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伟 《南风窗》2012,(2):34-35
仅仅用"苦"与"不苦"、"穷"与"富"和"危险"与"安全"这样的字眼看待当前的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已经是远远不够的,而是急需突破只关注"农民增收"的思维定式。2011年底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十六大以来的农业成就和农村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2012年及其后的农村工作规划了远景。历史发展到今天,"新世纪"已然走过了11年。若以世纪之初媒体热议的"三农"危局为起点,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我们将会得到一幅更为立体的"三农"变迁图像。2000年8月24日,湖北省监利县某乡的党委书记李昌平在公开发表的写给国务院领导的信中,对当时的"三农"危局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概括:"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苦"、"穷"  相似文献   

2.
中国2004年的"一号文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在这个文件中,中央认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要求全党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互动性,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是中共中央在相隔18年后,首次再度以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为"一号文件"的主题,显示了新一届政府今年工作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3.
政策法规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新华社2月21日受权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普及合作医疗制今年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粮食主产区要将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今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  相似文献   

4.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统计,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将达699万,为建国以来最多的一年.为此,我们极有必要把目光聚焦到"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这个被社会概括称为"蚁族"的人群.因为,相对于大时代的发展,他们也一直在变. 2010年1月31日,在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6,(1)
正目前落实精准扶贫最大的挑战已不再是如何识别贫困群体,而是如何对致贫原因进行诊断,从而与贫困群体一起制定可持续的脱贫方案。2015年11月27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召开的第一个中央工作会议。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3大目标具体对应的是7000多万人、592个贫困县以及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1986年"七五规划"把扶贫开发工作纳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以来,扶贫就一直是三农工作的重点。2014年,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十大关键性问题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风田 《工会博览》2010,(13):16-18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现象,其中以下十个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锁定三农问题,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的发展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经过改革开放三十的发展,在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多方面制约因素,尤其是资金短缺问题。因此加快金融创新.加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是根本出路,也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十分重视“三农”问题。1990年以后,中央每年都要召开一次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江泽民通过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结合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这些思想对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要求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这是江泽民通过对农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的深刻认识而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根本要求。“三农”中农业的地位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第一,农业作为…  相似文献   

9.
2010:低速增长走上分水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剑 《南风窗》2010,(1):68-70
<正>2009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定下基调: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之际,2010年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正如各界此前所预期的一样,中央在大方向上仍然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  相似文献   

10.
今年新春的中央一号文件被很多媒体称为亮点的是:“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更是令人振奋地表示,“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农村税费改革是农村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全部免征农业税,取消农民各种负担,彻底改变2000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工会博览》2006,(6):13-13
新华社2月21日受权全文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12,(1):25-25
2011年12月12日~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历年来召开得最晚的一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主要方向为"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和"惠民生"。总体调子为"稳中求进"。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  相似文献   

13.
石龙 《南风窗》2008,(5):69-70
早在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中就有规定:"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免予工商登记和收取有关税费。"可见,对有生存需要的弱势群体经营的小食杂店、小摊点一味取缔未必是合法规范、科学发展的良方。而无照经营有无可能彻底取缔?答案也未必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政情     
《南风窗》2013,(4):20-20
国务院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1月20日,农业部表示将会"保2013年农民收入实际增速达到7.5%以上"。2月1日,国务院发文称"农村贫困人口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并认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农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乡发展加快融合"的态势;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的要求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5.
根据各方解读,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之所以将水利工作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由于决策层已经认识到:当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已初具规模后,水利正在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短板,还有中国稀缺的农业资源三要素水土热中,只有"水"尚有潜力  相似文献   

16.
财讯     
《南风窗》2014,(26)
<正>中央明确2015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经济工作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新闻盘点     
《工会博览》2005,(24):8-9
明年经济工作提出八项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2006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 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全面增强自  相似文献   

18.
站在世界,看中国饮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凯 《南风窗》2007,(23):48-49
按照国家部署,中国将用10年的时间,解决3亿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十一五"期间,中央投资将达到320亿元,投资强度将是十五期间的3倍。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农村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前后连续八次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研究部署三农问题。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与广大农民息息相关的社会政策,如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及农村低保等,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拥护。我们应当抓住这一重要契机,采取切实措  相似文献   

20.
列宁农村建设理论的逻辑蕴涵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对苏俄农村建设问题有着切身的体认和独到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蕴涵丰富的农村建设理论。这一理论的逻辑蕴涵可概括为"四论",即农村建设之战略价值论、农村建设之总体布局论、农村建设之基本动力论、农村建设之外在保障论。此"四论"科学阐释了"因何建设、建设什么、何以建设"等关于农村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对列宁的农村建设理论,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予以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