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加坡作为大英帝国的战略与商业前哨,始建于1819年。新加坡起初是由驻印度的英国官员管辖的;到了1867年,它终于成为英国的一个直辖殖民地;一直到1963年,新加坡和马来亚合併为马来西亚,才结束了其殖民地地位。新加坡自建埠以来经济增长之迅速,远远超过了另外两个海峡殖民地槟榔屿和马六甲。1830年以来,新加坡一直是海峡殖民地的首都和政权中心。同其经济发展一样引人注目的是新加坡移民人口的增长。自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作为大英帝国的战略与商业前哨,始建于1819年。新加坡起初是由驻印度的英国官员管辖的;到了1867年,它终于成为英国的一个直辖殖民地;一直到1963年,新加坡和马来亚合饼为马来西亚,才结束了其殖民地地位。新加坡自建埠以来经济增长之迅速,远远超过了另外两个海峡殖民地槟榔屿和马六甲。1830年以来,新加坡一直是海峡殖民地的首都和政权中心。同其经济发展一样引人注目的是新加坡移民人口的增长。自  相似文献   

3.
一、战后新加坡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概貌战前,新加坡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殖民主义者自1819年占领新加坡之后,被利用新加坡在东南亚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和拥有的天然良港,把新加坡开辟成为一个自由港,作为掠夺东南亚地区农、矿产品和倾销英国工业品的转口贸易商埠。在英国统治的一百多年里,新加坡的经济完全是围绕着以转口贸易为中心而活动,它的经济结构也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华商集团的迅速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起飞,新加坡的华商集团迅速发展。这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企业集团已颇具规模,并在新加坡国内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华商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新加坡华人企业远在殖民地时期便已开始形成,但其经济实力的迅速发展则是在独立以后。作为新加坡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商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新加坡由殖民地经济向新兴工业化经济转变的历史过程息息相关的。1824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新加坡后,立即宣布将新加坡辟为自由港。新加坡很快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华商和华工也蜂拥…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早在海峡殖民地时期就开始了制宪活动 ,其后经过自治宪法、州宪法直至共和国宪法的发展 ,体现出新加坡从隶属于英国的殖民地走向最终独立的历程。更为重要的是 ,从其发展的经历中 ,反映出新加坡对西方先进宪政制度的借鉴过程。一、海峡殖民地宪政法律1 92 6年 ,英国将新加坡、马六甲、槟榔屿三块殖民地合并成立海峡殖民地 ,隶属于孟加拉总督管辖。在海峡殖民地成立初期 ,新加坡等三个地区尚处于开发早期 ,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 ,殖民地在整个日不落帝国的地位尚未得到充分重视。但是随着海峡殖民地境内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通过两次鸦片战…  相似文献   

6.
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西部的东南亚地区,不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地处东西方海上交通的咽喉地带,新航路开辟以来一直是大国重要的争夺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该地区除泰国为形式上独立国以外,其它各国均为欧美各国的殖民地,其中英国占领缅甸、马来亚和新加坡;美国占领菲律宾;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共和国,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小岛国,总面积仅618平方公里,至1983年晦的人口总数为2.5166百万人。在历史上,新加坡长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直至1959年才获得自治,1965年成为独立国家。从1959年到现在,新加坡的执政党都是人民行动党,该党的秘书长李光耀一直连任总理职务。在以李光耀总理为首的人民行动党领导下,二十几年来,新加坡的经济建设成效斐然,被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加坡经济建设的经验,有必要探讨它所执行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在17、18世纪中国帆船的海外贸易活动中,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首府巴达维亚曾一度是中帆船前往东南亚各地进行贸易活动的主要港口之一。直到19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英国海峡殖民地的建立及新加坡港的崛起,巴达维亚作为中国帆船在东南亚贸易的首要港口地位遂为新加坡所取代。尽管如此,由于荷届东印度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启然资源尤其是矿产及热带经济作物的资源相当丰富,因而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与荷属东印度的贸易往来仍然有所发展。下面就近代以来中国与荷届东印度双方贸易进展的状况,贸易平衡以及贸易结构,逐一加以叙述和分析。一、近…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是19世纪东南亚华人秘密会党活动的一个重要地区,本文以新加坡华人鸦片包税商陈成宝为研究个案,分析华人秘密会党在海峡殖民地鸦片包税经营中所扮演的角色,藉以管窥华人在整个海峡殖民经济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福建人移民海峡殖民地的历史颇早。海峡殖民地是清代尤其晚清福建人移民马来亚的集中地。在海峡殖民地各华人方言群中,除了1911年马六甲海南人比福建人略多之外,福建人所占的比重都是最大的。按人数看,19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的福建人在马来亚各邦和各殖民地的福建人中占绝对多数。19世纪末20世纪初,福建人的儿童移民数远超过其他方言群及国籍的儿童移民,从厦门港出发移民槟榔屿和新加坡的福建人绝大多数是男性移民。1893年清朝廷正式废除海禁政策对福建人经厦门港移民海峡殖民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设立了过境通行制度,而马六甲海峡是领海海峡,海峡沿岸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通过声明和协议建立了自己的通行制度,从而引发了马六甲海峡适用哪种通行制度之争.  相似文献   

12.
一、新加坡发展出口加工区的有利地理条件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小岛国,也是一个城市国家,土地面积只约有600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二百多万,国内市场狭小,资源十分贫乏。但它的地理位置却十分优越,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地带,地处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冲。新加坡又是东南亚地区的最大海港,港口天然条件优良,港口设施完善,港区内有长达3.4公里的码头群,可以同时容纳三十多艘大轮船。以新加坡港口为中心有一百多条航线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是世界上仅次于鹿特丹的第二大港。新加坡同时也是国际航空中心之一,有二十多  相似文献   

13.
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是东南亚的重要历史转折点,它标志着近代殖民主义在东南亚侵略扩张活动的开始。在东南亚历史上,自14世纪麻诺巴歇帝国衰落以后,将近一个世纪,没有强大的政治势力继起。明代中国,虽然国力强盛,而且经过郑和七下西洋,影响及于广大东南亚地区。但明朝君主没有凭藉武力开拓海外殖民地的观念,所要求的“顶多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宗主权而已。15世纪初叶建立的马六甲王国,在国王皈依伊斯兰教后成为一个素丹王国,它是马六甲海峡地区一个跨岛大国,推动了海岛地区商业贸易和伊斯兰教的发展,但伊斯兰教势力…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地区不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地处东西方海上交通的咽喉地带,新航路开辟以来一直是大国必争之地.二次大战前夕,该地区除泰国为形式上的独立国以外,其他各国均为欧美各国的殖民地,其中英国占领缅甸、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美国占领菲律宾;法国占领印度支那(越南、老挝、柬埔寨);荷兰占领印度尼西亚;葡萄牙占领帝汶.  相似文献   

15.
英国殖民统治海峡殖民地①100多年,在此期间颁布了大量法律法规,婚姻法是其中的一类。海峡殖民地婚姻法有由判例组成的不成文婚姻法和在立法会通过议案形成的成文法两种形态。二战前海峡殖民地形成了世俗婚姻法和宗教婚姻法两种平行的婚姻制度。海峡殖民地婚姻立法改变了当地居民的家庭婚姻习惯,形成了多元法律文化。对它的考察有助于认识独立后新马法制和族群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导言:马来亚和外侨."英属马来亚"原为海峡殖民地(槟榔屿、马六甲、和新加坡),马来联邦(霹雳、雪兰莪、森美兰和彭亨),和马来属邦(玻璃市、吉打、吉兰丹、丁加奴和柔佛)的传统总称.但"马来亚联合邦"于1948年2月1日成立,这个联合邦在9个马来邦和英属殖民地槟榔屿、马六甲之间建立了一种密切的政治联盟.新加坡则未参加联合邦.随着这个在英国保护和监督下的联合邦之建立,原来存在于马来联邦与属邦之间的差异取消了.然而由于这种差异反映着一个历史和  相似文献   

17.
“英属马来亚”是一个历史名词,是二战前英国在东南亚的主要殖民地,它包括现在属于马来西亚国西马部分的马来半岛和现成为新加坡共和国的新加坡岛。“英属马来亚”是除中国以外世界上华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地区),全地区总人口五百多万人中,华人约占了百分之四十五,以闽、粤、琼三省籍人为主。当时的“马来亚”只是英国殖民地,华人中只有少数人属英籍民,其余大部分还是没有公民权的中国国籍的华侨。在国家观念上,马来亚华侨强烈地把中国认同为自己的祖国。即使理论上享有“英移民”身份的“海峡殖民地”(马六甲、新加坡、槟榔屿)土…  相似文献   

18.
序言作为战后初级产品出口国家,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国家作为初级产品出口国家出现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乃是十九世纪后半期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使这些国家成为农业殖民地以后的事。除泰国以外,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在二十世纪前半期已经分别作为美国、荷兰、英国的殖民地而形成了专门出口  相似文献   

19.
一、新加坡经济发展方向的几次转变新加坡于1819年为英国所占领,1824年正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此后,英帝国利用新加坡作为它在亚洲地区的转口贸易商港,并将其开放成为完全自由港,这就更加增强了新加坡作为转口贸易商港的地位。在英国的长期殖民统治下,新加坡的经济畸形发展,工业十分落后,直到1959年新加坡获得自治成立自治邦政府时,制造工业在其国内生产总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自1959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自治,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正式建国之后,不到30年时间,就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殖民地军事前哨发展成为繁荣昌盛的现代化城市国家,创造了举世公认的“新加坡奇迹”。从内政来说,新加坡是世界上政治最清廉稳定、经济最繁荣进步、社会最和谐安定的国家之一。从外交来说,新加坡在国际上“享有一种与其微小幅员和有限人口极不相称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