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自我认知、心理障碍、真诚宽容、平等尊重四个方面论述了在人际交往中所碰到的障碍,并且提出了一些克服这些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当前公安情报侦察工作中人际网络情报源运用的现状,分析出人际网络情报源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针对关键环节提出解决对策,以达到公安情报侦察工作快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在网络世界的延伸与缩影,网络舆论传播是现实社会民意的直接表达与真实反映,有必要对于网络舆论传播的主体及客体进行仔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马维杰 《法制与社会》2013,(35):171-172
网络传播中的言论自由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言论自由是民主社会的重要理念和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受到民众的推崇,另一方面,就网络传播中的言论自由而言,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因为言论自由的重要性和网络的“双刃剑”特点,对网络传播中言论自由的保护和监管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裴乐 《行政与法》2013,(1):16-22
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变革了传播模式,形成了创新性的网络传播。同传统模式的运行要素相比,网络传播吸纳了大量的传播参与者以及信息和资源,整合了更多复杂的传播目标,模糊了传播路径。网络传播引发了对信息权、参与权和发展权的关注,对公共治理提出了更广泛和深入的参与要求。对此,需要赋予网络传播参与者相应的公共治理主体地位,在各主体间构建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加速实现多主体参与公共治理的本土化,强化各主体对公共治理过程的监督。  相似文献   

6.
刘静 《行政与法》2012,(5):35-3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在新闻传播和舆论形成中已经无可争议地赢得了主导地位,改变了传统的舆论格局。在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呈现出快速性、冲突性、情绪性、群体性、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只有分析其传播过程中呈现的规律,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7.
李慎海 《法制与社会》2014,(11):173-174
近年来,依法治理网络谣言、规范网络言论环境成为法治社会对网络空间的迫切要求。本文对网络谣言的内涵、分类及生成机制进行了阐述,揭示了网络谣言的本质,并结合立法、执法、监管、防控等方面探讨了依法治理网络谣言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
菅成广 《法制与社会》2011,(26):283-284
电视节目是电视媒体领域的支柱产业,电视节目的经营是整个电视产业的基础。作为我国版权产业的一部分,电视节目的版权保护问题一直备受重视,近年来也经常有涉及电视节目版权方面的诉讼见诸报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传播改变了传统电视节目的传播渠道,由此也衍生了电视节目在网络传播中的版权问题。本文主要是从规范电视节目网络传播版权的重要性和如何规范电视节目网络传播版权这两方面对此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网络传播与著作权集体管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艺 《知识产权》2000,(2):25-26
随着国际互联网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数字化信息在网上的传播,使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共享。成千上万的网民足不出户便可纵观天下风云,尽情地冲浪在知识、文化和信息的海洋中。网络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网络信息的传播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人甚至把网络的重要性称为“无‘网’不胜”。但网络技术的特殊性也对传统知识产权保护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网络信息的知识产权保护也随之成为知识产权保护领域里最前沿的焦点课题。  相似文献   

10.
网络传播侵权形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薇 《河北法学》2005,23(9):133-134
分析网络传播权主体、侵犯网络传播权主体及侵权形式。  相似文献   

11.
In the effort to improve treatment programs for batterers, researchers have begun to examine the role of interpersonal dependency in the etiology and maintenance of domestic violence. Recent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of interpersonal dependency among maritally violent men have discovered that these men exhibit increased levels of interpersonal dependency when compared to nonviolent men.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level of interpersonal dependency of 105 adult men court-ordered into a treatment program for domestic violence offenses, and 25 nonviolent men. Results indicat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evel of interpersonal dependency between the court-ordered batterers and the nonviolent men. Possible explanations for the failure of this research to replicate earlier findings were explored and discussed.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before the role of interpersonal dependency in the etiology and maintenance of domestic violence can be understood.  相似文献   

12.
网络版权保护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经济依靠法律对于产权的确定实现生产和交易。经济学绐我们提供了改革现有版权,限定网络版权的范围的有益视角。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从简化著作权权利内容入手,设定广泛的传播权从而包括网络著作权,以及从保护对象入手,简化版权保护的内容,纳入网络作品,设定网络版权两种方式的优劣,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柏纯 《政法学刊》2010,27(4):50-54
量刑偏差现象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在我国也是使刑事司法深受困扰的难题,量刑偏差严重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和司法机关的威信,危害极大。导致量刑偏差有多种原因,必须有针对性在采取措施,预防、避免量刑偏差。  相似文献   

14.
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权益救济制度。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现仍然存在着人事争议仲裁为行政裁决的认识问题以及适用法规层位低、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受案范围混乱、机构和人员配置不尽合理等实践问题。在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成为共识后,完善模式的选择需要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舆论危机既是公共危机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引发一系列社会危机的重要原因。其生成机制主要有:网络舆论危机的暴发是社会冲突理论的现实反映;网络与网民的自身特性容易导致非理性声音占领网络舆论的主阵地;民主意识的增强与社会诉求机制的短缺导致网络群体极化效应;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不完善导致网络舆论的蝴蝶效应;社会信用和政府公信力的下降为网络舆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伏笔;基层党委政府应对网络舆论的手段薄弱导致沉默的螺旋效应。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执行在公共政策活动中处于关键环节,对于公共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加大公共政策宣传力度,确保对公共政策实质的认识;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认知程度,确保公共政策利益超脱;提高公共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强化公共政策的预测性;提升公共政策的质量,确保公共政策执行有序推进;提供有效的制度设计,建立有序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双溶剂提取法是鉴定圆珠笔油墨字迹相对书写时间的方法之一,该方法简单有效,但在实际办案中发现,提取率的范围对数据的偏差范围有着直接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实验分析偏差范围。方法通过对多种牌号的圆珠笔油墨新书写的字迹样本和自然老化样本进行平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提取率范围内的圆珠笔油墨提取率偏差范围。结论为双溶剂提取法鉴定圆珠笔油墨相对书写时间的界定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中社会信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风险社会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沟通已成为应对风险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脱域"特质的陌生人社会逐步形成,且移动智能终端进一步普及使得生活场景向虚拟化趋势发展,社会生活现状的改变对风险沟通提出了新要求.应从风险治理、立法完善、专家系统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着手完善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中的社会信任机...  相似文献   

19.
吕娜 《河北法学》2008,26(4):153-158
随着网络逐渐成为我国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娱乐以及交往的重要工具,网络对我国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程度也正日益加深。通过问卷调查,网络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成瘾以及不良网友等四个方面。由于网络不良活动对一部分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确实存在影响,这就要求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重视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在指导好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这一工具的同时,努力为我国青少年的成长创造一个良性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20.
网络色情及其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色情的泛滥成了近两年来网络上的一大现象,它的危害性也日渐显现,研究控制网络色情的手段已成为当务之急。网络色情的定义、种类、特征等都与传统色情有相当大的差异。网络色情的特殊生长环境使得单纯依靠传统的色情控制方式并不能对网络色情进行有效的控制。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对控制网络色情的控制应当走技术与法律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