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是公民个人或组织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行为,其目的是实现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达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合理化。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主体意识、利益意识和自主意识逐渐形成,公民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还会就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公民在公共决策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现。因此,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已成为政府和公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必要性,分析了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旨在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现阶段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存在政府利益价值选择困境、制度困境和公民主体参与现状不平衡等现实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主权在民思想为理论契机,探索性分析现阶段我国公民参与决策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李淼 《法制与社会》2011,(29):222-222
不可否认,公民参与已经成为现代政治和政府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不管公共管理者承认不承认、愿意不愿意,在今天,公民参与都将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管理者如何进行的有效的公共决策,公民如何有效的参与公共决策。  相似文献   

4.
公民政策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的途经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过程,表达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治参与形式。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拓展公民政策参与,这对于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实现公民政策参与制度化、建立参与型政治文化、推行公共政策决策听证制度以及发展各种非政府团体和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拓展我国公民政策参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从公民参与看东亚民主转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西方演进型民主的发展历史,昭示出自下而上的力量在通往民主的道路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这种力量表现在民主运动中便是公民以不同形式对民主政治的参与。东亚国家和地区在民主转型过程中同样体现了这样一种趋势。民主参与不仅是一种政治活动,还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即参政权。转型社会的参与类型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制度性参与、合法的非制度性参与和非法的参与。在权威政体松动、开始推行民主化之后,公民会逐渐远离非法的制度外参与。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在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参与将有利于弘扬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也有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民意识和公民权利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社会事务、政府事物中去,但同时,在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政府对民意的忽略时有发生.本文结合杭州市地方政府车辆限牌决策活动,找出地方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公民政治参与是公民、政府、社会三者互动的形式,既是政府过程完善的需要,也是政府过程完善的结果。只有在充分了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涵义、内容与形式的前提下,充分理解和把握现阶段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相关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领悟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政策导向,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广泛而深刻的公民参与能够反映不同权益主体的利益和价值.然而,公民参与政府治理仅有政治上的认同还不够,作为法治国家还必须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公民参与政府治理的法律保障包括,主体的法律保障、客体的法律保障和形式途径的法律保障,当下中国最为重要的是参与主体和形式的法律保障.因为没有对利益相关方和弱势群体参与权的法律保障,政府治理的公民参与只能是符号和口号.  相似文献   

9.
毛汀 《法制与社会》2013,(20):145-146
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一定的途径,能对政府决定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影响的一种政治行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有了空前的发展,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公民还较为缺乏政治参与意识,政治参与能力较为低下,政治参与水平不高。这与公民参与政治法律法规的缺失、相关制度的匮乏、政治透明度差等不无关系。本文从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出发,分析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并重点讨论了增强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参与主体逐渐增多,政治参与渠道更加丰富.然而,在肯定当代中国政治参与发展成就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政治参与机制尚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难;政治参与渠道的运行以及公民参与具体政治的行为方式也存在不足;由于各种原因,政治参与的深度也受到许多限制.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的制定是社会公众与政府决策者之间互动的过程,需要公民的积极广泛参与。而目前我国的公民参与还存在着参与意识淡薄,参与热情不高,参与消极被动的问题,这些问题或源于传统政治文化的潜意识局限,或困于当下的政治制度建构,或内生于公民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因此,需要对公民消极参与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构建一种政府引导、公民积极广泛参与的政策制定模式来确保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参与主体逐渐增多,政治参与渠道更加丰富。然而,在肯定当代中国政治参与发展成就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政治参与机制尚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难;政治参与渠道的运行以及公民参与具体政治的行为方式也存在不足;由于各种原因,政治参与的深度也受到许多限制。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转型时期 ,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产生了若干积极影响和一些负面效应。一方面 ,政治参与有利于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及时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促进公民对政治权威的认同 ,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的滋长 ,激发公民的政治热情 ,从而有利于政治稳定 ;另一方面 ,政治参与失常现象制约着政治稳定。为此 ,我们要采取对策减少其负效应。  相似文献   

14.
试论网络参与下的政府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客观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参与作为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一种新方式,越来越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索在网络参与环境下如何趋利避害,使公共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民主并符合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政府决策为研究对象,以网络参与为研究视角,通过案例实证分析,探讨了网络参与和政府决策之间从冲突走向协商的可能性和途径,以期引起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赵云姣 《法制与社会》2011,(13):151-152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实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与发展,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缺陷,影响并制约着公民政治参与的实际效果。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公民政治参与困境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手段和措施,从而为保障公民的有效政治参与提供某种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代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协商民主强调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理性对话、辩论、推理和审议等方式来参与公共生活,赋予政府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从而保证公民自治和真实民主的实现,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而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体现了与协商民主理论在一些方面的一致性,网络政治参与在近似地实践着协商性民主的理想,成为协商民主的一种新形式。但同时,要合理有序有效的实现网络政治参与,还需要政府和公民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转型期为利益集团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社会基础和政治上的可能性。利益集团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必然对中国的决策民主化产生深远地影响。然而,利益集团在我国尚无合法地位,对其规制还很缺乏,其积极作用还没得到充分发挥。要想增强我国公众参与、推进决策民主化,政府就必须引导和规范利益集团的政策参与。  相似文献   

18.
杨倩  张莎莎 《法制与社会》2012,(10):197-198
近年来,我国公民参与地方治理的实践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突出表现在,公民参与的主体日益丰富,参与的领域日益广泛,参与的方式和途径日益多样。但是,在肯定民主政治发展成就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活动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还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和困难。  相似文献   

19.
网络政治参与是指政治参与主体利用互联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家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的活动。网络时代的到来,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参政积极性,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当前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讨论网络政治参与的负效应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化体系,建议从思想层面、制度层面、技术层面、法律层面等方面来建构有序的网络政治参与体系,规范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推动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形成稳定有序的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20.
网络在中国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和热情,推进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本文从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客观地分析了网络政治参与给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政治稳定等方面带来的双重影响,并提出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