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使当代青少年的权益保护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不过,法律的制订与执行往往受到种种社会因素的制约,这种制约有的明显有的却是潜在的、不知不觉的。本文试图揭示这些制约因素及其种种表现,并进而提出应对建议,以期能对青少年维权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3.
为了遏制日益严重的青少年犯罪发展态势,各国政府普遍加强了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并从净化其生长的社会环境和保障其身心健康的原则出发,对青少年的行为予以一定的限制,大体包括:一交易方面的限制包括禁止向青少年贩卖、出租诱发违法犯罪以及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内容的读物、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禁止以青少年为对象进行收买旧货、有价证券和贷款;禁止向青少年贩卖有害玩具和向青少年出售烟酒等。二进入某些场所的限制包括禁止青少年观看带有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等内容的电影、电视、戏剧的演出;禁止青少年…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犯罪研究》2010,(3):F0002-F0002
近年来,新媒体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同益突出,已经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为从理论、实践、政策、法律等层面有效探讨和研究新媒体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等重大课题,推动全社会更加关心、关注新媒体之于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在教育引导青少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在刑法现代学派理念浸淫下,德国立法机构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步创立与发展了独立的青少年构罪制度体系。基于该体系视角,青少年犯罪被视为由教育缺陷引发的社会现象,因此"教育优先于刑罚"成为青少年构罪标准的主旨。在制度构成层面,行为构成要件、过错性标准、有责性标准组成德国青少年构罪标准三大支柱。德国法学界与实务界借鉴青少年生理学、心理学等科学研究成果,细化与解析了三大支柱的内容。在青少年构罪标准厘定罪与非罪界限的前提下,构罪司法规制机制为规制青少年犯罪行为明晰规定了独特司法机关与多元应对方式,从而为矫正与预防青少年犯罪行为提供程序性保障。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日益猖獗,带黑社会性质的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新趋势。本文阐述了黑社会性质组织影响腐蚀青少年的基本态势和发展特点,分析了青少年群体易被影响腐蚀的原因,并就如何预防黑社会性质组织腐蚀青少年及如何预防青少年涉黑犯罪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研究的学科化肇始于1980年,并且在80年代已经初步定型。1987年12月所出版的曹漫之主编《中国青少年犯罪学》一书是青少年犯罪学科化的重要标志,该书基本确立了中国青少年犯罪学的学科体系,直到今天仍然未能被超越。不过,就作为一门学科而言,青少年犯罪学仍然是很不成熟的,甚至其生存也是堪忧的。  相似文献   

8.
法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在近几年来受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变得越来越突出,为此法国政府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从立法机关到社区,从学校到家庭建立科学严密的青少年犯罪防范体系,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体系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创办18周年了。这是一本非常富于时代特点的刊物,口子不大,但内涵很深,其内容涉及千家万户,也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涉及今天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更涉及我们祖国的未来;它不仅具有理论性,而且有很大的普及意义。在2001年这新世纪的第一年既将到来之际,我谨祝《青少年犯罪问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我们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我们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视程度及其效果是衡量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尺,社会越发展,这个问题越是显得重要。特别是…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出现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也带来了许多相关问题,如网上黑客的攻击、色情内容的传播、信息欺诈等,广大青少年也深受其害。认识网络接触中青少年被侵害及相关保护问题,有助于网络道德建设,加快青少年网络体系建设的步伐,使社会注重青少年网上行为教育,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法规,使青少年在网络接触的过程中,尽量少受网络信息的侵害。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的起源、发展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上海,社区青少年是特指具有上海市户籍,年龄在16至25岁周岁,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就学、缺少监管的青少年,目前上海约有社区青少年6.3万人。2003年9月,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转发了《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委员会关于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的意见》的通知, 正式决定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以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犯罪,将社区青少年工作列入预防犯罪工作体系的三大基本构成部分之一,并确立了"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行、社会多方参与"的社区青少年工作总体思路。随着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深入发展,将社区青少年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逐渐成为专家学者和社区青少年工作实际部门的共识,并引起了立法机关的关注。上海市人大于2003年11月提出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2003-2007年)》,将"社区矫正和青少年事务管理方面的立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之中。2005年1月,团市委又向人大提出了《加快立法调研,尽快出台<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条例>》的议案,建议加快开展社区青少年工作立法。本刊特邀请社区青少年工作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部门同志,对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及其法治化问题展开笔谈。  相似文献   

13.
香港治安情况仍然严峻。今年首5个月,香港的总体罪案率比去年同期上升3.9%。令人关注的是青少年罪犯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逾400人,总数达4200多人。暑假未到,青少年犯案率已见上升,首5个月共有4222名10岁至20岁青少年被捕,较去年同期上升10%;  相似文献   

14.
15.
男孩子大都喜欢电子游戏,11岁的儿子也不例外。自打我们家有了电脑,儿子只要打开电脑,十有九次是为了玩游戏。  相似文献   

16.
维护青少年权益中的误区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在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中尚存在着许多误区,主要表现为重家庭、学校和社会维权,轻政府维权;重微观维权,轻宏观维权;重实体维权,轻程序维权;重外界维权,轻青少年自身维权;重维权宣传的轰动效应,轻维权宣传的科学性、合法性。消除这些误区,才能进一步推动和促进青少年的维权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青少年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为此有必要在原有的渠道中进一步突出社区的作用,建立青少年问题社区防治平台。本文从推动青少年社区工作的几个方面,如重视社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设立社区青少年援助中心、文明社区活动、构筑社区预防和矫治体系等方面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在古巴,《宪法》确立了青少年权利保护的基本框架,以《青少年法典》为中心建立起一系列青少年保护法律体制。以宪法的相关规定为中心,形成了青少年政治权利保护法律体制;以《家庭法典》的相关规定为中心,形成了青少年家庭权利保护的法律体制。青少年的劳动权、休息权、健康权等则通过劳动法律、社会保障法等得以保证。古巴还建构起一整套的教育法律体制,以保障青少年受教育权利的落实。古巴青少年保护法律体制存在着政治色彩浓、重义务轻权利、缺乏执行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为什么容易犯罪?据有关专家研究,在9~16岁之间,一个重要特点是大脑兴奋性较高,易接受新鲜事物,但脑细胞较脆弱,易疲劳,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够稳定,易冲动。尤其在13~14岁,是人的大脑迅速发展时期,大脑两半球以及皮层各部分的联络神经纤维的数量大大增加,神经元的联系复杂化,神经活动机能更加分化和完善。此时,少年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基本接近成人水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由此可见,对少年的教育已是法定的迫切而…  相似文献   

20.
保释--研究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有被告人都有保释权,除非法院认为他们可能:在保释期间重新犯罪、恐吓证人、不能按要求重新出庭。国际标准:儿童的权利和保释《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1条款说明:在关系到儿童的所有工作中,不管是由公共机构还是私立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采取的行动,儿童的最大利益都应当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在该公约中,儿童是指年龄不到18岁的人。该公约的第40条要求:国家各方承认每一个被声称、指控或认定违反了刑法的儿童应受到与促进儿童尊严和价值观相一致的处理,这种处理能增强儿童对他人的人权和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