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以色列一家杂志刊登了这样一幅漫画:以色列总统卡察夫坐在椅子上,正在攻读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自传《(我的一生》,似乎在从克林顿摆脱桃色事件干扰中学习"先进经验",而他的"成绩"显然令克林顿望尘莫及.……  相似文献   

2.
"你很想见我吗?" "是的,因为你是美国总统。" "你知道美国总统是干什么的吗?" "美国总统是管美国人的。" "唔……"克林顿用手托着下巴,深思了片刻后,很认真地 说,"应该说是美国人民管美国总统。" 这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三年前访问中国西安时,与一个7 岁小姑娘的对话。显然,克氏当时的回答不是在故作矜持, "president"(总统)一词在美式英语中还可以做以下解释:社团或  相似文献   

3.
克林顿怎么打民事官司,近来已成为叛国全国性话题。琼斯女士控告一九九一年克林顿未当总统之前,利用州长职权性骚扰她,要求民事赔偿。在任总统因就任之前行为而受控诉,在美国历史上是头一遭。克林顿的打官司策略,不仅影响他本人权益,也会形成重要的宪政前例,已引起美国各界各抒己见。代表克林顿一方提出了“适度有限的总统豁免论”,作为法律防御的第一道防线。他们认为总统职位和责任太重要。为了保护总统执行公务能力,不受到莫名其妙的一些官司牵累,应该按民事官司的性质,分别加以处理。在可以延期审理,而又不损及涉案当事人立…  相似文献   

4.
他是第一个美国警官及特警的中国大陆留学生,曾为克林顿等美国政要当过警卫,后来又成为中国大陆首位外籍警务教官。这个传奇人物就是华人特警石子坚。  相似文献   

5.
或许人们还没有忘记,3年前的一天,一位雄心勃勃、英俊潇洒的少壮派人物登上了美国总统的宝座,并迅速成为世界政坛一颗耀眼的新星。他的名字叫克林顿。斗转星移,当年被誉为“政坛骄子”的克林顿总统如今又是什么境况呢?也许本文能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2015年3月中旬,曾在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主政期间担任美国特勤局总统保护组特工的美国白宫保镖艾米特出版其回忆录《一臂之遥》,披露自己的保镖生涯。1955年,艾米特出生在美国佐治亚州盖恩斯维尔市。他将特工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目标的原因是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事件。那一年,艾米特只有8岁。"在敞篷车后座上,特勤局特工克林特·希尔竭力保护肯尼迪夫妇,  相似文献   

7.
自当上美国总统,克林顿一天也未轻松过。除了公务,还得为打官司而操心上火,白水案还没结果,最近又被指控性骚扰。他因官司而着急,但更着急的是如何支付这笔庞大的律师费。因私事打官司要个人掏钱,这是法律,没人可以改变。即使是总统也不能例外。克林顿及其左右手们正为此而伤透脑筋。在当总统之前,克林顿几乎没有离开小石城而去外地工作过。他当过教师,州检察长以及四任州长,没有一个高薪的工作。去年,他的年收入有二十九万美元,这包括总统年薪和他的投资所得。据估计,他目前手中至多能有一百万美元。但他这两场官司打下来,律…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是一个显赫的职位,不管是谁,一旦入主白宫,便成为聚光灯下的明星,他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会备受世人关注。但一旦下台,他的世界立马变了样。根据法律,美国退休总统仍然拥有保镖和优厚的薪水。但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今非昔比。如何度过退休生活是每位美国总统面临的难题。目前,美国退休总统在世的共有5位,按执政前后排列是福特、卡特、里根、布什和克林顿。他们5人境况不尽相同:里根、福特年迈体衰,过了一年算一年;卡特、布什人老不服老,各忙各的;50多岁的克林顿则是年富力强,凭着刚退休的“余光”一个劲儿扑腾,正在书写其“后白宫时代”的篇章。  相似文献   

9.
1998年6月,美国总统克林顿在中国西安邂逅一名七岁的中国小女孩。“你很想看见我,是吗?”“是的,因为你是美国总统”。“你知道美国总统是干什么的吗?”“美国总统是管美国人民的”。“唔,……应该说是美国人民管美国总统”。这段对话最先刊载于《女友》杂志1999年第1期,后又经许多传媒传播,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克林顿对这名七岁小女孩说“是美国人民管美国总统”之时,我看不象是资产阶级政治家在公众场合刻意说出些言不由衷的话来做“政治秀”,而应当或多或少是他当时内心的真实感受,或许就是不经意之间向一名中国小女孩吐吐苦水。…  相似文献   

10.
美国总统克林顿的“绯闻”,中国报纸对之饶有兴趣, 一传百传,一登百登。8月18日上午10时,克林顿在白宫通过电视向全国发表声明,承认他和白宫前实习生莱温斯基曾经有过“不恰当关系”,他向他的家人和全国人民表示道歉。 消息公布之后,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各有看法,民主党的人认为“克林顿做了不应当做的事情,但是  相似文献   

11.
希拉里:第一家庭出现裂痕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果真要放弃她与克林顿总统濡沫相守、荣辱与共20多年的婚姻吗?第一夫人希拉里果真要摆脱克林顿总统获得“独立”的政治生命吗?随着美国大小媒体将希拉里与克林顿要“掰”的消息越炒越热,这些问题也就越来越成为美国百姓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飘飘 《政府法制》2011,(32):25-25
克林顿当美国总统期间,有一天,他到一家医院视察,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使劲挤到他的跟前,呆呆地看着他什么也不说。克林顿弯下腰来问:“你有什么事吗?”小孩挠了挠头,说:“我想得到总统先生的签名,您能满足我的要求吗?”  相似文献   

13.
2000年春天,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第二届任期的最后一年,他收到了来自阿肯色州最高法院职业行为委员会寄出的一张法律告票。在告票中,克林顿被正式指控曾做出“撒谎、欺骗、作伪证、阻碍司法公正”等违反律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并面临被开除出律师公会的惩罚。 当年,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弹劾下台后,也受到类似的指控,紧接着很快被开除出他所在的纽约州律师公会。尼克松被开除的时候已经是“前总统”了,与之相比,克林顿受到指控并面临被开除的命运时,依然是在任总统,其处境也就显得更加尴尬。向克林顿提出控告的是一家法律事务所。克…  相似文献   

14.
澳门大学2008年12月10日举行讲座,邀请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主讲"中国的和平发展及其在当前变化世界中所扮演角色".李肇星以轻松幽默的事例,带出中国"和平、独立"的外交宗旨,并披露了一段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就当年美战机炸毁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道歉的秘闻.  相似文献   

15.
1966年,卢·巴特菲尔德在美国阿肯色州一家小型基督教学校“哈丁学院”读二年级时,他同宿舍的一位来自得克萨斯州、讲话轻声细语的同学宣布道:为了更好地追求政治上的事业,他决定转学至美国首都的乔治·华盛顿大学。“那么,你期望做多大的事情呢?”巴特菲尔德当时问。“尽我一切所能,”这位叫肯尼思·斯塔尔的同学回答。 事实证明,斯塔尔说话十分负责,他不折不扣地履行了当年的誓言,甚至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现年51岁的他正平静地站在美国总统椭圆办公室的门外,准备随时一脚踢破密不透风的大门,揭开其中的黑幕。作为负责调查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及夫人希拉里·克林顿所涉嫌的违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打官司费用昂贵得吓人,律师出身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夫妇对此深有体会。由于个人薪水无法支付律师辩护费用,克林顿总统夫妇经过反复斟酌权衡利弊后,6月28日正式宣布成立~个法律辩护基金,接受美国老百姓的个人捐款,以便支付每年可能多达100至200万美元的律师辩护费用。根据这项决定,克林顿总统夫妇委托一个民间机构管理这笔基金,允许美国公司包括华盛顿的说客向这个基金捐款,每人每年的捐款数额最多不得超过1000美元,但是这个基金拒绝接受大公司、大企业和工会组织的捐款,捐款数目和开支情况每年将公布两次。总统法律辩护基金…  相似文献   

17.
德肖微茨先生又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作为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终身教授,作为在纽约私人执业的美国当代名律师, 21年前,德肖微茨先生曾应邀来我国参加有关立法的咨询工作。   在美国,他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曾因成功办理辛普森案、泰森案、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克林顿总统弹劾案和美国总统大选案等著名案件而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刑事辩护律师"。同时,他又是一位颇具争议的风云人物。因为他专门受理那些没人愿意、也没人敢接受的案件,并打赢了 1000多件案件。他办案着眼于跟美国政府"对着干",采取"以攻代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克林顿将美国带入了131年来前所未有的宪法之审,在全世界面前演绎了完整的宪法审判程序。此次弹劾程序的完成,为美国宪法留下了一个完整的全面的总统弹劾审判案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个多世纪美国宪法发展所遗留下来的弹劾审判空白。1998年8月17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表电视讲话,以“不妥的关系”为词承认与前白宫雇员莱文斯基有好外情。这使源于1979年白水门案”的克林顿丑闻达到了一个高潮,随之而来,“弹劾”这个美国宪法第二章第四条的条款:’‘美国总统、副总统和其他民事官员,因被确认具有叛国、受贿和其他严重犯罪及错误行为,…  相似文献   

19.
正当美国总统克林顿紧急呼吁美国国会尽早采取措施,以制止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锡德关于克隆人类的狂热计划之时,欧  相似文献   

20.
吕永朝  卢晓 《证据科学》2000,7(2):51-54
据法新社华盛顿电: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9年12月末宣布,美国政府将耗资2 500万美元来调查每年为何有44 000人到98 000人因医疗事故而死亡.医药机构报告揭露,"每年因医疗失误而死亡的人比死于公路意外、乳腺癌或爱滋病的人更多".克林顿在白宫会议上说:"这所关系到的并不只是金钱或统计数字.这项调查突显出这类失误关系人命,以及人们对我们的卫生保健体系的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