社会发展的转型必然要求党在治国理政方式上实现变革;党自身建设的发展必然要求党在管党治党方式上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2.
外部因素有时对一个国家革命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战后中国政局的发展过程中,当时的社会主义苏联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而对于和苏联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中共来说,苏联对华政策对其革命战略的制订和变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苏联战后对华政策摇摆不定的情况下,中共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借助外援而又不依赖外援,从而保证了革命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3.
张强 《工会博览》2009,(1):36-37
中国工会十五大是我国发展关键阶段,全国人民喜迎改革开放30周年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系统总结了工会工作成果和经验,科学回答了工会在新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明确提出了工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通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同志《在夺取全国小康社会新胜利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的致辞、王兆国同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亿万职工夺取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相似文献   

14.
管仕廷 《工会博览》2011,(10):303-304
“红色精神”,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红色精神有特定的内涵及类型,虹色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强大动力,红色精神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力量。传承红色精神要与日俱进。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俄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的俄国社会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原初的理论起点,但普列汉诺夫在俄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严重忽视了俄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特殊性。20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的具体条件结合起来,完成了对俄国化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构建。列宁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俄国化早期进程的同时也留下了严重教训。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本文分从文化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观.文化发展观三个层次分析说明了我国进行先进文化建设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意蕴,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7.
俞新天 《国际展望》2011,(4):I0001-I0001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赢得民族独立。随后又领导各族人民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实现了中国的崛起。成功的重要根源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然后又发展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中国航船越过激流险滩,克服艰难曲折,不断驶向胜利的前方。  相似文献   

18.
正越南共产党始终是越南革命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建设纯洁强大的党始终是越南革命能否成功的最关键问题,这在越南民族解放与革新事业中已经得到充分印证。越南在建设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目标,以及日益深度融入国际的过程中,面临许多机遇与巨大挑战,因此更应该加强党的建设与整顿,这是必然的客观规律。首先,越南共产党深刻认识到,政治坚定要建立在思想基础稳固的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特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问题上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自觉运用,对社会主义价值主张的坚定坚守,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超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不懈追求。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逻辑包含以下几个层面:政治逻辑体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规定;现实逻辑体现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实起点;哲学逻辑体现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逻辑体现为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时代逻辑体现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境遇。这些逻辑意味着,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成,中国式现代化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将逐步引领人类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基于人口规模巨大这个特殊性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对优势,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和版图将发生革命性转向;基于对西方现代化的批判超越,扎根于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将逐步主导人类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是历史的必然、世界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犯罪预防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其著作和论述中初步创立,经后世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完善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关于犯罪预测与犯罪防控的理论体系,是犯罪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学派。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犯罪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指出了犯罪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预防措施。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进行,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犯罪现象呈现了不同的特点和趋势,相应的马克思主义犯罪预防理论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本文即拟对马克思主义犯罪预防理论进行历史的考察,对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