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3岁辍学;14岁只身前往深圳打工;17岁同居男友涂某车祸身亡;20岁与情夫的亲生女儿合谋将情夫康空军杀死。这是怎样的一个令人震惊与同情的戏剧人生?刚满20岁的她,在父母的眼里,是整个家庭的顶梁柱;在哥哥的眼里,永远是那个调皮可爱的妹妹;在情夫儿女们的眼里,她则像是一个大姐姐;在亲朋好友们的眼里,她更是一个能力出众的好强女子。她叫姬文娟,系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姬寨村村民。13岁  相似文献   

2.
张驰 《法人》2007,(1):28-29
文化背景使得她对内地的人文价值观、思考方式以及行为方式非常熟悉;而对西方文化的不断接纳与融合,又让她以另外一种角度看世界在外国人眼里,她是个地道的中国人:祖籍中国香港,会说中国话,爱吃中国菜,举手投足都透露出东方女性独有的魅力。在大部分中国人眼里,她又是个十足的外国人,虽然长着一张东方人的脸,但她却不认识中国字,接电话的时候,喜欢用“hello”,而非“您好”,生活习惯也与国人迥异,典型的老外。在记者眼里,她是一个爱穿亮丽“中国红”服饰的干练女性,她有一个传统的中国名字叫“廖淑贤”。  相似文献   

3.
刘袖梅 《检察风云》2007,(16):22-24
在一些人眼里,她是一个"爱钻法律空子"、爱给领导出难题的"刁民";而在群众眼中,她是敢说敢做不怕报复的"反腐女杰"、"地下纪委书记".……  相似文献   

4.
倾听李银河     
在许多人的眼里,李银河是个不安分的人。作为一个社会学家,她一次次因为“异端”观点,把自己抛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上,而且似乎乐此不疲。继支持人们有同性恋、一夜情、换偶的权利之后,近日,她又抛出了建议取消聚众淫乱罪的观点,再度吸引了足够的眼球。  相似文献   

5.
周洋 《法庭内外》2010,(1):43-46
一个风华正茂的漂亮女孩儿。享受着父亲的万般宠爱。对她物质生活的需求.父亲更是有求必应。不但如此。为了她的前途着想,父亲还千方百计把她安排到街道办事处上班。在亲戚朋友的眼里.父亲给她的爱。已经是超乎寻常的溺爱了。而她。却暗自发下狠心,要雇用杀手暗杀父亲。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如此残忍,要置自己的父亲于死地?又是什么原因。让如此厚重的父爱换来了一颗仇恨的心?  相似文献   

6.
她是一个普通法官,她曾获得全国法院系统“人民满意的好法官”称号,她就是安徽省太和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一庭庭长程聪玲。忘我工作她难顾亲情程聪玲是1986年招干到法院的,从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16年的法院工作生涯,将她磨炼成一个审判战线上的尖子。在同事们的眼里,程聪玲是一个“工作狂”,在她的时间表里根本没有节假日。多年来,她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某些人眼里,她是一个"爱钻法律空子"、爱给领导出难题的"刁民";而在群众眼中,她是敢说敢做、不怕报复的"反腐女杰"。她因上访告状而一贫如洗,也因此落下了残疾。7年来她是怎样走过这艰辛、苦难的反腐之路……  相似文献   

8.
云上的奶奶     
红雨 《江淮法治》2015,(2):44-46
奶奶是把一生的力气都花费在我身上了,她就像是跟上天打了一个赌,赌我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赌注是她成为一朵云在所有人眼里,先天性脑瘫的她是根草,可奶奶却坚信她是块宝。她的异想天开,被他人嘲笑,却被奶奶当成"金点子",并用最后的力气助推她的生命开花:凭借一部又一部小说,她成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并受邀到成都各大高校演讲。2014年,21岁的陈媛以惟一能活动  相似文献   

9.
曹婧 《中国律师》2011,(7):32-33
徐爱华,浙江省舟山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法律援助专职律师,中共党员。自1999年从事法律援助工作以来.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和推进海岛法律援助事业发展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多年来.她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首要价值追求,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伸张正义.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利益。在领导看来,她是精通法律的好参谋;在群众心中。她是排忧解困的及时雨;在同事眼里.她是身体力行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0.
滕抒 《中国监察》2010,(20):53-54
在一般人眼里,保密员,不就是提着文件箱,跑跑腿,登登记,盖盖章,收收发发嘛,她居然得了全国先进? 走近她,矮矮小小的云日虹如同她的工作,平平淡淡。尽管知道记者为采访她而来,她还是少言寡语,只是默默地忙碌着。签收、归档、传送,这些动作,她整整重复了22年。  相似文献   

11.
大军  南南 《检察风云》2002,(8):24-26
余静一度被人们称为女强人,她在单位努力工作,被提拨为科长。美好的前程展现在她面前,而她却鬼使神差地爱上一个负案在身的男人,甚至不惜与丈夫离婚,最终步入歧途,身陷囹圄。我们在看守所采访了她,她向我们披露了她的歧路人生。下面便是她的真实表白—— 心高气傲◇错失良机 在人们眼里,我无论哪方面都是优越的,当然这是在认识那个男人之前。我出身在干部家庭,父母都是我以前居  相似文献   

12.
爱升 《检察风云》2011,(11):57-59
在当地乡亲们眼里,曲青在弟媳、妹夫相继失踪后,弟弟和妹妹在南方打拼,曲青一直抚养着弟弟和妹妹的骨肉,加上自己的女儿,一共四个孩子。她省吃俭用,勤俭持家,把心思全都用在了四个孩子身上,成为当地的佳话,人们怎么也无法把这样一个善良的女性与那令人发指的血腥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一个风华正茂的漂亮女孩儿,享受着父亲的万般宠爱。对她物质生活的需求,父亲更是有求必应。不但如此,为了她的前途着想,父亲还千方百计把她安排到街道办事处上班。在亲戚朋友的眼里,父亲给她的爱,已经是超乎寻常的溺爱了。而她,却暗自发下狠心,要雇用杀手暗杀父亲。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如此残忍,要置自己的父亲于死地?又是什么原因,让如此厚重的父爱换来了一颗仇恨的心?  相似文献   

14.
以前,我并不认识蒋庆,但是,经过采访、了解,从许多当事人口中,从蒋庆身边的同事、亲友眼里,我认识了蒋庆,清晰地感到,一个代表着法律公平与正义的人民法官形象,时常活生生地站在我的眼前,身着她喜爱的法官服,笑容浅浅,那样的从容与自信。  相似文献   

15.
一个涉及金额仅2万元的小小“贪污”案,因查无实据而撤销。但涉案人带着孩子逃亡已整整7年,至今夫离子散不敢回家—在公诉机关的眼里,她一直负案在逃。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在色彩的认知上,古时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古人眼里,绿色是一个“卑贱”的颜色。举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17.
陈驰 《法治纵横》2011,(9):51-52
母亲周年刚过,清明也将临近,73岁的林培芬近一个月来夜夜在梦里与母亲相见……抱着一封长达六页的书信,林培芬将写满对母亲思念情感的纸页交给记者时,眼里噙满了泪水“我母亲这辈子太苦了,希望她在天堂里过得幸福,我们母女如今虽阴阳两隔,但彼此关爱的心,任凭时空阻隔,也不会断了线”!  相似文献   

18.
张维 《方圆》2021,(8):66-69
一坨羊毛在普通人眼里可能只是一坨羊毛,但在张显眼里却可以变成艺术品。“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从一个迷茫的大学毕业生到一个用羊毛创作的自由创作者,她是设计师,是手作艺人,更是纤维艺术家。张显经历着一段漫长的蜕变,这样的过程大概有十年之久。  相似文献   

19.
《法律与生活》2009,(23):49-49
去茶水间时,无意中"窃听"到一位男同事的抱怨:"我老婆太让人恼火了!带她去吃饭,她净点特价菜,贪图那点儿小折扣,逼自己去吃那些不喜欢的菜;买衣服,非要买打折的——要知道那些打折的商品多数是有小瑕疵的,搞得我穿着老担心别人发现……她什么都要买打折的,处处想着省钱。她大概觉得我该感激零涕,却不知道她在我眼里也已经大打折扣了!"  相似文献   

20.
小小 《政府法制》2013,(33):47-47
在大多数人眼里,普京是一个“冷面人”,但是他偶尔也会展现出自己温柔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