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2.
严书翰 《前线》2010,(11):13-14
<正>我们党把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任务提出来是有一个过程的。党的十六大从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  相似文献   

3.
党的群众路线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方法。“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国家依法治理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坚持国家依法治理是时代发展、党执政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新时期探索党的群众路线与国家依法治理的关系,就要以法治思维实践群众路线,使法律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真正成为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统一起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这是在中国法治化道路从"建设法治"到"实现法治"之际,将法治理想模式与中国现实的政治基础完美地结合起来,以推动中国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一、如何认识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要求 中国古代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虽然说过“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但法治的治国方略并未进入过中国古代统治者的视野。在近代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探索中,中国才逐步认识到法治对国家强盛与人民幸福的重要性。但法治的实施必须要依靠稳定的政治环境、科学的法律体系、公正的司法体制以及良好的道德秩序。应该说,中国真正开始现代法治建设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从法治建设的历史脉络分析来看,我们党每个历史时期所提倡的法治主张,不仅客观反映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时态变化,而且也是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对法治的需求不断变化出发的。从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不仅是词语的变化,而且反映了我国法治建设内涵的变化,是我们党面临执政形势的变化,遵循法治建设的自身规律,回应民众对法治的需求,反映了法治建设的内在本质要求,符合我国法治发展的自身逻辑性,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奋斗》2015,(3)
<正>习近平法治观是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法治思维、法治理念和法治方略,也昭示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建设将进入一个宪法统率、一体推进、重在实施的新的历史阶段。一、习近平法治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一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稳步推进。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  相似文献   

7.
贺瑞 《理论研究》2016,(4):12-14
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夙愿。自从邓小平把小康社会确定为中国社会发展第二阶段奋斗的战略目标以来,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始终把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对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的法治建设新十六字方针。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对此作出强调,并将其上升为全面依法治国全局部署的重要举措。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法治工作的部署,从"要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到"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从"政法队伍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些论断无疑都是围绕着新十六字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在新时期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提高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重在把制度转化为效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效运转并焕发制度效能,需要加强六大机制的建设,即加强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机制,加强和完善宪法全面实施保证机制,加强和完善确保"良法"的立法机制,加强和完善法律全面实施的监督机制,加强和完善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机制,加强和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践行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法治精神,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强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要坚持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的原则和加强党对法治建设领导的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要把握四个重点:政府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司法机关须提升实现司法公平正义的能力、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党员领导干部须带头守法,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报告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从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法治中国”。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是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保持党的纯洁性对于保持党的自身系统内部党员的纯洁性,加强各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提升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向心力,始终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具有重要意义;保持党的纯洁性也是党面对系统外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充分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促进党的建设,推动"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社会治理的中国道路制定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规划。中国特色社会治理内涵体现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社会治理质量的衔接性要求。在实践中,社会治理模式需要在以自治为原则的治理主体及其结构、以法治为基础的保障体系、以道德为基础的传统路径等三个层面,构建均衡性的制度与技术支持,而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未来取向是健全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行动原则,打造多元立体的行动路径,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彪炳史册的千秋伟业,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主动认识、始终遵循和自觉运用党的自身建设规律来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规律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课题,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创新发展。从党的建设百年光辉历程探索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历史脉络,探讨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理论体系的建构逻辑,探析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实践要求,有利于促进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贯通融合,持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坚定不移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一百年。百年来,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始终践行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个初心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使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主要包括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从严治党,坚持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道路,提高党的革命能力和执政能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深刻启示。在开启新征程上,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践行初心使命,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并以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推动新的伟大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我们党就能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重要论述,表明党对宪法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这对新时代宪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创新贡献重大,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宪法建设的部署提供了充分的法理基础与现实依据。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揭示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战略思维,宪法运行的政治引领以及宪法功能的制度构建,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展示出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特色。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法治中国建设的视角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宪法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性发展,有助于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与话语体系奠定理论基础,更有助于深化宪法实践、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利于锻炼和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又将从多方面体现和检验党的执政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  相似文献   

19.
王映武 《探索》2007,(2):50-53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要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本文正是根据这一思想,阐明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顺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带领人民共同建设、享有社会和谐;党的先进性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二者统一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事业。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论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时,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方略"郑重提了出来。本文以"法治建设促进市场经济"为核心,主要从"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强盛中国经济;实事求是,客观认识新疆法治与经济建设现状;循序渐进抓好法治落实,依法治区振兴新疆经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强盛中国经济1.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创造,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