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警察技术》2012,(1):76-78
个案执法规范化应用系统传统的个案监督是事后审核者人工审核发现问题并要求补正的过程。如果被审者有意逃避补正或不认真补正,就很难发现以前被审者存在的问题和补正的情况,更谈不上事中监督和事前预防。如果能把每次发现的问题都记录下来供本次审核者监督落实,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达到全程监督、全警监督,被审者的执法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由此开发研制了个案执法规范化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2.
宪法和其他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行政、司法部门依法行使职权的权力。人大的监督既包括对行政、司法部门抽象行为的监督,也包括对行政、司法部门具体行为的监督,即个案监督。从某种意义上讲,否定人大对个案的监督,无异于釜底抽薪,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大的监督权;不进行个案监督,人大的监督权就难以落到实处。从法理上看,人大有权开展个案监督,也应当开展个案监督。本文试就个案监督的几个问题提出想法,供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陈铁平 《人大建设》2004,(12):33-35
自1979年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始,各级人大就开展了个案监督工作。20多年来,个案监督工作不断在探索、总结、完善。对个案监督的理论探讨,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观点和认识。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个案监督工作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司法机关行使监督权,不仅是宪法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一个关键。在新的形势下,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对司法机关全面行使监督权,特别是如何开展个案监督,是摆在各级人大常委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就个案监督的几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个案监督的必要性——实行个案监督是人大监督的内在要求。人大监督应包括宏观监督和个案监督。宏观监督和个案监督是整体与个别的关系,互相依赖,密不可分。个案监  相似文献   

5.
26例个案监督实例的考察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案监督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近年的实践工作中 ,逐步摸索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方式。但是 ,无论是在各级人大常委会内部 ,还是在理论界 ,我们仍然可以听到对个案监督的不同声音 ,而这显然是由于个案监督实践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影响了个案监督的“权威形象”。基于此 ,笔者从四种权威性报刊杂志中任意抽取 12份 ,然后对这些报刊中关于个案监督的 2 6例典型报道进行集中考察研究 ,以期摸清实践中的问题 ,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些许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一、 2 6例个案概述2 6例个案分别来源于《人民日报·民主和法制周刊》《…  相似文献   

6.
一、对我省执法监督的回顾我省(江苏省,以下同)的执法监督工作是从1987年的执法大检查开始的,此后每年开展一次执法检查已基本形成制度,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正在从一般性的普查向专项检查、定量分析深化;从面上的突击性检查向案件审核的实体化监督转变;从个案审核、大呼隆检查发现和纠正执法存在的问题,向实行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保证对一线的执法监督指导延伸,不断提高和改善基层公安机关  相似文献   

7.
崔爱鹏 《人大建设》2005,(11):51-52
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形式,个案监督在司法实践中逐步被认可和接受,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个案监督对于抑制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对司法权的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法律关于个案监督的规定还比较原则,个案监督的理论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在实施个案监督的过程中,应当首先确立并坚持个案监督的基本原则,以确保个案监督的良性、有序运作。  相似文献   

8.
个案监督的几个原则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案监督范围应包括法、检两院及公安、安全、行政司法机关办理的 ,“怀疑但未确定”违法的案件 ;应以“典型”而不是重大为标准。●监督行为应始于诉讼的适当阶段 ,即“适时监督”。●监督意见的表述形式比较规范且较有力度的是常委会决定 ,决定的表述形式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模式。●个案监督中发现司法人员有违法行为应依法追究。经过理性的争鸣和系统的总结 ,人们终于就个案监督的合法性、必要性和现实性达成了共识 ,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如期地将制定个案监督的工作规范列入了立法议程 ,这表明个案监督作为一项监督制度已经走上国家政…  相似文献   

9.
本刊自去年9月中旬以来,先后发表了多篇关于人大应如何进行个案监督的文章。这些文章表明地方人大对个案监督很重视,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法理上提高了一定的认识,在实践上总结了一些经验;同时也说明各地对人大进行个案监督的认识和做法是不尽一致的。去年11月底法制日报、12月底经济参考报,就人大对一起简单的经济纠纷案件进行的个案监督,发表了两篇观点大相径庭的文章。这两篇文章的意见分歧,反映对人大开展个案监督的目的、人大应该监督什么样的案件、人大应该怎样监督具体案件、人大个案监督的方式和程序、人大有关办事机构在个案监督中应该做些什么和怎样做等问题,确实有进一步、深入研讨探索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人大个案监督不会导致“人大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 ,人大集体依法行使职权的特点和优点 ,是人大个案监督能避免导致人大腐败的强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人大个案监督导致人大腐败论”的观点认为 ,人大拥有个案监督权 ,这毫无问题。但是 ,人大一旦拥有了个案监督的具体权力 ,就容易诱发腐败。因为有权力就必然有人来寻租 ,有寻租活动就必然产生腐败。这种观点初看起来似乎有道理 ,但仍然是一种模糊的认识 ,仍然没有摆脱对人大个案监督的认识误区。众所周知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 ,人大运作的最大特点和优点是集体依法行使职权 ,任何脱离集体依法行使职权的个人行为…  相似文献   

11.
人大对个案实施监督,畅通个案的来源是前提。只有具体的个案反映到人大常委会机关,才能通过一定的程序进入人大个案监督视线。本文就人大监督个案的来源和范围谈一些浅薄的见解,与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东方 《人大研究》2003,(12):44-45
个案监督在我国正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被逐步确立。然而 ,与其他一切新生事物一样 ,个案监督作为一项制度 ,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我国正处于各项体制改革的深化期 ,没有制度约束 ,工作难以开展。但从一定意义上说 ,一项不完善的制度与没有制度一样 ,都会阻碍改革的顺利进行。笔者以为 ,地方人大在对司法案件进行个案监督时 ,必须注意几个问题。1 .保证司法公正、公平的问题个案监督的本义是维护司法公正 ,体现社会公平。而司法活动从根本意义上来讲 ,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果说包括个案监督在内的监督体系是保证司法活动公正、公平的外…  相似文献   

13.
地方人大个案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个案监督成了人大实施法律监督的一个重要形式 ,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但由于全国性的个案监督法尚未出台 ,个案监督缺乏统一的规范。随着实践的深入 ,个案监督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示出来。从对湖南省岳阳市、益阳市、娄底市等地的实地调查来看 ,个案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个案监督受到普遍欢迎在最初实施个案监督时 ,人大及人大代表是有顾虑的。他们主要担心个案监督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而个案监督在司法理论界又争议颇多。通过对各种法律法规的反复学习与领会 ,他们逐渐认识到了实行个案监督的合法性与必要性 ,…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大实施个案监督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大工作通讯》今年第8期发表了题为《从两篇文章的不同观点看进一步研讨人大个案监督问题的必要性》的编者文章,同时,还将反映不同观点的两篇文章附后。其中一篇文章以"人大监督也要合法"为切入点,剖析了目前个案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由此引发了笔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一、个案监督到底监督什么个案监督,到底指的是监督什么,这不单纯是一个理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更重要的在于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个案监督的性质,从而改进个案监督的方式,提高个案监督的实效。个案监督工作虽然已开展了几年,但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个案监督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地方人大常委会对司法机关实施个案监督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个案监督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当前,个案监督实践在前,理论研究滞后,本文试就此作些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以期不断完善人大的个案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6.
人大对法院个案监督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案监督产生的原因分析  个案监督 ,即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同级法院正在审理或已审结的具体案件所进行的直接干预。个案监督作为一种并不太正常的监督形式 ,颇具有中国特色 ,其产生也绝非偶然 ,而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1.司法不公是个案监督产生的现实原因司法公正可以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 ,也为维持一个令人满意的社会秩序所必须。博登海默曾说 :“如果纠纷是以不适当的或不公正的方式解决的 ,那么社会肌体上就会留下一个创伤 ,而且这些创伤日益增多 ,也有可能危及对令人满意的社会秩序的维护。”[1]但是令人遗憾的…  相似文献   

17.
论人大个案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亚多 《前沿》2004,(12):132-134
近年来 ,理论和实务中就人大对司法个案监督的争议颇多 ,笔者拟阐述个案监督存在的必要性 ,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人大个案监督制度 ,以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8.
权力,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如果权力被一心为公者掌握,权力就会造福于人民群众。如果被那些心术不正、名利思想严重者所掌握,就会导致腐败。其次,权力具有明显的排他性。人们一旦拥有,就会通过这个工具来体现自己的意志。如果要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有些掌权者必然会进行抵制和干扰。其三,权力具有顽固的利己性。如果掌权者不能制止自己的私欲,再不受任何监督制约,他们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谋取私利。其四,权力具有可交换性。当权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个案监督?这里所说的个案监督.是指人大对公、检、法机关(下称司法机关)所办的具体案件实施监督。关于人大能否实施个案监督,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有争论。通过十多年的实践,自本世纪开始,全国各地人大、司法机关和法学界都已逐渐取得共识,比较一致倾向于人大应当依法实施个案监督。但监督的关口卡在什么时段,到底在前、在中还是在后?即实施事后监督,还是事前、事中都可以监督?这个问题至今仍有不同意见。本文拟对此再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量 :个案监督的量要适当 ,要抓住重点 ;●度 :正确把握个案监督的尺度和原则 ;●序 :严格监督的程序和方法。司法机关办理的案件和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是大量的、各种各样的 ,人大的各项工作也是相当繁重的。这样 ,人大在进行个案监督时 ,一定要准确把握个案监督的量、度、序。所谓量 ,即个案监督的数量。个案监督不宜过多 ,过多则时间和精力不允许 ,容易流于形式 ,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同时还会给行政执法和司法造成一定的干扰 ;也不能偏少 ,偏少则人大的整个法律监督又难以落到实处。因此 ,既不能因为个案监督重要就整日奔忙或沉迷于其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